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州市官方发文:中部六大省会大PK 从三产比重看经济潜力

2016-08-14 投实


投实讯  8月10日,郑州市政府发布《2016年上半年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增长动力比较》,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郑州市与其他中部省会城市的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进行对比,分析各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以期找出差距,保持郑州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016年上半年,中部六省会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897.7亿元。郑州市3537亿元的GDP总量规模居第三位,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

 

从GDP产业构成看,武汉、郑州、太原的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也均超过50%。郑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1:46.5:51.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五成,达到51.4%。

 

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看,郑州市达到三产贡献率达到70%;从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看,郑州市第二产业的拉动力相对较弱,郑州市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看,郑州市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

仅低于太原和长沙持平(不含武汉)。

 

按照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郑州和武汉、太原属于三产强驱动型,三产的贡献占绝对优势,超过60%。长沙三产驱动趋强型合肥和南昌二三产业发展相对均衡,为双驱动型经济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2016年中部六省会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都有加强。由此可见,郑州与其他省会城市的GDP增速差距主要在二产

 

各地在其“十三五”规划中,纷纷“升级”了其关于金融中心的定位。郑州定位“亚洲经贸金融中心”,成为国际商都。2015年郑州市金融业增加值达666亿元,位居周边9省会第2位,占GDP的比重为9.6%,对GDP的贡献率达13.7%。

 

郑州市提出,到2018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5%。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集聚辐射功能,立足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把郑州打造成为国际商品期货定价中心、中原经济区金融机构集聚中心、要素市场交易中心、中西部金融创新中心和金融业综合配套中心。

 

武汉“十三五”提出“中部金融中心”定位,去年底武汉金融业增加值为837亿元,武汉提出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1200亿元。

 

高铁资源也是各大省会城市必争之地。八纵八横时代,有“米字型”之称的郑州成为“高铁新贵”,郑州接入了京广通道、欧亚大路桥通道、呼南通道三个干线通道,大出风头。规划中还有郑万(渝)高铁、郑合高铁、郑济高铁。此外,规划中还有一大批以郑州为中心的省内城际铁路。

 

作为沿江通道与京广通道两大干线的枢纽,武汉的区域枢纽地位是稳固的。普铁时代,武汉只接入了京广一个干线,缺少东西走向的干线,高铁时代武汉还多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沪汉蓉干线(沿江通道),地位其实是升级的。然而现有规划与之前的过高预期有点不符,尤其是面临郑州与合肥高大上的米字型图案,武汉的确有一点自愧不如的观感。

 

在渝新欧铁路一泡走红的刺激之下,成都、郑州、苏州、武汉、西安等十多个城市开出自己的中欧班列。

 

根据武汉海关发布的数据,2015年,汉新欧共运行班列228列次、14912标箱,总货运量9.25万吨,总货值达33.09亿人民币。据此计算,“汉新欧”每趟列车平均运送65标箱,单位标箱平均货值约22万元,单列平均货值约1451万元。

 

郑欧铁路2015年开行156班、总货值约47亿元、总货运量6.28万吨。截至2015年11月初,郑欧班列共运载货物1.04万标箱。据此,大致可以估算出,“郑欧”每趟列车平均运送82标箱,单位标箱平均货值约5.69万美元≈37万元人民币

 

可见,郑欧铁路的总运输量虽然输给了武汉,但总货值与单位标箱的货值均超过武汉,显示郑欧班列运送货物的附加值可能更高

 

为争夺优质货源,各地很拼。武汉解决了“汉新欧”一度停摆的尴尬,基本实现双向常态化运营。积极组织货源,提供定制班列、公共班列、零散班列及拼箱业务等多元化优质服务产品。2015年,“汉新欧”宣布发货总量实现全国第二、回程货量全国第一。此外,武汉也在争取平行进口车试点,希望获得“安智贸”协定试点……

 

郑州则在智能制造上继续努力,并在“多节点、多口岸、多线路”的特殊运营组织模式上下大功夫。和重庆一样,“郑欧“也在积极做多式联运,还自主研发恒温集装箱等。另外,河南省倾注大力气发展郑州跨境电商业务。

