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道抗洪救灾,凭啥就不能让官兵“不再啃冷馒头”?

2017-07-10 于平 新京报评论

时代在变,中国抗洪救灾的方式在变,公众的心态也在变,救灾报道的思维模式也应该改变了。



抗洪官兵“啃冷馒头”曾经引起争议


文/于平


据媒体报道,湖南近日遭遇严重洪水灾害,在湘阴县的沙田垸大堤上,武警水电第四支队的官兵们依然在紧张忙碌。前方抗洪紧,后方保障忙。该支队有一个保障中队,能同时提供热食,晚上提供淋浴热水。官兵们的伙食荤素搭配,还有西瓜消暑。有网友评论,就该这样而不是啃“冷馒头”。

“冷馒头”一说,是源于去年的一篇抗洪救灾报道,报道称,“大雨滂沱里,他们不穿雨衣;为了运沙袋,他们浑身是泥,里外湿透;六十斤的沙袋,他们每个人扛三百个,来回跑六百趟;混着雨水的矿泉水和几个馒头,就是他们日常的伙食……”为此,报道还配发一幅“吃馒头”的新闻图片。

但这种对于抗洪官兵的讴歌赞美并没有引来公众的肯定,网民纷纷质疑救灾的后勤保障,随后,有关方面也作出辟谣,称馒头是民众送来,为不辜负其一番好意才吃的。餐车其实就在附近,伙食是可以的。


▲今年媒体报道的抗洪官兵的伙食  图片来自央广军事微博


相比去年那篇报道,今年这篇官兵伙食荤素搭配、还有西瓜消暑的报道无疑要客观得多。事实上,中国军队历经数十年的现代化建设,早已形成了健全的后勤保障体系。不仅部队在救灾时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还能满足民众需要——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时,广州军区不仅派出部队救灾,部队的野战炊事车还为滞留的旅客免费提供热食。

“冷馒头”报道,反映出一些媒体的思维误区。这些媒体在救灾报道中,习惯于情绪化表达,其报道语言要么充满对灾难悲苦的煽情描述,要么充满对英雄事迹的夸张溢美。于是诞生了各种感动……在救灾采访过程中,有些媒体记者的职业角色往往过于“积极”,虽然这样的“积极”初衷可能并不坏,却很容易引起公众疑问不安乃至反感。

在救灾报道中,媒体的责任是记录事实,传播信息。所以,媒体的角色应是冷静而客观的,而不是“侵略性”地介入事态。很多时候,情绪化并不能给新闻报道带来力量,反而会降低报道的品质和格调。新闻的力量最终来源于真实。

时代在变,中国抗洪救灾的方式在变,公众的心态也在变,救灾报道的思维模式也应该改变。在公众的眼里,先进人物并非“越苦越光荣”,先进人物也是人,正常情况下,大家希望他们的基本需求也要得到满足,权益也要受到保障。

抗洪救灾官兵吃上了丰盛的饭菜,还能洗上热水澡,“不啃冷馒头”也应是救灾报道常态。在救灾报道中,媒体需要多一份冷静与客观,有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有救灾细节却不煽情。这样的救灾报道才是民众之福,国家之幸。
 □于平(媒体人)

编辑:温文 

推荐阅读:


设暗号、搞盯梢、防暗访,你这是创卫呢还是演谍战片?

农民工取款机前“脱鞋取钱”,不是自卑,而是尊重

以“世遗”的名义,保护好可可西里、鼓浪屿|社论

贾跃亭们:让脚踏实地的灵魂跟上你的“野心”|社论

科普帖:5A级景区被摘牌后怎么复牌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