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凝 2018-05-30


市民对道路的更名,享有充分的表达权和决定权。


▲当地的公示。


文 |思凝


近日,安徽宣城民政局在市政府官网上发布了一则道路命名(更名)公示,拟以“文房四宝”为主题命名四条城市道路。其中,尚在规划阶段的芜宣机场连接线拟命名为宣笔大道,宝城路拟更名为墨香大道,薰化路拟更名为宣纸大道,响山路拟更名为宣砚大道。


据新京报报道,29日当地最新回应,目前仍在收集意见阶段,至6月9日前,均可接受不同意见,并形成最终方案。


而在宣城一家本地自媒体发起的投票中,75%的参与者不赞同更名。


宣城要以此扩大“中国文房四宝之城”的知名度,不过,宣城市民却表达了不同看法,有市民表示,“宝城和薰化都是宣城古城门的名字,这样一改,历史记忆都没有了。”在网上,更有人直言新名字不好听——这些名字因为太直白而显得有些“土”,意在与文化强行挂钩,反倒失了文化韵味、历史厚重。


宣笔、墨香、宣纸、宣砚——我们相信,当地相关部门在选择道路和命名时,也是颇下了一番功夫。想要为当地的特色文化寻找载体以提升知名度,本无可厚非。


但通过修改路名来为特色文化“正名”却有待商榷。


▲市民意见


首先,更改路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城市管理角度,要更换门牌、路牌,工作量不小,所需经费恐怕也不会少;而对沿线民众和单位来说,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市民要更换身份证、户口本,商户要修改营业执照、税务证件、宣传材料、营销手册等,这些费用谁来承担?


即便政府部门“兜底”,为解决后期相关牌照的变更提供专项资金,但民众为此无端耗费的精力、时间成本又该如何计算?


另一个角度看,城市内道路更名的内部影响显然大于其外部影响。道路改名“笔墨纸砚”,对城市外部形象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外地游客大概率不会千里迢迢奔赴宣城去参观“宣纸大道”“墨香大道”。比起路名来说,当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才是提升知名度的关键。


城市路名更改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市民享有充分的表达权和决定权。国务院在198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中明确,“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


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行政决策征求民意,这既是程序要求,也应是城市管理者的自觉。希望宣城此番能够充分收集并尊重市民意见,并以公开的方式对民意征集情况予以反馈,让最终决策体现民意的最大公约数。


□思凝(媒体人)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阅读原文”。


编辑: 孟然  实习生:范娜娜   校对: 范锦春


推荐阅读:

禁止环保“一刀切”,也是在反对“形式主义治污” | 新京报快评

继承父亲公积金,必须证明“我爸是我爸”? | 新京报快评

俄欧关系乍暖还寒,“解冻”之路曲折漫长 | 新京报专栏

最高法指令再审案件13年无果,“异地审查”是突破口吗? | 新京报快评

区政府当老赖被罚百万,责任人会不会“肉疼”? | 新京报快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