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读书会领读《传习录全鉴》第二天:道无粗精
本文作者系知行读书会成员谢伟伟
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王阳明
道可道,非常(恒)道。——《道德经》
自古以来,有这样一群僧人,他们遵守戒律,不吃肉,不喝酒,整日诵经念佛,而与其他和尚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几十年坐着不动,甚至有的鞭打折磨自己的身体,痛苦不堪却依然故我。
也有这样一群习武者,经过多年磨练,武艺已十分高强,但他们却更为努力地练习,坚持不辍。有这样一群读书人,他们有的已经学富五车,甚至功成名就,却依然日夜苦读,不论寒暑。他们并不是精神错乱,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的白痴,如此苦心苦行,只是为了寻找一样东西。
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这并不是传说,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样东西的名字叫做“道”。
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间所有的一切。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所以几千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追寻。更为重要的是,事实证明,道不但是存在的,也是可以为人所掌握的。
(以上内容摘录于《明朝那些事儿》)
道,五千年来,被无数的名人志士所研究、解析。而阳明大师在集古人之所长,从圣人的角度去解析道。阳明先生认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内心纯然充斥着天理,无半点私欲混杂。
就像玉石,纯度越高,其在世间被认定的价值也越高;而如果中间掺杂了杂质与瑕疵,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正如精金之所以精,正是因为成色足而没有铜铅等其他金属成分的混杂。
足色无杂质的金才是精金,纯存天理的人才是圣人。
但是比如10克拉的钻石比1克拉的钻石贵上百倍,圣人的才智也有大小之分,就像金的分量有轻重一样,就像钻石有大小一样。
古代的圣人尧舜犹如万镒重的金,文王孔子犹如九千镒,禹汤武王犹如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如四五千镒。
他们的才智虽然各不相同,但都纯存天理,这是相同的,都可以称为圣人,就像金的分量不同,而只要在成色十足,都可称为精金。之所以把相当于五千镒的圣人与相当于一万镒的圣人并称,只是缘于他们的成色是一样的。把伯夷、伊尹放在唐尧、孔丘的身旁并称,也是因为他们的内心都是纯然充斥着天理。
成为精金的,在于成色足,而不在分量;成为圣人的,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智。所以虽然是普通人,只要肯学习,让此心纯乎天理,就也可以成为圣人。就像重一两的金子,和重万镒的金子相比,分量的确相差悬殊,但就其成色十足而言,则是毫不逊色的。
所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的原因就在这里。
求学的人学习圣人,不过是要学去除私欲存天理。
这就像炼金术,其所追求的也不过是黄金的成色更足而已。原料金的成色越足,那么煅烧的工夫就可以省却许多,也更容易成功。成色越低,那么煅烧起来也就愈加费劲。
人的天资,清浊混杂,有中等以上的,有中等以下的。人的天资对于求道来说,有生来就知安于实践的,有学习后知道利行的,其下者,则必须是人学一己学百,人学十己学千,这才能勉强追赶上别人。
后世的人不知道成为圣贤的方法是纯乎天理,却专门去知识与才能上去求取成为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只需把圣人的许多知识才能全部学会就可以了。
因此他们不从天理上下工夫,白白浪费精力,从书本上钻研,从名物上考察,从形迹上比拟,知识越广反而私欲会越发滋长,才智越多而天理越被蒙蔽。这样的人一如看见别人有万镒精金,自己不是想着增加自有的一两黄金的成色,使自己的金无愧于他人金的精纯,而一门心思想在分量上赶上人家,所以把锡箔铜铅铁,都混杂着投进去,这样的话分量的确是增加了,可成色却没了,到最后将不再有金。
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出自《传习录》卷上·陆澄录·道无精粗)
道无精粗,首先端正思想,阳明大师的心学并不是帮助你取得多大的入世功绩,而是帮你让心更加纯粹,而你所能取得的功绩,则取决于你本身的能力。
按照阳明先生的智慧,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若你是千金的材料,不要浪费,好好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地锻造自己的能力,锻炼成足以担当千金的才能。你是马云的料,就把自己打造成马云的成就。
第二,若你不是千金的材料,但是你也能做是十斤的黄金,没关系,在自己的领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自己锻造成十斤的赤足黄金。你做不了马云那般的成就,但是你可以做个富足有责任心的小老板。
本文以一首王阳明的四句教作为结束寄语:
随处看山一叶舟,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华此际游何地,昼角中宵起戍楼。
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放楚江头。
洪涛滚滚乘风势,容易开帆不易收。
《传习录》卷上·陆澄录·道无精粗篇
《道德经》
著者:老子
索书号:B223.14/L072
所在区域:四楼北区
内容简介:老子的《道德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上一座彪炳千秋的丰碑,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行本全书共八十一章,约五千字,分《道经》和《德经》)两篇。经典诵读,透露着人生的智慧和命运的哲理,尤其为现代人解读当下的困惑,参透究极人生意义。
往期回顾:
扫二维码,获取领读图书《传习录全鉴》电子版
或者
1.光临佛山市图书馆三楼中庭2017佛山领读者专题书架借阅。
2.东方书城2017佛山领读者专题图书,同步上线,欢迎购买。
读者还可以下载“无线佛山APP”
参与佛山领读者活动
2017佛山领读者跟读方法
12位领读者分12个月
每月拆1本书
每本书拆15份
每天跟读1份
请下载无限佛山APP
在“书香”专栏
每天跟随领读者的导读
读原文写心得
与导师书友分享感悟
养成天天阅读好习惯
共同开启心灵成长之旅
敬请期待!
参与互动并提问的读者,有机会获得
“2017佛山领读者”推荐漂流图书
你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共同开启
50公里徒步后的精神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