查看原文
其他

在这里,湾区青年的梦想结出累累硕果

深圳前海 2023-08-11


“七一”前夕

一片片红色的旗帜飘扬在香港街头

仿若旗海

巨型海报和宣传画在维多利亚港两岸亮相

张贴着“同心同庆,共创未来”

庆祝标语的叮叮车在港岛行驶……

处处洋溢着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的喜庆气氛


一河之隔

作为粤港澳合作的

三大重点平台之一的前海

“精耕细作,精雕细琢

一年一个样

一张白纸,从零开始

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正感受一场梦想迸发的激情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今年4月,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我感受到更大的机遇正在前海迸发,要加快脚步跟上大潮。”香港青年、Bays Work创始人郑思怡分享她在前海创业的动机。


“在前海,我们能享受租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有利于降低我们的经营成本。”国正郑郑税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蔡仲豪说。


“在前海,我们可以利用整个大湾区的创新产业链资源,同时用好香港、澳门平台,更加便利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招俊健说。


一颗颗梦想种子飘落在前海这片热土

生根发芽

开始结出累累硕果


  梦想孵化之地  

“前海是最适合的一片土壤”


香港青年郑思怡的微信签名是“一枚前海人”。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发布,为前海经济社会发展擘画更加美好的蓝图。同年,前海还推出了“港澳青年招聘计划”,鼓励港澳青年到前海就业、创业。


一年后,郑思怡投资的Bays Work加速器项目在梦工场北区正式开业,主要服务建筑科技、数字时尚与数字内容创造领域的成长型团队,通过空间运营为企业提供办公空间服务平台,并为企业提供工商服务、财税规划、创新投融资等专业服务,帮助它们走上发展快车道。



贝氏韵律动是最早入驻Bays Work的企业之一。走进这片浅色治愈系风格的空间,香港青年陈欣蔚正在为学员进行培训。“入驻前,我考察了内地多个城市,发觉深圳是适合我们发展的城市,而前海则是最适合的一片土壤,双15%的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力十足。”陈欣蔚说,经过短短半年的发展,她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希望通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让这样的训练造福更多家庭。”她说。



如今

前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梦想“孵化之地”



截至2022年4月,前海累计认定香港籍高端和紧缺人才835人次,发放9批次港澳青年专项扶持资金共计超1.5亿元。“港澳青年招聘计划”累计推动406名港澳青年在前海就业,同比翻两倍;前海就业香港居民数达7562人,同比增长107%






为了让更多港澳青年在这里落地扎根,前海不断在制度创新方面探路,推出企业登记“秒批”,企业开办“一窗通”,外商投资“一口受理”平台……同时,通过“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港澳投资者可以足不出港澳办理前海商事登记,已有43家港澳企业完成登记。今年一季度,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港资11.85亿美元,占深圳比重达60%,拥有港资企业近万家。



  科技创新之地  

一群年轻人的创意在这里落地


走进工匠社,一眼看到的是两个三层白色矮柜,摆放着二十余个外观各异的竞技格斗机器人。这家年营业额数千万元的创业公司,宛如一位钟爱机甲的热血青年的秘密仓库:随处可见的机甲样式机器人,办公桌上散落的拼装零件、电路板、电焊工具……



2014年,招俊健和创始团队怀揣着“打造中国高达”的儿时梦想来到前海,在创业大赛亮相之初便获得了十余万元初创资金,令他们印象深刻:“在这里创业,只要你有好想法,就能获得支持。”


“那时的前海就像个大工地,到处都在修路,周边也没什么配套。”回顾起创业初期的时光,招俊健不禁感慨变化之大,“如今,我们的团队规模已扩大到最初的10倍,眼看着一批又一批团队入驻梦工场,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在这里追寻梦想。”


工匠社的机器人能够从图纸变为产品并快速迭代,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链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



“我们花了三年时间研发攻坚,与东莞制造企业合作,大湾区完备的智能制造产业链为我们节约了生产成本。由于它具有极佳的操控性、灵敏度和抗击打特性,不仅可用于格斗机器人,还在制造业、物流等多场景广泛应用。”工匠社创始人之一、总经理关健泳说。



如今,大湾区正积极构建“两廊三极多节点”创新格局。深圳前海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中的重要一环,全方位鼓励科创,科技、资本、人才皆汇聚于此。



9年间,工匠社获得了腾讯A轮数千万元投资,还获得了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我们的年营收额从2016年的几十万元发展到现在五千万元,市值约11亿元,打开了三大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大门。在前海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无限可能。”招俊健说。


  制度创新之地  

服务大湾区企业将更加高效便捷


位于深圳前海桂湾片区,全国首座以税务师命名的大厦——前海国际税务师大厦年初揭牌。走进18楼的国正郑郑税务师事务所,说着一口港普的蔡仲豪正在给内地同事培训,讲解香港“经优化的离岸收入豁免制度”,帮助同事掌握两地的专业知识。


“成为联营税所的管理合伙人后,我负责日常的管理决策以及协调香港与内地的工作。”在新岗位这半年,蔡仲豪遇到了不少挑战,不同的语言、习俗、制度,让他加速学习和成长。



而在这家联营税所的创始合伙人郑康祥看来,“跨过深圳河去拓展生意”,是再寻常不过的选择。他拥有40多年内地与香港业务往来的经验,随着改革开放让珠三角地区与香港商贸联动愈发频繁,跨境税务和审计业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由于缺乏执业资格、港人不能在内地成立专业服务机构等限制,郑康祥的跨境业务一度阻碍良多。


联营税所的成立,见证了大湾区以前海为试点打破制度藩篱,迈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2021年,前海放宽了港澳涉税专业人士执业限制。郑康祥得以通过备案在前海获得执业资格,并与合伙人共同成立了国正郑郑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这也是深圳第一家深港联营税务师事务所。“有了这个身份,服务大湾区企业将更加高效便捷。”他说。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前海正加快推动港澳专业人士跨境执业从制度突破到实践突破,也为前海打造全国涉税服务业发展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首批30余家全国知名涉税机构集中签约入驻前海涉税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已有74位港澳涉税专业人士办理完成跨境执业登记,7家联营税务师事务所完成行政登记并已实际开展业务。



身在前海,背靠湾区,连结世界

梦想的萌芽在此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在全球竞争中

展现中国特色的澎湃生命力




来源:南方+记者:唐子湉 曾美玲 张玮 蔡敏玲 曾子航/文石磊 实习生 胡粤军/图海报:佘夕彤
校审:陈圆圆编辑:木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