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文4.8公里“走”了42天,“龟速”背后是懒政|新京报快评

侃人 新京报评论 2019-05-13


在行政审批改革业已深入、法纪层面向慵懒散浮拖严肃说“不”的背景下,类似的“公文旅行”乱象,也是时候“退场”了。


▲图/视觉中国。


文 |侃人


1份公文4.8公里“走”了42天,这引发一场“风暴”,12名责任人、1个责任单位因此被处理,当地还由此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作风整治行动”……红星新闻日前报道的一则新闻,引发舆论关注。

据报道,2018年9月,四川遂宁市委书记邵革军在签阅《关于审定市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的请示》时发现,公文成文日期是2018年8月2日,到自己案头却是同年9月12日。而从遂宁市环保督察办到遂宁市委办公楼,全程不过4.8公里。在其批示后,遂宁市纪委监委当即成立调查组,包括遂宁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环保局局长等12名责任人被问责。

4.8公里却兜转了42天,这无疑是公文运转“跑马拉松”的极致写照:虽然说,公文上传下达经常有逐层审批、人员衔接、依据“地情”细化等流程,跟“送快递”不可简单类比,可4.8公里的物理距离、42天的送达时间的鲜明对照仍够刺眼,而“龟速”二字则成了此次公文传递给人的最直观感受。

这其实就是备受舆论诟病的“公文旅行”现象——公文在层层传递的过程中不断被“拖堂”,导致流转耗时很久。现实中,这类现象已屡遭曝光。2015年,三亚市政府一份涉及上亿元资产处置的公文从2月26日批转给三亚市国土局后,直到11月13日才抵达市国土局。此事曾引起一片质疑,之后该局也为此表示道歉。

1份公文一拖就是约40天,乍看起来,反映的似乎是行政效能问题。但办公效率欠缺只是“表”,责任意识欠缺才是“里”——那份公文在审核完善、报送等环节,几乎处在不限时间、无人统筹和催办的状态,以至于一拖再拖,这折射的是教条化积弊与作风问题:那些经手者想当“甩手掌柜”,而不是积极履责、自觉担当。

正因连着不作为,此事才会被纳入“剑指庸懒、重锤问效、铁腕追责”的射程,引发12名市直机关工作人员被问责这么严重的后果;也正因其作风恶劣,这起看似不大的事由,才会激起当地组建“查问题、讲担当、提效能”作风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的巨大反响。

而在行政审批改革早已开启、“互联网+政务服务”被积极推行的当下,1份文件要花上数十天才能送达的“公文旅行”乱象,既不合乎行政现代化内含的“高效”要求,也与“互联网+”带来的程序精简预期相悖,也确实应得到重拳整治。

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推行“行政效能革命”,着力解决执行上“顶”、办事上“拖”等低效行政问题,全力打造高效政府。其内在要求就是,公文审批流转不能总半途卡壳。鉴于此,眼下有些地方针对政令批件传达,明确了“事不隔夜、文不过天、即交即办、日清日结”等原则,将其流转时间要求精确到了天和小时。当此之时,公文再“蜗牛式运行”,明显已不合时宜。

更何况,现在办公自动化(即OA)系统应用渐次广泛,很多公文传递不用靠纸质文件传送,而可以用政务版OA系统一键实现;也不必靠“关于转发……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式的层层转发,完全可以将许多政务服务领域的“秒批”模式移植过来。

公文4.8公里“走”了42天,市环保局局长等12人因此被问责,不冤。而在行政审批改革业已深入、法纪层面正向慵懒散浮拖严肃说“不”的背景下,类似的“公文旅行”乱象,也是时候“退场”了。


□侃人(媒体人)


编辑:孟然  校对:危卓


推荐阅读:

禁民办校“考家长”,避免“拼爹”入学|新京报社论

世行新行长,是否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新京报快评

“山东疫苗案”涉案者因漏罪加刑,司法正义不打折扣|新京报快评

崂山景区散布6万多坟墓,生态欠账需补了|新京报快评

“残疾按摩师反杀入室行凶者”,认定防卫过当有待商榷|新京报快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