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相信鲍勃·迪伦“拒奖”,原来是因为这个

2016-10-19 唐映红 新京报评论

人们热传鲍勃·迪伦拒绝领奖的洋葱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许多人缺乏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或者没有养成核实、验证的习惯。


文/ 唐映红



今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美国歌手鲍勃·迪伦,几乎跌碎了所有事先预测观察者的眼镜。


之所以会令一众预测者跌破眼镜,原因就在于鲍勃·迪伦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作家。他主要的身份是摇滚歌手,自己写歌写词自己弹唱。不仅仅如此,鲍勃·迪伦在音乐之外,以反叛和反抗世俗的符号而闻名于世,其精神意义已经超越了音乐,俨然成为了1960年代的象征。他音乐上的成就以及孑世独立的姿态,使他不仅成为一次又一次格莱美奖的常客,更是荣膺了包括奥斯卡奖、普利策奖在内的多种奖项。对他来说,诺贝尔文学奖似乎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桀骜不驯、反叛,鲍勃·迪伦以这一系列关键词荣膺今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被传出“拒奖”几乎是必然。从心理学角度看,鲍勃·迪伦一贯特立独行,因此,他“拒奖”更符合人们业已形成的心理图式,符合偶像卓尔不群的做派。在舆论场内,出现炮制鲍勃·迪伦“拒奖”的传闻也就不足为奇。


果然,以炮制恶搞噱头为名的洋葱新闻很快就策划、炮制出了关于鲍勃·迪伦“拒绝领奖”的“新闻”。尽管该自媒体一贯以炮制恶搞噱头的假新闻而著名,文章也明显地显示了这不过是一起恶搞假新闻,但是,鲍勃·迪伦“拒绝领奖”的“新闻”仍然很快就在社交网络传播开来。与此相对,另一则假新闻也顺势被炮制出来。鲍勃·迪伦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四点声明,中英文对照版也很快在朋友圈、微博热传开来。这四点声明尽管没有“拒绝领奖”,但也彰显了鲍勃·迪伦的高冷和卓尔不群。




人们热传这些炮制出来的假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许多人缺乏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或者没有养成核实、验证的习惯。这一方面与教育缺失有关——我们的教育往往不会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事实上,只要动一下鼠标,搜索一下相关信息,摆明了骗人的洋葱新闻就不会被那么多单纯的人“信以为真”了。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有些人在刷存在感与点击率。在我看来,这部分人在接受和传播这些洋葱新闻时,未必真“信”,他们可能无所谓真相如何,而更在乎在信息传播链条中的“不可缺位”。因此,对于“拒奖”信息的传播者来说,他们完全可以不在乎信息的真伪、质量,他们只在乎新的噱头在热传的过程中,自己是否缺位,是否抢占了先机。从这个角度看,“谣传”也好,“传讹”也罢,参与传播者基于传播竞争的优势而先转发了再说,也就不难理解了。




到现在为止,我们所知的是,鲍勃·迪伦本人并没有对诺奖发表任何看法。这也的确符合他一贯以来特立独行的风格——很少同媒体和公众互动,从不正面解答人们对他的疑问。这样与众不同的性格,也才是鲍勃·迪伦作为偶像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吧。


 □唐映红(心理学学者)

推  荐  阅  读


自曝“家丑”,这次万科万达要向乐视看齐

遥望神舟,不忘湄公河丨新京报社论公号发刊词

飞机险相撞事件:不是每次,我们都能遇上一个机智的机长

陈光标涉嫌伪造股东死亡证明避债,原谅小编无话可说

鲍勃·迪伦获诺奖:诺奖还是诺奖,文学已非那个“文学”


我们给

有价值的留言

理直气壮发稿费

欢迎别出心裁

拒绝一本正经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新京报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