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业银行来了,校园贷该如何打开“正门”?丨新京报快评

2017-05-22 边际 新京报评论

如果继续一刀切“禁止金融进入校园”,继续试图幻想把金融关在校园之外,改变不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实,只会形成掩耳盗铃的现实恶果。

文/ 边际


“武汉女大学生裸贷5000元滚成26万元”、“厦门大二女生不堪还债压力宾馆内自杀”……在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制造校园“裸贷”案之后,最近来自银行的正规军表示,将进入这个有需求没供给导致金融乱象的市场。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相继推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校园贷产品。


在银监会最近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就对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正在研究如何让银行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贷款服务,“把正门打开”。


2009年,银监会一纸“禁止向未满18岁学生发放信用卡”的通告,让所有银行“一刀切”地关闭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此番建行、中行进军校园贷,意味着校园贷市场即将打开正门。


1.大学生需求应被尊重,市场应被正视


之前的“一刀切”,是因为在面对连续几起学生消费信贷恶性案件之后采取的临时措施。但是经过这近十年的发展,学生对于消费信贷的需求显然并没有因为供给的阻断而消失。相反,这部分需求被部分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发现并利用。


可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持续的供给空白,导致监管也处于空白状态,这进一步给了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乘之机。很显然,如果继续一刀切“禁止金融进入校园”,继续试图幻想把金融关在校园之外,改变不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实,只会形成掩耳盗铃的现实恶果。


这些年,无论是金融还是房地产,太多的案例证明,堵不如疏才应该是政策调控在微观经济领域里遇到问题时应有的方向。


正规金融机构进入校园,不仅仅是良币驱逐劣币那么简单,它们更重要的使命,是把这一事实上存在的金融需求市场,纳入正规的金融市场监管轨道上来;是协助学校推进理财教育财商教育,让大学生形成基本的理财和风险判断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金融消费习惯。


▲校园贷乱象:“拉人”可免自身贷款利息


在校大学生是中国信用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军。理性消费和创业资金需求是大学生群体的合理金融诉求,这应当被尊重,也是正规金融机构完全可以进入的市场。


2.可借鉴助学贷款的模式和思路


其实,在助学贷款上许多金融机构已经与学校形成了良性的合作,只是这一部分的市场覆盖率,在需求面前还显得极度匮乏。据《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学生数量已超过3700万,同年国开行为250万贫困生发放了160亿元的助学贷款,覆盖人群占比仅为6.7%。


在消费市场的拓展上,商业银行的参与,完全可以参考借鉴此前助学贷款的模式和思路。


在美国,联邦政府、私人贷款机构、网贷平台共同搭建了一套成熟的多元化学生消费信贷体系。这个体系是支撑和推动学生贷款持续扩张并稳健服务的重要机制。而且这个体系与学生个人的信用体系相打通,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中较为重要的消费金融保障。


当然,对于这些首先试水的金融机构来说,也应当有可为不可为的界限明确。在消费信贷的方向引导以及风控设置上,面向学生的信贷体系应当和一般情况有所区分。


大学生尽管大多数已经是成年人,但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收入主要依赖家庭的供给,他们的消费承受能力有限。


更为重要的是,处于校园中的他们判断能力也依然还是有限的,面对新奇产品的诱惑,他们甚至会有不考虑承受能力的购买消费欲望,如何在消费信贷的类别上进行限制,也是考验金融产品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编辑:与归 实习生 魏显勇  校对:郭利琴


推荐:

大学生谈个恋爱,学校管得着吗?

中国“黑导游”为何能跨国“经营”?

伪造“海淘”发货地,应作为“售假共犯”严惩

布局印度房市,有哪些风险

曝光情侣亲昵照,高校能别把自己变成“贞洁坊”吗?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