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欢案改判:尊重民众朴素的公平正义观 | 新京报快评

2017-06-23 欧阳晨雨 新京报评论

正义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于欢案的改判,应当成为司法民主化的又一个契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5172646r7&width=500&height=375&auto=0于欢案二审: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文/欧阳晨雨


今天上午9点,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欢案作出二审判决,认定于欢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不构成自首,原判认定故意伤害罪正确,但量刑过重,判处有期徒刑5年。


从无期徒刑到5年有期徒刑,在万千民众和媒体舆论的高度关注中,经历了有如过山车一般反转的审判过程。对于23岁的于欢来说,无论内心曾如何煎熬,无论压力曾如何山大,从今天法槌郑重落下的那刻起,他终于得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公平和正义。


这个改判的结果,回应着民众的心声。今年3月,当那则“刺死辱母者”的报道出现时,在无数人心中激荡起惊涛骇浪。让许多人无法理解的是,以“辱母情节”之卑劣、性质之恶劣,为人子的于欢“义愤拔刀”,如何不算防卫?


即便是超出了必要的范围,也应当是防卫过当,为何以故意伤害罪判重刑?而今,防卫过当的审判认定,实现了一审判决结果的“逆转”,也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虽然,截然不同的判决结果,暴露出一审时起诉书、判决书认定事实、情节不全面,对案件起因、双方矛盾激化过程和讨债人员具体侵害行为有遗漏,防卫性质认定上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硬伤”,但正义的回归过程,何尝不是司法顺应民心、勇纠错误的过程?


▲ 于欢案二审改判5年:属防卫过当,犯故意伤害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公众舆论的监督下,通过程序纠正错误,司法机关负责的态度,更能重塑形象和威信。


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司法审判愈加呈现专业化的倾向,甚至可以称作是一门精巧的艺术,要求审判者掌握更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裁判技能。但是,这种专业的精深程度,不应成为排斥民众的“隔离墙”。


对于普通大众,可能对审判不那么了解,对法律不那么精通,但他们却拥有朴素而强大的公平正义观,对案件结果是否合理、是否公正,也能作出基本的判断。


永远不要嘲笑民众的智慧,也不要贬低他们的力量。回看美国影片《十二怒汉》中,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尽管“铁证如山”,来自各行各业的12个人,最终达成了无罪的一致意见。我国虽未建立陪审团制度,但民众监督的大门敞开着。


所谓司法审判,既是“代替上帝”作决断,就无法避免人为的错误,也就需要“校正”,而民众就是最好的监督者、最好的纠偏器。司法裁判不仅要让民众听得懂,更要契合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观,真正说服他们。


如此,司法才有威信,法律才有尊严,法治才能进步。这次于欢案改判,让我们看到了这种进步。


正义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于欢案的改判,应当成为司法民主化的又一个契机。当然,也期待类似错判较为明显的案件不再重演。


编辑:与归  实习生 魏显勇 王琳  校对:郭利琴


推荐阅读:

苹果公司离“独裁”还有多远?

总理说“如果沿用老办法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戳中创新者的痛点

中学男厕装摄像头,是无视学生隐私

富豪黄如论的双面人生:行贿与行善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