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施一公辞清华副校长筹建西湖大学,是寻找另一种可能 | 新京报快评

2018-01-10 张丰 新京报评论

西湖大学如果能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一种新的可能,能够“小”的同时做到“世界一流”,其意义和价值,恐怕不亚于一个诺贝尔奖。

▲施一公。图片来自新华网


文 | 张丰


据媒体报道,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已经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他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虽然仍然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但他在本质上却已经是西湖大学的人了。

正在筹备中的西湖大学,其前身是西湖高等研究院,2015年由施一公、饶毅、潘建伟、钱颖一等10人发起成立,施一公担任院长。2017年,西湖研究院招收了第一批博士生,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成立西湖大学。

相比于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这样的噱头,这个西湖大学其实更值得关注。施一公和饶毅作为新一代归国科学家中佼佼者,一直处在舆论场前端。北大教授饶毅已经宣布不再参选院士,把精力放在科研和教学中,他甚至还参与创办了一个“知识分子”公号,致力于科学领域的报道。同样,施一公也被媒体理解为一个能提供新思维的人。

饶毅和施一公的表现表明,他们一直在尝试为中国高等教育注入一些新鲜血液。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创办的西湖大学,就是一个让人期待的高等教育新产品。西湖大学的定位是“小而精、高起点和研究型、有限学科:聚焦科学技术”。他们能够直接招收博士生,很明显获得了来自教育部的认可。在获得浙江省政府的批示后,相信已经扫清了管理上的阻力,获得了完全的办学自主权。


▲施一公。图片来自新京报


我们有理由对施一公和西湖大学,报以乐观的期望。西湖大学在浙江,它让人想起马云的湖畔大学。湖畔大学虽然并不是什么高等教育意义上的大学,但是却也致力于某种商业上的创新。西湖大学得以成立,再次证明了杭州在中国城市中的独特性:更尊重创新,更尊重民企,更尊重个人。

昨天,丁香园的创始人李天天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丁香园从哈尔滨到杭州的创业故事。他指出,在杭州,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让他惊讶,帮助他创业成功。西湖大学或许也会像丁香园一样,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开放的土壤。

所以说,施一公的“转身”让人讶异,却又并不奇怪。这是他的自我突破,也是想在教育场域找寻新突破。此前人们曾寄希望施一公和饶毅去冲击诺贝尔奖,而如今,施一公和他的西湖大学,若能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一种新的可能,能够“小”的同时做到“世界一流”,那其意义和价值恐怕不亚于一个诺贝尔奖。


张丰(媒体人)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戳“阅读原文”。

编辑:与归 实习生:李瀚伟 李忠利 校对:


推荐阅读:

“高铁扒门”事件,大家的炮口是否太集中于个人了? | 新京报快评

高铁“等老公”女子被停职检查,冤不冤 | 新京报快评

口口声声高喊“正义”,却可能亵渎了司法

为“等老公”阻挠高铁发车的女子:你“越轨”了 | 新京报快评

新增万亿城市:“北上广深”之外的新选择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