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美好的明天,“敲锣打鼓”换不来 | 新京报社论
在艰苦的日子里,我们要努力奋斗;在相对幸福的日子里,我们仍然需要不懈奋斗。
文 | 社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敲锣打鼓”一词,通俗形象,让人耳目一新,又心领神会。
毋庸置疑,现阶段我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如十九大报告所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贫困发生率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等等。这一系列成就非常耀眼,我们同时不能被其“遮眼”。
敲锣打鼓者,志得意满耳,也可以说是盲目乐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到今天,成绩值得庆祝,但却不能得意、自满。实现伟大目标、伟大梦想不是靠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走出来。锣鼓喧天不如“抓铁留痕,踏石有印”。
成就固然喜人,但充分认识并解决不足、短板和薄弱的地方,才是继续前行的关键。比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等等。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不是简单地增增减减,而是要在兢兢业业的基础上,不断革旧立新。需要塌下身子,真抓实干。
▲10月19日,一名外国记者在记者招待会上提问。 图/新华社
敲锣打鼓其实是一种务虚的形式主义,只打雷不下雨,大造声势却不见实干。“敲锣”和“打鼓”,既是对待既得成就和地位的自满态度,也是对形式主义、对花架子的默许和纵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繁荣需要递进和稳固,人民需要更加美好的生活。显然,现在还不是敲锣打鼓的时候,而只是一个新时代的起始。
在艰苦的日子里,我们要努力奋斗;在相对幸福的日子里,我们仍然需要不懈奋斗。越是感到轻松的时候,其实离危险越近;越是看似轻松,越不能放松;离一些目标越近,任务也就越艰巨,越要认真、谨慎对待。诚如十九大报告所言,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当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不容回避,只能迎难而上。事实上,“好不好”的问题比“有没有”的问题更难解决,更需要智慧、魄力以及恒心。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的目标。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以逸待劳、坐等丰收。业精于勤荒于嬉,敲锣打鼓不能提供成果增量,反而会消弭斗志。因此,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应警钟在畔,砥砺向前。
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新的特点里滋生新的矛盾,新的矛盾需要新的思想来解决。当踏上新的征程,不需要敲锣打鼓,也不要那些敲锣打鼓式的人,而要始终紧锣密鼓地不懈奋斗,怀抱初心和决心,用十分的毅力和定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孟然
推荐阅读: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