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西国博大火毁灭千万文物,令全世界为之心痛 | 新京报快评

沐瑾 新京报评论 2018-09-30


这些藏品承载着南美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与文明,如今灰飞烟灭、无可挽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7758nyn64&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来源:新京报“动新闻”


文 | 沐瑾


当地时间9月2日晚,位于里约热内卢的巴西国家博物馆突发大火,这座拥有200多年历史,逾2000万件馆藏作品的国家博物馆瞬间面目全非,仅有10%的馆藏得以幸存,包括陨石、矿石和部分陶艺收藏等。这对所有巴西人来说都是悲伤的一天。


据了解,巴西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818年,由葡萄牙国王若昂六世创立,命名“皇家博物馆”。博物馆建立之初旨在促进巴西科学研究,后19世纪欧洲最伟大的博物学家为皇家博物馆贡献了诸多藏品,19世纪末博物馆开始涉足人类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等新的领域。


巴西国家博物馆现收藏有逾2000万件巴西及南美地区相关的动物学、民族学、考古学、植物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藏品分为古埃及时代、地中海文明、前哥伦布时代与巴西考古四大部分。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陨石——渥拉斯顿环形山陨石,SAHI的第一块石碑,美洲最古老的骨骼等众多珍贵稀有藏品。


▲SAHI的第一块石碑。 约公元前1991年-公元前1668年。


这些藏品承载着南美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与文明,如今灰飞烟灭、无法挽回。而让人们尤为心痛的是,造成这场灾难的,很可能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据巴西文化部长Sergio Leitao透露,这场大火可能是由电路短路或自制的纸质热气球(paper hot air ballon,类似孔明灯)降落在屋顶上引起的。


而之所以造成这种严重损失的原因还在于博物馆并没有安装现代灭火设备。里约热内卢消防队指挥官罗伯托·罗巴迪称,当消防员赶到时,大楼外的消防栓已经干涸,他们不得不转向附近的一个湖泊和油罐车取水。


巴西国家博物馆副馆长Luiz Duarte也提到,博物馆资金的长期短缺,并未得到过相关部门足够的支持。


资金短缺、设施陈旧、安保不足——某种程度上,这个存满了“无价之宝”的博物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再加上这幢古老的建筑有许多易燃材料,包括大量木质楼梯、文件、档案等,使得火灾一发不可收拾。


▲火灾现场。 图/新华社


文物公藏,未必是好事,正所谓多藏厚亡。文物公藏不当造成文物遭受损害的现象国内外均有发生,而归根究底发生的原因则缘于文物保护本身需要大量的经费,但是,由于文物保护工作本身的性质,使得文物保护难以直接创造显著的经济利润,因此相关部门对文物保护工作不够热心,更不愿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


这也就导致了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很多博物馆基础设施陈旧,不仅达不到防潮、防虫、防火的基本要求,如若发生紧急情况甚至措手不及、无力应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文物被破坏。


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不可计数的文物,但由于世代更替,能够幸存下来不及万分之一。这些珍贵的文物或许不能用“投资-回报”的简单算式来计算,但是它们却是人类文明发展一路走来留下的珍贵足迹,它们的脆弱和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动用最先进、最专业的保护措施。而这,既需要资金支撑,也需要科学管理。    

    

首先要做好风险管理,文物面临着来自自然和人为的多方面因素威胁,因此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挑战,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要认真进行风险预测和风险分析,从而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另外文保工作不能只靠“输血”,也需要想方设法“造血”。在政府资金支持不足的情况下,博物馆应不断提高运营能力,策划各种盈利项目。在全球浪潮经济的推动下,博物馆不仅需要扮演文化橱窗、科研阵地的角色,还应充当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媒介,以应对资金不足而导致的不利局面。在这一方面,靠文创产业“一年卖出10个亿”的“故宫模式”或值得借鉴。


巴西国博的大火,全世界人民为之心痛;这场灾难也警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保部门以此为鉴,未雨绸缪。他们护卫的,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一去则不复返”的无价之宝。


沐瑾(艺术行业媒体人)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阅读原文”。


编辑:孟然  实习生:葛书润  校对:陆爱英


推荐阅读:

幼儿园开学典礼大跳钢管舞,怎么想的?| 新京报快评

家长“花样求关注”,可送礼真能“送来”好老师吗? | 新京报快评

企业制“三文鱼标准”后虹鳟滞销,纯属自食其果 | 新京报快评

于海明案:正当防卫制度正在落地生根

孤寡老人死后遗产收归国有,合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