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温40年前那场全国科学大会,重申科学的价值 | 社论

2018-03-30 社论 新京报评论


提出“科技就是生产力”,明确“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那个年代殊为不易,也极具意义。

▲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存照。


文 |  社论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当年改革的突破口便是科学领域。40年前的今天,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闭幕,也正是在这次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相较于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科学大会留下的公共记忆或许没那么突出,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却深刻影响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事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轨迹。而今,回望这次会议,其意义和价值也愈发清晰。


召开首次全国科学大会,在当时的背景下有其历史必然性。时值“文革”结束不久,全国百废待兴,在哪个领域寻求突破,是个重要问题。邓小平们果断作出了首先抓教育和科技工作的历史选择。前者的标志,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者,则是于次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


▲《人民日报》报道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中邓小平的讲话。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这选对了。趟过十年泥泞,当时全国的教育、科技都处于停摆状态,若不能让这两个方面率先恢复,国家事业兴废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更为重要的是,知识分子群体在“文革”中受到的伤害最大。明确“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为知识分子正名,恢复他们工作,给予他们应有的社会地位,是凝聚人心、重拾社会活力不可或缺的一步。这本身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尽管以今天的眼光看,大会所提出的很多论断都属于回归常识层面的“拨乱反正”,但回到历史现场,明确那些“常识”也需要勇气和魄力,同时也是非常深刻乃至具有颠覆意义的。


像科技体制改革,恢复研究生制度和职称制度,恢复正常的学术交流活动等,在今天或许再正常不过,但“历史出处”都与那次大会有关。


▲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中纪念邮票。


落脚到现实,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也是对“科技就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等价值信条的生动实践。


从载人航天到航母,从高铁到大飞机,从深海探测到量子通信,从“新四大发明”到“互联网+”,乃至由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创新型国家的转型,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发展在这40年中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推动角色。


当然,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绝不是孤立的。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的价值和影响,也同样超越了狭义的科技范畴。会议明确“科技就是生产力”等,背后对应的正是思想解放。


而这点,无疑为当年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改革开放政策做了铺垫。有当年的亲历者如此形容两次会议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宣告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开始,而全国科学大会已经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诚哉斯言。


▲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中纪念邮票。


某种程度上,之于现代中国,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现代科技发展史。


眼下,全国科学大会的回响仍在继续。在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正是对于历史的继承与超越。


在此节点上,纪念全国科学大会40周年,重申科学精神与科技价值,正是为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科技强国创新兴邦,提供精神原动力。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阅读原文”。


编辑:仲鸣


推荐阅读:

我们相信,志趣相投的人总会相遇 | 新京报招评论员

“白银连环杀人案”凶手高承勇被判死刑,以正义告慰无辜亡魂

一条街黑白配“灵异”招牌,成了形象工程新标本 | 新京报快评

“脸书”被用来精准营销:商业营销边界在哪里

孙宏斌为乐视指出的三条路通往何方?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