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个人的“防忽悠”公司,防得了谁?| 新京报快评

2017-12-04 土土绒 新京报评论

陈杰一个人撑起来“保护伞”,只能算是一种警示,其反映的是诈骗现象的严重性,它在提醒一些部门,需要迫切做些什么。

▲陈杰在张贴公司海报。图片来自成都商报


文 | 土土绒


16年前,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把东北方言“忽悠”,说成了全国人民熟悉的流行语。16年后,成都人陈杰因为父母深陷“忽悠”陷阱,愤而成立“防忽悠”公司,帮老年人做起了咨询和代理投诉服务。


当小品中的情节照进现实,一种魔幻感、荒诞感跃然纸上。这个全称为“成都保护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防忽悠企业,堪称黑色幽默,因为创始人陈杰连自己的父母都没保护成。



过去6年来,陈杰的母亲共花了80万元投资了6个“项目”,结果发现6个项目全是忽悠人的。现在母亲半身不遂卧病在床,父亲陈光荣(化名)却开始在上当受骗的路上越走越远。


陈光荣不让妻子去正规的医院治疗,而是从自己参加的一个“老战士俱乐部”里请“中医专家”到家中看诊,吃俱乐部带回的“保健品”。根据调查,这个所谓的老战士俱乐部,实际上主要以虚构修建老战士休闲养老住宅区的名目吸纳资金,并推销各种保健品。


不得不说,陈杰愤而大战“忽悠”的举动,虽然精神可嘉,却很有一点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感觉。更何况,因为完全义务服务,没有收入来源,个人也没有太多的维权能力,陈杰打开的这把“保护伞”能撑多久,都是一个问题。


▲陈杰。图片来自成都商报


“忽悠”听上去轻描淡写,但它的法律本质却是诈骗。“忽悠”所造成的后果,轻一点的是损失少量钱财,就像买了拐的范伟,大不了自认倒霉;但严重的却会导致人财两空,甚至家破人亡。


可以说,不同形式的诈骗行为,正以迅猛的势头向人们猛扑过来。而这其中,生活圈子相对狭窄、缺乏识别能力的老年人更是成了诈骗最“偏爱”的对象。一项调查表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最容易上当受骗,占受骗总人数的62%。并且由于爱面子、缺乏求助渠道等原因,他们往往不愿声张,宁愿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也许,正是基于此,陈杰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成立“防忽悠”公司。但是,面对无孔不入的诈骗网络,单凭一人之力,要想撑起这把防骗“保护伞”显然太不现实了。


更为实际也更为有效的,是织密法律之网,加强对诈骗行为的打击;重视思辨能力和经济常识的教育,增强公民的防范能力等等。如此,才有可能“天下无骗”。


▲陈杰在和民警沟通。图片来自成都商报


一个健康的、有机的社会,本该就是一个庞大的、成体系的“防忽悠”公司。陈杰一个人撑起“保护伞”,只能算是一种警示,其反映的是诈骗现象的严重性,这也在提醒一些部门,需要迫切做些什么。


前不久,新京报专访了卧底保健品骗局的山西省朔州市工商局副局长郝如翔,其面对骗局,善于发现线索、主动作为的态度和行动,就非常值得提倡。别的不说,就陈杰的“防忽悠”公司,当地有关部门大可以和其沟通联系,从他那里获得线索和证据,进而顺藤摸瓜,击破骗局。


而再进一步追问,陈杰一个普通人能够义务去做的事情,有些更专业、更应担起职责的职能部门,是不是也该主动去做、做得更好呢?要知道,很多所谓的针对老年人的骗局,那不是简单的忽悠,而是赤裸裸的利用信息差进行诈骗,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

如何“稿事”?请戳下面↓↓  



编辑:与归   实习生:纯洁   大雄    校对:郭利琴


推荐阅读:

八旬老太拾垃圾养家,什么样的“缺失”让她“不敢死”? | 新京报快评

从港大“三嫂”到宿管“徐妈妈”,何尝不是大学“名师”| 新京报快评

这样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合情却未必合法 | 新京报快评

经典名方“免去”临床试验,只会伤害中医

“天然气不够用”也不能让民众寒冬挨冻 | 新京报社论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54 27158 54 14747 0 0 8364 0 0:00:03 0:00:01 0:00:02 836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