 

相关阅读:(点击标题即可收看)

合肥、郑州、太原、南昌、长沙、武汉 中部六大省会谁最风光 谁最失落

 

2016年上半年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增长动力比较

 

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郑州市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为2.1:46.5:51.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五成,达到51.4%,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也在改善提升。

 

但是上半年郑州市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经济增长快速下行、工业经济增长乏力、行业发展不均衡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当前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郑州市与其他中部省会城市的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进行对比,分析各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以期找出差距,保持郑州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  中部六省会城市的GDP构成及动力比较

 

(一)GDP总量比较。

 

2016年上半年,中部六省会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897.7亿元。郑州市以3537亿元的GDP总量规模居第三位,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居第一位的为武汉市,上半年GDP完成5345.9亿元,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3%,高于郑州市9.6个百分点;居第二位的为长沙市,上半年GDP完成4280亿元,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6%,高于郑州市3.9个百分点;合肥以2575.5亿元的GDP总量居第四位,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6%,低于郑州5.1个百分点;居第5和第6位的分别是南昌、太原,GDP总量分别为1809.9亿元和1349.2亿元,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6%和7.1%,分别低于郑州9.1、11.6个百分点。

 

(二)GDP产业构成比较。

 

从上半年六省会城市的GDP产业构成看,长沙、合肥、南昌的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型的结构特征,第二产业的比重均超过了50%;武汉、郑州、太原的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也均超过50%,第三产业在其经济发展中的处于主导和优势地位,特别是太原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了67.4%。

 

(三)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

 

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看,除合肥、南昌的二产贡献率超过三产外,其余中部省会城市的三产贡献率均超过二产,其中郑州达到70%,太原达到67.4%,长沙为55.9%,武汉无具体数据,但从其三次产业构成及增长情况判断,其三产贡献率一定是远超二产。

 

从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看,郑州市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长沙拉动4个百分点,合肥拉动4.9个百分点,南昌拉动4.6个百分点,太原拉动2.7个百分点,郑州市第二产业的拉动力相对较弱。

 

从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看,郑州市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长沙拉动5.2个百分点,合肥拉动4.4个百分点,南昌拉动4.3个百分点,太原拉动5.6个百分点,郑州市第三产业的拉动力仅低于太原和长沙持平(不含武汉)

 

二、 中部六省会城市增长动力分析

 

按照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我们把各城市划分为:(一)二产强驱动型:二产贡献率超过60%;(二)三产驱动趋强型:三产贡献率超过60%;(三)三产驱动趋强型:三产贡献率超过50%或接近50%,三产贡献率大于二产;(四)双驱动型:二产三产贡献率和拉动力相对均衡,具体如下:

 

郑州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10.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0%,为三产强驱动型城市;

 

武汉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1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虽无具体数据,但初步判断贡献率也应超过60%,为三产强驱动型城市;

 

长沙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11.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9%,为三产驱动趋强型城市;

 

合肥市:上半年第二产业增长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2.4%和46.6%,拉动GDP增长分别为4.9和4.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发展相对均衡,为双驱动型经济。

 

南昌市:上半年第二产业增长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1.4%和47.5%,拉动GDP增长分别为4.6和4.3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发展相对均衡,为双驱动型经济,但二产的作用强于三产。

 

太原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8.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4%,为三产强驱动型城市。

 

从以上判断可以看出:郑州和武汉、太原属于三产强驱动型,三产的贡献占绝对优势,长沙属三产驱动趋强型,合肥和南昌二三产业发展相对均衡,为双驱动型经济。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2016年中部六省会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都有加强,除合肥南昌外,其他城市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都超过了5个百分点,拉动力最大和最小的差距为1.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六城市间差距较大,最高的合肥拉动4.9个百分点,最低的郑州,拉动2.2个百分点,差距为2.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郑州与其他省会城市的GDP增速差距主要在二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