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茂县灾民,因为他们也是我们
愿你们平顺地度过此劫。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024lhf2p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四川茂县山体垮塌百余人被埋 垮塌量目前无法估量。视频来源:央视
文/胡印斌
茂县山体垮塌,正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灾难总让人失语。那些山体塌方处,裸露出白花花的创面;而山下原本热热闹闹的村庄,则是一派滚石沙砾碾压覆盖的荒原景象……若不是媒体晒出了滑坡前后的比对照片,很难相信,巨石的下面曾经山清水秀、屋舍俨然。
▲灾前风景。
就像记者杨雪在现场说的:“在这样的现场面前,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的。”
语言苍白,是因“物伤其类”之痛,而这种痛感,又让我们无法不去关注灾民、灾区、灾情。关注也是种表达,这不是看客式旁观,而是痛感相连下的关切;不是无力的姿势,而是共有感受的表露方式。
而我们对灾难的凝视和关注,也被移动互联网赋予了新内涵。几年前,发生地震等灾害时,我们多是在微博上刷着信息。可如今,移动端的“灾情播报平台”,增加了我们获取灾情信息的便捷性。
传播学上说“媒介即器官”。面对茂县这场灾难,手机也成了很多人信息接收和传送的“器官”,拿起一个手机,隔着一个小小的触屏,就能看到灾情信息和救灾情况,能拉近我们与灾民的距离,也能带动更多人关注这场灾难。
虽然我们很难去救灾现场,但实时刷新,了解最新的灾区动态,为灾民担心,为失联者揪心,为刚巧放假回村的孩子们焦心,也是种“介入”。当人们刷着灾情信息时,本质上也是广泛的线上情感共振。
与这种共振伴生的,是更强的赈灾动员能力。互联网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效应就是降低了社会化参与的门槛,灾时尤其如此。
这里的参与,未必是亲赴现场,而是祈福、献爱心,或是根据现场实时发布的指南、要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也越来越契合专业救灾的诉求。
几年前,芦川发生地震后,很多志愿者和各界人士还汹涌地涌入灾区。而今,移动互联网让我们对一“屏”之隔的灾区场景有了更充分、及时的感知。
与此前有些灾难初期救援时的紧张、混乱相比,这次茂县山体滑坡救援,没有大批的志愿者盲目进入,也没有调度时的进退失据,各项措施均在紧张有序推进。
关注灾情的意义,也在于预防更多灾难灾害。朋友圈、微博上那些自救和救人的知识普及贴,在此节点涌现,也是对很多人防灾教育的补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02485u98e&width=500&height=375&auto=0
▲茂县垮塌土方面积巨大山石滚落 四台铲车抵达现场救援。图源:央视。
无论是对灾民们的情感牵系、族群关切,还是防灾信息传递,都见证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灾难之际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更趋紧密。这对共同应对灾难弥足珍贵,但愿在心手相牵、心息相通下,灾区人们能平顺地趟过这场灾难。
□胡印斌(媒体人)
编辑:仲鸣
推荐阅读:
90后海归女8000万买历史保护建筑后拆掉,罚3050万重吗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