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股价暴涨后高管就减持:“火热”《战狼2》到了“冷思考”之时

2017-08-09 周俊生 新京报评论

从本质上来说,“奶奶庙”并无太多新鲜之处,从形式到内容都渗透着功利的底色。


▲ 《战狼2》宣传海报


文/周俊生


截至8月8日,据CBO实时票房榜显示,正在热映的《战狼2》在上映第13天达到35亿票房,打破《美人鱼》所创33.92亿元。在银幕一片“小鲜肉”泛滥的背景下,《战狼2》以硬汉形象和爱国情怀为卖点,得到了观众普遍认可。随着影片的火爆,也使参与这部影片制作、发行的各相关企业都获得巨大的收益。


以参与《战狼2》发行的上市公司北京文化来说,根据事先协议,《战狼2》票房收入达到30亿元时,北京文化可得到2亿元分成。因此,在影片上映以后的10多天,虽然只有8个交易日,但北京文化累计的涨幅已经高达56%,市值增加55亿元。随着股价的暴涨,北京文化的高管却坐不住了:8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5位高管拟于15个交易日内减持部分股票,合计不超过134.65万股。


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股票,在近期的A股市场颇为敏感。由于是在大盘相对低迷,减持成为众矢之的,证监会对原有减持规定做出修改之际。不过,股份减持是高管的基本权利,只要没有违反相关规定,减持并无不妥。尽管几位高管对减持的说法是“自身资金安排需要”,回避了《战狼2》票房爆棚给公司带来的股票暴涨客观事实,但即便他们确有这样的动机,减持本身对他们也符合经济理性。


然而,在票房走热的当下,股东减持公司股票,还是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是否有必要做些冷思考?事实上,对于电影产业的证券化,业内可谓“爱之深、恨之切”。一部电影成为爆款获得资本青睐,在市场推助下,“风口上的猪”并不少见。


2015年,随着《捉妖记》《寻龙诀》《港囧》等“10亿+”的走红,吸引资本从其他领域大量涌入,促生了中国电影的IP年,诸多电影虽质量堪忧,但顶着IP的帽子轻松破亿。资本泡沫,终于在2016年由《叶问3》票房造假引发的快鹿集团垮塌而被戳破。当时,快鹿集团买断《叶问3》发行权,将影片版权、票房收益打包成金融产品出售,以期通过高票房提升金融产品收益和二级市场股价,撬动几倍于票房的收益。最终以挤兑风波与实控人远出海外而告终。


随着信息壁垒的日益削弱,任何爆款在资本市场都可能被放大。票房与口碑双丰收已肯定了《战狼2》的本身质量,但随之而起资本火热,是否需要我们多些“冷眼旁观”?事实上,北京文化能借助《战狼2》的走红获得巨额收益,是多重因素耦合的结果。


比如,电影上映恰逢建军节和中印边境事件,使战争题材影片得到额外关注。但这种有利因素并不会长期存在,在该股短期内涨幅已超50%的情况下,还有多少上涨潜力,公司高管的减持事实上给了投资者一个参考坐标。至于这种判断是否准确,还有待检验。


无论是当年的快鹿事件,还是此前出现的多起娱乐文化类影视公司“空手套白狼”等事件,让优质影片的生产更加“纠结”。资本赋予了生产方优质内容提供的可能,却也为投机心理创生空间。


资本市场是一个法制市场,对于发生在市场中的任何事件,我们需要以法律准绳为判断。要改变这种现象,毕竟不能寄希望于个体的“经济人”道德作用,而是需要更高层面的权力机构看到法律不足,及时填补漏洞。这才是基于契约精神所构建的现代资本市场中,“经济人”与市场博弈所产生的魅力。


 □周俊生(财经评论人)

 

编辑:梁适


推荐阅读:


揪心九寨沟!愿景区应急能力能扛得住7级地震 | 新京报快评

连“巴黎”都拼错的“中国学生遴选办公室”,学校也敢合作? | 新京报快评

又有人死于传销,重拳治传销无需生命“鞭策”| 新京报快评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