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装七八十个APP:现金贷为何还不放过大学生? | 新京报快评

2018-04-10 沸雪 新京报评论


尽管监管部门多次下文要求清理整顿,不少违规机构纷纷退场,但仍有不少既不持牌、也没备案的“助贷机构”提供没有任何前期资质门槛审核的借贷服务机构,潜伏在APP市场中。

手机应用商店中各式各样的现金贷APP。图/视觉中国


文 |沸雪


“只需一张身份证,20分钟即可到款”。无抵押、无担保的现金贷APP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迅速蹿红。


据媒体报道,在云南某高校读书的张兵(化名)为了买名牌鞋子和手表,从2016年2月开始在现金贷APP上借钱。“开始觉得现金贷来钱很快,有的平台一天之内到账,有的平台2小时到账。”据张兵回忆,他手机上下载了七八十个现金贷APP,仅仅一年半时间,差不多借遍了其中的三分之一,为了“拆东墙补西墙”,反而背上7万多元的债务。


这家借了还不上,就通过新的平台借贷来堵上,这样的“拆东墙补西墙”的人群一直存在。之前有媒体数据显示,现金贷共债者比例超过95%,这些共债者至少在两家现金贷平台上有借贷记录,平均借贷次数在6次左右。 


而在这些以贷养贷的人群中,大学生更是高发群体。对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且又缺乏基本理财意识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很多人在贷款之初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落得多头借贷来以贷养贷的结果,更不会想到,看起来的低利息,在经过了滚雪球式的膨胀之后会变成泰山压顶式的雪崩。


他们没有想过的是,在最初看起来简单一张身份证就能轻易拿到的便宜钱,事实上拿出去交换的,除了后期不断利滚利的高额利息,还有将会跟随自己一辈子的昂贵个人信用。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不可忽视的另一面的现实是,校园贷、裸贷层出不穷,以P2P、校园贷、现金贷为代表的打着各式各样旗号的互金产品,往往却都成为了瞄准大学生群体的高利贷陷阱。


2017年12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明确了对于持牌经营和禁止发售校园贷的要求。


图/视觉中国


尽管监管部门多次下文要求清理整顿,不少违规机构纷纷退场,但仍有不少既不持牌、也没备案的“助贷机构”提供没有任何前期资质门槛审核的借贷服务机构,潜伏在APP市场中。


相信许多人都有印象,这样的“网上借钱一分钟到账”“无抵押,免担保,来钱快”式的小广告,无论是在互联网的页面,还是街头巷尾电线杆上都常常能够见到。


对于一般有常识的成年人来说,对于这种“天上掉馅饼”式的借钱方式,都知道其中一定暗藏着巨大的陷阱,借贷公司不是做慈善,要么是利息非常之高,要么是要有大额的担保抵押。但是对于理财意识和判断能力尚在形成之中的大学生来说,表面上看起来的简便,往往就成为助长内心攀比和盲目消费的致命诱惑。


而这些所谓的现金贷APP公司更不是傻子,前期没有任何资质门槛的审核,没有任何风控把关的措施,无非是因为他们有自信通过后期的暴力催收来实现暴利。这样的APP,说到底不过是借着移动互联网的新瓶,装的传统违规高利贷的旧酒。如果非要说其中有什么高技术含量,那也许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以往小范围内存在的高利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获客空间,也让他们更轻易的找到了大学生这群初出茅庐的待宰羔羊。


对此,除了互金监管需要不断的细致、完善风控和门槛的设计、加大对于三无现金贷平台的查处惩治力度之外,同样有必要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理念和财商水平。也只有当他们真正意识到其中的巨大风险,这些违规平台才会真正失去市场。


□沸雪(媒体人)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阅读原文”。


编辑:孟然  实习生:范娜娜  校对:陆爱英


推荐阅读:

洗出来的“纯羊绒”,洗不掉对制假售假的纵容 | 新京报快评

为什么“贩卖焦虑”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 新京报专栏

“爹比儿大两岁”,奇葩司法文书为何层出不穷 | 新京报快评

救护车上高速,该走ETC而不是“免费通道” | 新京报快评

韩国研发AI武器遭抵制,武器自带“头脑”将多可怕? | 新京报专栏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