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校对安置学生设“隔离墙”,羞辱了教育公平 | 新京报快评

熊丙奇 新京报评论 2018-08-29


用一道隔离墙将一所学校隔成“两个世界”,是对教育公平的羞辱。

▲苏州勤惜实验小学


文 |熊丙奇


据澎湃新闻报道,从今年9月1日开始,苏州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立新小学因校舍被腾退,800多名学生将被整体安排到附近的公办重点小学、百年名校勤惜小学念书。该引发该校学生家长的不满。

    

8月23日,勤惜小学校长及苏州市姑苏区文教委透露,虽然共用一个校园,但勤惜小学会用铁栅栏等加以“隔离”,对安置过来的800名学生进行“单独管理”,并给予独立的教学和活动空间。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隔离墙是对教育公平的“羞辱”

    

该事件甫一曝出,引发舆论热议。这里面有个问题需要厘清:如果按两所学校来理解设“隔离墙”的做法,也就是立新小学将校址迁往勤惜小学内并分别运作,此举似乎并无不妥。但事实是,立新小学已经没了,800名学生经安置后成了勤惜小学的学生。

    

把一个完整的校园隔成两个“世界”,颇显荒诞。但涉事校方这么做的动机却未必荒诞:此举是为了应对原来的学生家长的不满。

    

但这样处理,无疑会陷入公平悖论:将这些随迁子女整体安置到重点小学,这些家长和民众都会觉得不公,家长不满的是“将800名学生安置到公办名校”,民众不满的则是“一校两制”地设隔离墙。在家长看来,让这些学生突破一视同仁的“学区房”规则搭上便车,违反公平;而在民众眼中,冰冷的铁栅栏意味着歧视,这会令那些随迁子女觉得比其他孩子“低人一等”。

    

在我看来,既然这些学生是安排进这所公办名校就读,而不是两所学校的建制办学,就不能和稀泥,必须拆掉那道“隔离墙”——这本就是对教育公平的羞辱。

    

从情绪上讲,一所公办“重点小学”安排进了原来在民办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引起原有学生家长的不满,并非完全不可理解。因为他们为了遵从原来严格按学区划分入学的规则,而付出了巨大成本——花高价买学区房。如果既有规则可以轻易突破,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利益相对受损。

    

鉴于此,当地教育部门在安排校舍被腾退的民办小学的农民工子女时,宜充分听取学校和家长的意见,尽量制订家长能接受的安置方案,采取合理方式进行协调。这也是进行重大教育决策的基本要求。

    

推动公办义务教育均衡,才能消除安置障碍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类似的事情并非首次发生。早前就有些公办学校的学生家长针对所属学校接受随迁子女入学,表示强烈反对。问题是,公办学校也有安排随迁子女同城入学的责任和义务。有的学校为平息矛盾,就采取了对随迁子女单独编班甚至隔离校园的方式。

    

到头来,作为推进教育公平基本举措的随迁子女“同城入学”,也遭到了“同校不同校园、同校园不同班”的软抵制或者隐性消解。

    

这类做法被媒体曝光后,很多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取消了这类带有歧视意味的做法。就目前看,凡是接受随迁子女的城市公办学校,基本上都做到了随迁子女同班求学,这也是对城市孩子进行的公平价值理念的教育。

    

说到底,从教育角度看,义务教育学校不存在重点校和非重点校,公办学校安排随迁子女十分正常。只不过,考虑到当前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家长择校焦虑,涉事各方有必要公开、民主决策,就接收外来学生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因为这涉及所有学生权利的重大办学调整,不能只是由教育部门决定安排方案。

    

而该事件也给地方教育部门提出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要求。这起事件的冲突点,也在于将随迁子女安置到事实上的“重点名校”,而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本就不该有什么重点校、重点班。

    

也只有推动公办义务教育资源趋于均衡,也为学区房热降温,政府部门在辖区内学校撤销或终止办学继而对部分学生进行安置时,才不会有太大的分流安置障碍,这类不正常的“一校两制”局面也才能消弭。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仲鸣   实习生:范娜娜  校对:陆爱英


推荐阅读:

洪灾中倒塌房屋9999间,这数怎么这么巧? | 新京报快评

救灾车辆走高速,有凭有据为何不免费? | 新京报快评

澳大利亚禁华为参与5G,经济问题不宜泛政治化 | 新京报专栏

“杀妻藏尸冰柜案”:自首、家庭矛盾不是免死金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