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幅提升假释率:监狱就不该是动物园 | 新京报快评

2018-03-04 沈彬 新京报评论


犯罪假释大幅提升,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社会对法治要求升级的表现。

▲司法部部长张军在“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文 | 沈彬

3月4日,今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开启。在被记者问及今年春节期间全国999名罪犯离监探亲的话题时,司法部张军部长表示:要对改造罪犯实现社会化,罪犯离监探亲就是治本安全观的举措之一。同时,他还强调:监狱假释罪犯的比例明显偏低,不符合法律的精神,今后要会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大幅提升可以假释出去的罪犯的比例。

    
全国999名罪犯春节离监探亲
   

近期,司法部的改革动作不断。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1所监狱批准999名罪犯离监探亲,全部及时返回监狱。之前,司法部还高调宣传了去年年底北京燕城监狱服刑人员被特批奔丧的个案。再结合这次张军部长的表态,放宽假释、试行更多的离监探亲等制度应该是司法部既定的改革目标。


这次全国999名罪犯的春节离监探亲,体现了慎刑、人道的法治精神,也是司法机关对改造罪犯手段的创新,对中国本土法治资源的充分挖掘。


▲服刑人员与家人拥抱在一起。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几年,中国司法机关对于假释制度也走过了一个探索摸索的过程。前些年,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三项“实质性减刑”机制,执行标准相对模糊、缺乏有力的制衡监督,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服刑官员通过减刑、假释等“提前出狱”。
    
2014年,中央政法委下发了《关于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的意见》,要求对“实质减刑”从严把握,强化程序规定。之后,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等建立了包括公示在内一系列严格的制度。
    
不受监督的“实质性减刑”的后门堵上了,给当下正当的扩大假释范围的改革留下了空间,在假释与种种司法暧昧脱钩之后,社会舆论对于假释改革的接受度会更高。


另一方面,恢复假释制度本义,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社会对法治要求升级的体现。
    
监狱不该是动物园
    
这次张军部长讲得很坦率:当年的监狱条件落后,每年全国逃跑人数可以达到两千、三千甚至五千,如今每年只有三两个脱逃,多年的司法改革解决了监狱“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的底线安全问题,那么下一步追求就是提升改造手段,实现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的“治本安全观”,改造犯罪需要社会化,让社会的春风能够透进高墙。


事实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监狱犯人的假释率还是比较低,目前只有2%左右。美、英、澳、加、法、德、意等西方国家的假释率,占犯人总数的50-90%不等。假释率太低的原因并非严格执法的结果,有时也是因为司法部门不敢大胆适用法律。


假释是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制度,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还明确了社区矫正作为假释的配套制度,避免假释犯罪出狱之后没有人监管的问题。


▲服刑人员与母亲双手紧握。图片来源:新华社


正像张军部长所说“假释罪犯的比例明显偏低,不符合法律的精神”。“监狱不是动物园”,罪犯刑满之后终究要走向社会,监狱改造的能力应大幅提升,这就需要让社会的春风能够透进高墙,参与罪犯的改造过程。


但是,拓宽假释范围的改革,也可能面临种种现实困难,也需要积极回应民众的正常诉求。比如,如何避免假释犯不再重新犯罪,安抚犯罪被害人及家属的情绪等,也需要妥善的制度安排。


让改造罪犯社会化,让社会春风透进高墙铁门,让亲情促进罪犯改造,我们或可收获一个更加安全、融洽的社会。
  

□沈彬(媒体人)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阅读原文”。


编辑:陈小二   校对:陆爱英


推荐阅读:

不看完这篇,你今天好意思吃元宵吗 | 推荐

每月只给老公500生活费,有种家暴叫“经济控制”!

熬过冬天告别“烧钱”,共享单车的春天来了?

特朗普再失爱将!“美女公关”离职,因公还是因私?

建好“12315”,让消费者投诉更便利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