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题“扶贫路”以刷墙当整改,是缺“钢筋”还是缺“脑筋”? | 新京报快评

2018-04-02 胡印斌 新京报评论


工程建设时的偷工减料、整改落实时的敷衍搪塞,秉承的是一以贯之的思路,那就是:涂涂抹抹,只求得外边光鲜,逞一时之雄,可以蒙混过关就行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619wp2xb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央视报道视频


文 | 胡印斌


 一条题为《甘肃火了!》的文章,日前刷屏朋友圈。


据央视报道,甘肃省折达公路是一条投资近16亿的扶贫公路,此前因考勒隧道工程质量问题被举报。调查结果显示,考勒隧道内原设计中“双层钢筋”,施工后变成了“单层钢筋”,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随即,调查组要求相关部门对隧道封路进行加固整修,计划2017年11月28日完成整改。


然而,央视记者近日追踪调查发现,当地并没有封路加固隧道,只是找人刷了些涂料就算完事。而当记者到甘肃省公路管理局及其上级部门甘肃省交通厅采访时,却被像踢皮球一样推来推去。


尤其令人不安的是,该省公路管理局建设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居然说,“人家说整改好了,我又没空上去看去。”这也让人疑惑:莫非相关施工单位说什么,主管部门就照单全收?果真如此,那就不仅仅是懒政,而是涉嫌渎职了。


隧道上的裂痕。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今天凌晨,甘肃省交通厅官网通报消息,决定“对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工作不实、推诿扯皮的6名相关人员进行停职调查,并责成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公司对项目业主、施工等单位相关人员做出处理。”此外,决定对折达公路考勒隧道立即进行交通管制;成立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厅长为组长的调查工作组等。


甘肃省有关部门在媒体曝光后,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并特别表明要查找“作风不实、工作推拖、态度生硬”等顽疾,表态要“零容忍”“彻查”“知耻而后勇”,这无疑值得肯定。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对相关问题进行回应。来源:网页截图 

 

纵观整个事件,已然是问题连着问题,公众很多疑问也挥之难去:


其一,折达公路耗资巨大,且关系到当地民众的脱贫致富,当地理应严格把关、严密监管,何以会出现“双层钢筋变单层”的严重质量问题?整个工程的施工、监理为何会全环节失守?工程的验收报告又是怎样通过的?


其二,去年既已明确了整改责任,相关单位理应积极整改、补救过失,为何却敷衍塞责,非但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施封路、加固等措施,反而涂涂抹抹弄一点涂料,把问题遮盖起来就算交差?

  

工程建设时的偷工减料、整改落实时的敷衍搪塞,秉承的是一以贯之的思路,那就是:涂涂抹抹,只求得外边光鲜,逞一时之雄,可以蒙混过关就行了。至于工程质量、安全责任、社会影响等,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复盘这起事件,自始至终,当地监管部门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公然的“体贴”乃至袒护,不免让人将质疑的矛头对准了有关监管人员与建设方、监理方间的政商关系,指向了扶贫建设资金使用的正当性。

   

好在,甘肃省交通厅在通报中立下了军令状,要“彻查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背后的违规违纪腐败问题及工作作风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追责问责。”严查之下,想必很多疑点可以渐次廓清。


就像涂涂抹抹遮不住“单层钢筋”的脆弱,本质上的“腐败案件”也没法用“作风问题”来涂抹——我们希望,以这条引发公众强烈关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涉嫌扶贫腐败的问题隧道为突破口,当地调查组可以一追到底,对其中的违纪违法问题彻查清楚,及时予以公开,也严肃整治这种“以涂抹代整改”的局域政治生态。


胡印斌(媒体人)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阅读原文”。


编辑:孟然   校对:郭利琴


推荐阅读:

我们相信,志趣相投的人总会相遇 | 新京报招评论员

“狱中猎艳诈骗”案再现,我的脑洞已经不够用了……

普大喜奔!暂未盈利的创新企业也能上市了

企业雇残疾人“吃空饷”:别再把他们当避费工具

北京市提供免费在线“家教”,就该这样给培训乱象釜底抽薪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