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唯有真相不可辜负 | 新京报记者节社论

2017-11-08 社论 新京报评论

没有一场雾霾能够遮蔽冬阳,也没有一阵风能够永寄凛冽。


文 | 社论


今天,中国第18个记者节。


说荣光或自矜,说慰勉或太轻。在这个记者节,无法被回避的一个问题是——“那么多记者都去哪儿了”。


这个问题或者说现象,在今年给我们的印象尤其深刻。


以往遇到突发事件,记者们总会蜂拥赶到现场。但现在,事情正在起变化。在一些突发事件现场,很多记者有个明显的感受:以往那种媒体云集的景象,已经俱往矣。


记者缺席,则真相缺位。


新闻在,记者应该在;记者在,真相就会在,这本是正常的情形。可现实却是,一些传统媒体或者关门,或者业务线大幅压缩,很多记者流失、转行,事实和真相仍然等待挖掘,但——记者已经不够用了。


▲图为新京报记者郭超在十九大首场记者招待会中提问。


如今的舆论场景已是,在诸多公共事件中,情绪太多,事实太少;在不少舆情传播中,动辄出现讹传与反转;在时下的舆论空间里,有太多主观先行、立场站队下的对撕互怼。话语与话语碰撞,情绪与情绪纠缠,真正的真相又是什么,答案来得并不及时或澄明。


也因如此,记者以在场姿态和客观立场还原的真相,仍是最大的信息刚需。


——在武昌面馆砍人案中,顺着那些网传消息和脑补情形,人们提炼出火车站旁宰客景象、欺生坑外地人、水浒法则等场景,“事实”一波三折,舆情也在撕裂和被打脸中一地鸡毛;


——在杭州保姆纵火案中,公众一开始就被“男主人和女保姆有染”的造谣、受害者家属要求“一个孩子索赔一个亿”的不实消息带着跑;


——在榆林产妇坠楼事件中,稍微被当事医院释放烟幕弹,很多人就急匆匆将矛头对准产妇家属,“婆媳矛盾”、“丈夫直男癌”、“产妇下跪”等说法也谬种流传。


而最终去厘定事实、廓清真假的,还是那些诚挚而公允的文字或镜头。


越是喧嚣,越需要冷静;越是躁动,越需要理性。喧嚣与躁动,本质上都是在“短缺”中制造了“过剩”。过剩指的是情绪,而短缺则指向了事实的不足。看起来,我们面临的是信息的过载,但事实却前所未有的稀缺。


▲图为2016年3月8日,新京报记者涂重航在甘肃代表团开放日时,向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现已落马)连续提问“武威抓记者”一事。


在不少记者转行的同时,世界手机网民正在以每天数百万的数字大幅增长。到今年6月,中国已经有了7.24亿手机网民,很多过去不读书、不看报的人也成了新时代的信息受众。


用户对信息和事实的需求在井喷,但我们看到的却是新闻行业内容生产与需求严重脱节,信息供给不充分不平衡。尽管新媒体层出不穷,但是机构化的媒体、组织化的内容生产平台仍然不可替代,而且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信息传播环境如何改变,真正的新闻永远有其价值,真正的新闻专业主义愈发重要,真正的记者也永远被社会所需要。


无论社会如何变化,TA们总有一份在奔跑中坚守的笃定,一份在混沌中不畏浮云的澄明,一份在躁动中自持的初心。


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人们追求美好,向往阳光。身为记者,既需要记录这个时代的温暖与成长、进步与变革,也需要不忘责任使命,探寻真相,鞭挞丑恶,为弱者发声,守卫正义与公平。


新时代、新媒体、新传播环境,是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我们既希望社会为媒体和记者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也希望所有这个行业的同仁在创新中坚守,在改变中突破。


没有一场雾霾能够遮蔽冬阳,也没有一阵风能够永寄凛冽。





接下来,我们发布两个计划:


1.“稿事”。详情猛戳下图 ↓↓↓





2.招聘。大道直行14年,而今从新出发,评论部诚聘2名评论员、编辑,待遇高于国内同类媒体。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