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4年影响中国十大评论,新京报独占两席

2015-02-14 新京报评论

由凤凰网资讯中心评论频道组织发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八大名校新闻学院院长亲自评选的“2014年影响中国的十大评论”,历时一个多月的筛选和投票,评选结果于2月12日正式揭晓。


财新传媒“舒立观察”《什么是对邓小平最好的纪念》,新京报社论《警惕“训诫中心”异化为新的劳教所》,长江日报《警察打死讨薪者是一场正义危机》等十篇评论斩获殊荣。


凤凰评论希望通过此次评选,以评论的视角,言论的尺度,对2014年的新闻舆情进行梳理回顾,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精神年货”。


鉴于一年来各媒体发表的评论文章数量惊人,为力争全面覆盖,避免遗珠之憾,此次评选采取“初选+终选”的模式。初选采取“凤凰评论”内部海选+作者自荐+媒 体推荐的形式,遴选出58篇评论文章,在此基础上进行终选投票。初选范围涵盖了2014年国内媒体刊发的所有评论文章,媒体不限,社评、来稿、专栏等形式 不限,同时,媒体的官方微信公号刊发原创评论,也首次正式参评。


公平起见,凤凰评论所有作品不参评,凤凰评论亦不参加评选委员会。为了保证评选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凤凰评论”特邀请8位名家,成立评选委员会,分别是: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陈昌凤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杜骏飞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范以锦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石义彬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 吴飞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喻国明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张涛甫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张志安


评选委员会,根据文章的题材重要性、文本质量、观点深度、传播度等参数,对初选出的58篇文章进行综合打分,最终评选出20篇入围文章,并从中遴选出年度十大评论。


荣获凤凰评论“2014年影响中国的十大评论”分别是:


1、什么是对邓小平最好的纪念(8月18日财新《新世纪周刊》 作者:胡舒立)


颁奖词:重申历史,志在观照现实;缅怀伟人,寄意改革期许。“一切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都应冲破,一切阻碍民主与法治进步的禁锢均应摈弃。”评论之重,在于指出最好的纪念,也是时代共识的最大期待。


2、警惕“训诫中心”异化为新的劳教所(2月13日《新京报》 作者:王琳)


颁奖词:一般评论多在新闻后,难得的是,此篇评论领先新闻一步,将或许只可能在坊间争议的“非正常上访训诫教育中心”推向风口浪尖,并成为直接关停的催化剂。评论之硬,在以言论政,影响公共决策。


3、警察打死讨薪者是一场正义危机(12月30日《长江日报》 作者:杨于泽)


颁奖词:一起简单的个案,却需要一番不简单的评价。如评论所言,周秀云之死,是一场当地警方的人心危机,一场全社会的正义危机。评论之利,揭示了在反腐的大背景下,老虎之害在国,苍蝇之害在民。


4、公共辩论,求真比求胜更重要(7月28日《人民日报》 作者:范正伟)


颁奖词:公共话语空间的迷失与缺憾,近年渐显,2014年尤甚。延续半年之久的转基因食品之争,乃至年末的意识形态之争,都是典型。评论之妙,在于拨开公共辩论的喧嚣,直面本质与目的。


5、官员自我批评的“全套学问”(6月23日《经济观察网》 作者:陶舜)


颁奖词:所谓官员自我批评的“全套学问”,其实是官场现形记之一斑。文章将民主生活会这一严肃话题,举重若轻,深得大数据之妙。评论之巧,在借力打力,谈笑间鞭辟入里,在场者汗流浃背,观察者默然一笑。


6、媒体应怎样报道大学课堂问题(11月18日《晶报》 作者:曹林)


颁奖词:三尺讲坛,不经意间激起的波澜,远甚于三千丈。套用流行歌词,我在仰望,象牙塔之上,有多少口水在肆意地飞翔。评论之魅,在于直面问题,不缺席,不回避,不糊弄,问题有真伪之辨,无敏感之别。


7、“今日头条”,是谁的“头条”(6月5日《新京报》 作者:朱巍)


颁奖词:当“头条”成为头条,不仅事关版权保护,更牵涉媒体格局变革的深层结构。该文虽是媒体为自己发声,却有理有据,彰显对法治的敬畏。评论之要,在不卑不亢,不避利益之亲,不避利益之仇,无关利益,关乎公信。


8、不信任“裸官”是最朴素的政治敏感(1月17日《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天蔚)


颁奖词:“裸官”之乱,不可名状,“裸官”之害,触目惊心。裸官并不必然等于贪官,该文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最朴素的政治敏感”,还在于“最朴素的常识敏感”。评论之静,在于众声喧哗独守一份清醒,不人云亦云,不蜂拥而上。


9、相信正义的“云图”(5月30日《东方早报》 作者:沈彬)


颁奖词:社会的美好在于一朝一夕的进步,社会的残酷在于进步的代价是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如果说拆迁是屋顶上的矿难,那么冤狱已经成为人心的矿难。评论之正,在于不仅仅破,更在乎立,在于哪怕正义不在当下,仍相信功不唐捐。


10、还原抗战历史应有更丰富的叙事(8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易艳刚)


颁奖词:抗战剧几成神话剧,战争片近乎情感片,抗战老兵却孤独地走向历史深处。正如评论所言,在亲历者的个人记忆转化为公共记忆的过程中,应该有更多的国家层面的动员和行动。评论之准,在于穿透迷雾,洞察真相,不虚晃一枪,不浅尝辄止。


同时,由于入围的20篇评论中,不少评论虽未能最终胜出,但得票数紧随入选的十篇评论,质量上乘,所以,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时发布“十大入围评论”,依次是:


1、空难救援应建立国际公共品供给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波)


2、医生手术室拍照的伪问题与真问题 (12月22日《华商报》 作者:马想斌)


3、舆论监督与司法理性并非天生对头 (6月13日《京华时报》 作者:王云帆)


4、扛着天灵盖奔跑在壮丽的金光大道 (3月14日《南都周刊》 作者:刘原)


5、法庭言辞入罪,能解司法权威之困? (12月4日《南方都市报》 作者:萧锐)


6、大统筹抑或大账户:医保要怎么改 (1月17日《南方周末》 作者:陈斌)


7、于丹的“精神治霾法”能灵验吗 (2月26日《钱江晚报》 作者:刘雪松)


8、比冤案纠偏还迫切的是重建人心 (12月16日《潇湘晨报》 作者:王聃)


9、青年宪法精神塑造未来中国 (12月4日《中国青年报》 作者:傅达林)


10、“禁过圣诞”就能挺立传统文化? (12月26日《燕赵都市报》 作者:刘采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