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养猪第一股”缺钱买饲料致“猪饿死”,逗谁呢| 新京报快评

于平 新京报评论 2019-03-16


“猪饿死”事件绝非八卦新闻,事关股民利益,事关上市公司诚信,事关证券市场法治,不容小觑。


▲图/视觉中国。


文 | 于平


对于许多股民来说,刚刚过去的几天无疑是难忘的。迎春的鞭炮声还未到,砰砰的业绩“爆雷”声就先响彻市场。
    
在这些“爆雷”的上市公司中,最为奇葩的要属“养猪第一股”的雏鹰农牧,2018年该公司巨亏30亿。在业绩预告中,雏鹰农牧称,“由于资金紧张,饲料供应不及时,公司生猪养殖死亡率高于预期”。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公司去年缺钱,买不起猪饲料,导致大批生猪“断粮”活活饿死。


▲资料图。

   
这个奇葩的解释,立刻引爆争议。有人调侃,更多人则质疑,“那些‘饿死’的猪有没有存在过?”“哪家养猪场能蠢到把猪饿死?饲料不够时不会把猪卖掉吗?”对此,连深交所也看不下去,火速向雏鹰农牧下发关注函,提出7大问题。
    
雏鹰农牧“猪饿死”事件,让人不禁联想到2014年獐子岛的扇贝疑云,当时曾经出过两次问题,当时上市公司獐子岛解释是,该公司养殖的扇贝大面积绝收,是因为“冷水团”异动导致的自然灾害。虽说,獐子岛的解释也很奇葩,但由于打着专业的幌子,一般人虽然不信,还真没法驳倒。
    
相较而言,雏鹰农牧“猪饿死”的解释,别说专业了,恐怕连常识都不符。有人给雏鹰农牧算了笔账:雏鹰农牧说“猪饿死”导致公司亏损近四亿元,如果一只成猪按照2000块、150公斤计算,4亿相当于死20万头猪,从6月到现在200天左右,每天死1000头猪,猪死的时候平均50公斤,总共是50吨,这个公司每天一辆载重50吨的大卡车往外运死猪——这画面实在不敢想象。
    
鉴于此,雏鹰农牧“猪饿死”事件被网友认为存在重大造假嫌疑。不单是靠网友们的质疑和推测,目前暴露出的一些疑点,似乎也指向这一问题。
    
相关信息显示,雏鹰农牧原聘请的2018年度审计机构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但2019年1月23日,雏鹰农牧发布拟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拟改聘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为2018年度审计机构。2019年4月马上就要发布年报,在这个关键节点,审计机构居然“临时换将”,是极为罕见的,让市场惊诧一片。
    
而公司给出的“换将”理由是“为更好的适应公司经营业务发展需要”,这样的解释显然很模糊,外界更多的猜测是,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是否存在重大争议。
    
此外,2014年《证券日报》曾刊发一篇题为《雏鹰农牧所谓生态猪舍空置 涉嫌套取国家补贴》的报道。报道提到,雏鹰农牧在河南三门峡市有一个号称 “年出栏30万头生态猪、20万吨饲料加工暨特种养殖项目”,但建好的猪舍长期空置。当地村民介绍说“一栋猪舍盖下来要二三十万元,种猪舍要三四百万元,其实让自己建的话,要不了这么多钱,主要是报的高,为了得到国家的补贴。”
    
不仅是建猪舍,生猪养殖也是有国家补贴的,很多人就由此怀疑,雏鹰农牧“饿死”的那么多猪,之前是不是只存在于账面上,用于套取国家补贴?
    
无论如何,雏鹰农牧“猪饿死”事件绝非八卦新闻,事关股民利益,事关上市公司诚信,事关证券市场法治,不容小觑。
    
所以,不能网友吐吐槽、交易所问询一下,就让雏鹰农牧轻松过关。对于此事,监管部门不妨介入和立案调查,联合相关部门查清真相。几十亿的亏损背后,到底有没有猫腻,必须查个清清楚楚。
   
□于平(媒体人)


编辑:陈静   校对:王心

推荐阅读:

中国消防喊话袁姗姗,官微也可以有一颗“网红”心 | 新京报快评

为母办七十大寿被取消低保,低保户不能有正常需求?| 新京报快评

“卖茶女”式诈骗频出,精准打击需“产品经理思维” | 新京报快评

美国与塔利班谈判,一段跨越30年的“爱恨情仇” | 京酿馆

无限极称“女童心肌损害所涉产品合格”,是答非所问 | 新京报快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