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可以拯救人性吗? | 新京报快评

郑伟彬 新京报评论


一旦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更好地帮助人类实现基本的生存,那么人类可以更加专注于能够满足人类精神层面上需求的活动,而不再仅仅只为生存而奔波。

▲李开复演讲《AI(人工智能)如何拯救人性》


文 | 郑伟彬


时隔26年,李开复重返TED舞台,以《AI(人工智能)如何拯救人性》作为演讲主题。李开复在演讲中重新审视了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意义。李开复认为,人工智能可能导致的人类失业问题,并不可怕。因为事实上,人类存在的意义,并不只是为了工作。现代社会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进行了“洗脑”,认为工作才是人类生活的意义。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李开复在演讲中表示,AI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醒人类,何以为人。


人工智能的出现,造成人类对失业的恐慌。这种恐慌既与好莱坞科幻电影与部分媒体不恰当的宣传有关,也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感有关。


尽管人类出现至今已经有数百万年,但人类至今并不能完全摆脱生存危机。直到今日,全球仍然有数亿人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之中。


因此,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五个层次的需要中,将生理需求作为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这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当然,这种需求的重要程度也在发生变化。戴维斯(K.Davis)曾就美国民众的需求情况做过估计,1935年美国人的生理需求所占的比重为35%,但到了1995年,这一需要比重则下降至5%。


▲李开复本次TED演讲


同样,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恰恰能够帮助我们解除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失业恐慌。正如李开复在演讲中强调的,工作并非人类存在的唯一意义。更高层次的需求是爱,是对父母、子女的关心和关爱。这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属于感情上的需要。


从更长远来讲,人在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则更进一步体现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换句话说,这些需求层次都是更加注重于精神上的满足,而非简单的工作或是生存需要。


所以一旦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更好地帮助人类实现基本的生存,那么人类可以更加专注于能够满足人类精神层面上需求的活动,而不再仅仅只为生存而奔波。


正如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可以专注于思想活动而不必为生存劳作,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有大量的奴隶在为他们劳作。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当然,奴隶制度建立在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之上,与人类文明背道而驰。但随着时代发展,人工智能却很有可能扮演起类似的角色。


就此而言,人类同样不必担心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接管人类社会,或者说与人类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冲突。因为人工智能并无马斯洛的各类需求。机器人并不需要社交、没有情感依赖,也不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称赞,同样能运行良好。


正是精神层面的差异,构成了人类和机器最本质的不同。而精神才真正定义我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也是我们在智能时代所需要一再思考并捍卫的东西。


正如法国思想家布莱兹·帕斯卡所说的,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郑伟彬(互联网从业者)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阅读原文”。

 

编辑:孟然   实习生:范娜娜   校对:范锦春


推荐阅读:

不只茅台,任何酒都不该冠之以“国酒”

浙江试点城乡同步上课:平衡城乡教育的有益尝试

“保外就医”何以对骨折八旬老太如此严格

肝癌患者代购救命药被刑拘,再次拷问“假药”认定标准

基本药物制度,宜让基本药物回归少而精的“主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