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香港,谢谢你的温情似水

2017-06-30 张倩烨 新京报评论

作为一个内地人,我只愿感受过香港温情的人们,永远记得香港的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20amkwmx&width=500&height=375&auto=0香港十大“网红”地标建筑 20年颜值变迁

文/张倩烨

离开香港已近三年,才开始体会到,香港这座城市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明天,是香港回归20周年的日子。而我第一次被香港拥抱,也已经是7年前。


最初的记忆永远停留在2010年8月底的一个清晨,初到香港攻读硕士学位的我,从红磡站出来,推拉着大大小小五件行李箱包,站在天桥底下迷路犯难。


那时的我并不是一个勇敢的女孩,一句广东话不会讲,也羞于向行人问路——可笑地担心自己在这里讲普通话会受到歧视。


就像《甜蜜蜜》里的黎小军,被人称为“阿灿”。正当我迷茫徘徊,一位“交通协管员”模样的白发老爷爷走向我,用略生硬的普通话问我要去哪里,然后伸手接过我的两大件行李箱,径直带我到要去的车站站牌下。


那是我对香港的最初记忆,温情。而这个记忆,后来成为了烙印。


就在我到香港的几小时前,同样提着五件行李箱从罗湖火车站出来的我,不得不爬过一段长长的楼梯到罗湖口岸,而身边的男士行人们健步如飞地经过,没有一人伸手帮忙。所以,那位香港的白发爷爷,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此后的几年,在这座城市里读书、工作,总是很幸运地遇到很好的人。


公寓的保安知道我是内地学生,每次暴雨来临之前都特意嘱咐我记得“收衫”;在香港度过的第一个农历新年,一位平时很少交流的邻居大叔特意为我准备了一个红包,一打开,一张辗新的百元港币。香港的利是封(压岁钱)通常都是二十块,想起平时见面,他不时会塞给我们一些零食,我觉得,他在很精心而低调地照顾着我们这些内地学生。


香港曾以社会的秩序感闻名,在秩序井然的背后,是“严刑峻法”。在公共场所违令吸烟,罚款1500元;地铁内违令饮食,罚款2000元……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则,却让我在日常生活中从手脚毛躁变得安静周到、留意细节。


而所谓的“严刑峻法”,也为“人情”留有空间。


有一次,我因学校签证协调,导致当时的香港签证过期,但又无法离开香港,这种情况相当于逾期逗留,在入境处规定中,轻则罚款,重则判监。忐忑不安的我来到入境处说明情况,紧张得声音都在颤抖——23岁的我可不想在未来人生中留下“曾被判监”的记录啊。


入境处官员看我一脸紧张,笑着对我说“慢慢讲”。听完事发原因后,他要我出示一份证据,证明逾期逗留的原因在校方而不是我主观故意即可。一颗心就此踏实落地。


后来的这些年,我辗转到东南亚,又到美国,视野和际遇都前所未有地被拓展。如今人们说香港青年缺乏长远眼光,缺少国际视野,我同意;但我也明白,如果没有当初港大JMSC的教授不断鼓励我“年轻人出去转转是好事”,如果不是第一份工作的老板,毫无保留地支持我在工作之外多读书、多见人、多交流,我不可能有此后的人生中那些很珍贵的际遇和美好的回忆。


这些来自学校与工作中的温情,是我此前不曾体会的。


1997年香港回归时,人们曾说“香港明天会更好”。作为一个已经离开香港的“前港漂”,我希望香港的年轻人也能有内地青年那般勇敢,多出去看看世界,在变迁的大环境中重新定位香港,而不只局限于现有的狭小叙事中。


而作为一个内地人,我只愿感受过香港温情的人们,永远记得香港的好。


张倩烨(曾供职于香港媒体,现就读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


编辑:与归  实习生 魏显勇 王琳   校对:陆爱英

推荐阅读:

“女德教母”丁璇,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新京报快评

回归20年:香港电影人风采浪漫依然

“保姆纵火案”物业之责不可模糊认定

最打动我的是魏祥脸上大方自如的笑容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