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说清楚了一个道理: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封闭|新京报快评
不搞封闭,积极向外寻找创新点、增长点,这是当下“开放式创新”的要义。
▲任正非:要骂就骂美国政客,不要骂美国企业。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文|盘和林
从昨天到今天,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访问的2万字实录持续刷屏。
“自主创新最主要目的是想做孤家寡人,我们想朋友遍天下。”在被问及方舟子关于“备胎不好用”的相关质疑时,任正非如是答道。同时强调,“为什么不跨国创新呢?可以在很多国家建立创新基地。哪个地方有能力,就到哪个地方去,我们可以在当地去建一个研究所。”
虽然任正非把问题聚焦于华为本身,但很多情况显然既适用华为,也适用其他企业。像他提到的华为不搞封闭,积极向外寻找创新点、增长点的步伐,恰恰契合了当下创新范式的转变。
随着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推进,开放式创新正在取代封闭式创新,成为在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新范式。
开放式创新的核心思想就在于,企业能够像使用内部创意、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资源一样使用外部的创新资源,同时也能够像使用内部途径一样使用外部途径将创新结果推向市场。
也就是说,开放式创新包含着发明与商业化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开放式的价值创新而非单纯的技术创新。
▲任正非。图/视觉中国
与之相对的是封闭性创新,即熊彼特所提出的“创新由大企业内部的经济力量所形成”,而这已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了,对于像华为如此体量的大企业而言,封闭式创新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企业进行全球竞争的需要了。
企业如是,国家亦然。全球化兴起的初期,后发国家往往从价值链中间环节,即低附加值环节融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但是不少国家却逐渐陷入了“低端锁定”的困境,而要摆脱这种困境,关键就在于创新。
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闭门造车。自主创新不是拿别人的产品去模仿,直到造出一模一样的来。尤其是在通信领域,技术高速迭代,一味封闭式创新无法让企业发展提速。
因此,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则是在一个系统中掌握最核心的一部分,再通过开放的交换,来互相激发创新思维,共同打造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这种开放式的自主创新,既仰赖于技术和产品的流转,根本上也在于人才的自由发展。
美国之所以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强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能够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片自由发展的肥沃土壤,尤其是其在科技创新上的全球地位是由那些移民奠定的。近来美国却频繁生事,一方面大肆逆全球化大势而动,另一方面华人科学家受不公正待遇也屡见报端,这无疑是自绝人才进入美国的坦途。
面对美国的人才、技术封闭政策,我们所要做的绝不是以封闭对抗封闭,反而要加大技术、人才的开放程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我国。积极发掘全球人才来夯实我国的研发力量,并不会影响“自主”的成色,反倒会聚集更广泛的智慧力量,推动技术进步。
对于企业而言,开放式创新的起点在于企业边界内外创新资源的流动与互换,终点是创新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与竞争优势。
而对于国家而言,起点亦在于国家边界内外创新资源的流动与互换,而终点则是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不仅体现在丰硕的创新成果,更体现在对创新人才持续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而要在全球竞争中不落下风,企业和国家都要进行开放式创新,着眼于全球进行创新资源配置,尤其是吸引、培养创新人才。
□盘和林(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知名经济学者)
编辑:孟然 校对:陆爱英
推荐阅读:
“给男子开妇科化验单”:别忽视电子病历模块化风险|新京报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