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iFi万能钥匙是“共享”还是“破解”,需要一个法律上的说法| 新京报快评

2018-04-03 任然 新京报评论


在无法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情况下,“经过用户同意的共享”实质上就是个伪问题,具有“半强制”色彩。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616ksghrb&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央视《经济半小时》曝光偷密码的“万能钥匙”。 


文 | 任然


“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WiFi几乎成了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但如何获得WiFi,却不能任性。


针对WiFi万能钥匙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4月2日工信部在官网发布通报,要求上海市、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展开调查,并在核查的基础上,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此前,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称,WiFi万能钥匙等软件会将所有的WiFi信息放进它编织的后台程序里,只要消费者下载并使用,这个消费者的手机就自动成为了这个软件的一个流动间谍。


虽然一直被公众称为“蹭网神器”,但对此次的风波,WiFi万能钥匙的回应,却仍旧在回避“蹭网”和“破解密码”的说法,而是定义为“通过WiFi热点资源共享的方式,让用户便捷连接,安全上网。”


在回应中,WiFi万能钥匙方面称获取的用户信息均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还须经过用户同意。


但这里有两点疑问:一,获取信息合法,并不等于共享的信息得到安全保护乃至不会被非法利用。这并非苛责,如果明知道共享出去的信息会被泄露,存在安全隐患,共享的必要性就应该重新审视。


第二,有不少用户反映,WiFi万能钥匙在连接上一般都是默认“同意共享wifi”,而万能共享这一模式,本就是建立在必须大多数人共享的基础上,否则就无法最大限度实现产品的“服务”功能。就这个角度说,所谓“经过用户同意”实质上就是个伪问题,具有“半强制”色彩。


到底是破解还是共享,说法其实并不重要,共享也并非可以豁免安全责任的挡箭牌。关键是,无论怎样定义“WiFi万能钥匙”的功能,一个事实都无法否认,那就是它直接突破或者说至少有能力轻松突破家庭、机构的WiFi网络密码设置,从而彻底削弱和架空密码的风险屏障作用。换言之,共享与泄露,可能在同时发生。


对于想蹭网的人而言,“WiFi万能钥匙”的破解能力当然越强越好,可你在共享他人网络时,也同时将自己的网络信息共享出去,暴露在风险之中。可以说,wifi万能钥匙对密码的“摧毁”能力越强,也就意味着对信息安全的威胁越大。所以,有专家将安全问题称为其逃不开的原罪,应该不算夸张。


事实上,从这家已悄然成长为拥有9亿用户的独角兽企业异常“低调”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自身或许也未必不清楚自己“有风险”的一面。企业越大,责任越大,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不能因为其已成为独角兽企业,就对存在的安全风险睁只眼闭只眼。


“蹭网神器”的安全边界到底在哪,法律上该如何界定这种密码“分享”功能的互联网产品,希望各方能够秉承客观、扎实的调查,尽快作出厘清,划定红线,消除用户对于个人信息安全和上网安全的焦虑。共享可以,但“安全”这一前提不能随意践踏。


任然(媒体人)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阅读原文”。


编辑:孟然   实习生:范娜娜 杨林鑫 校对:陆爱英


推荐阅读:

前狱警告诉你,“狱中猎艳”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 新京报专栏

该给科研经费的使用“松松绑”| 新京报专栏

期待西湖大学为办学模式改革探出一条新路 | 新京报快评

高铁“消费专座”卖“假茶叶”,把公共服务丢了一路 | 新京报快评

问题“扶贫路”以刷墙当整改,是缺“钢筋”还是缺“脑筋”? | 新京报快评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