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岁女童遭母亲家暴:强制报告制度该早点落地|新京报快评

伯扬 新京报评论 2019-06-18


呼吁强制报告制度落地,也是希望儿童权益保护更敏感些,让那些向阳生长的孩子免于摧折。


▲广东8岁女童疑遭母亲家暴下体严重撕裂,警方介入调查。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文 |伯扬


“腿上多处伤痕”“生命体征已处于休克状态”“下体受伤严重,撕裂程度达到四度撕裂伤(最高)”……今天是儿童节,可一条河源8岁女孩疑遭母亲家暴的视频,也让人不忍卒看。


据新京报报道,5月28日,广东河源8岁女童小美(化名)被其母亲送往医院,经医生检查,小美下体严重撕裂,血流不止。小美父亲告诉记者,小美的母亲经常趁其不在家,对小美大打出手。同小区其他业主称,小美经常遭母亲殴打虐待,多次劝诫无果。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目前无论是小美父亲,还是邻居和班主任,都将施暴者“锁定”了女童母亲。在该案仍在调查的背景下,在“疑”“涉嫌”等字眼中留有余地,仍有必要。


但从多方说法看,小美母亲对其家暴是“经常性”的。这无疑让人痛心:人都有怜幼本能,何况是对自己的孩子?


毋庸置疑,这是极端个案,现实中,能对子女动辄虐待和下狠手的父母终归是极少数。但极少数不意味着就极少见。2018年12月深圳8岁女童遭重男轻女父母轮流毒打事件就表明,有些父母虐童的现象依旧存在,只不过有的相对隐蔽。


发生在受害者家庭内部的虐童事件,自有其特殊性。家庭在儿童成长中作用不可或缺,正如一句歌词唱的,“家是一个小小的城堡”。但需要正视的是,发生在“城堡”里的虐童,往往更为隐蔽。要完全将其揪出来,可能很难。


但对有些表征已很明显的家暴和虐童行为来说,这已不是“家事”,而是公共事件。对知情者而言,也宜该出手时就出手。


此事中有两个信息尤其刺眼。据小美父亲称,小美母亲的家暴行为是经常性的,且毫无来由——“她可能就是有偏见,反正也没什么理由,不顺心的话就想在女儿身上出出气。”这虽然听起来十分奇葩,但实际上仍然没有逃离“把孩子当做私产”的观念。


另外一个则是小美的邻居表示,小美母亲经常打她,常常遍体鳞伤,5月11日就在小美身上发现了大量伤痕,“全身青一块紫一块”。


如果这些知情者及时出来干预,情况或许能有些不一样。遗憾的是,来自家庭的伤害,最终发生于“城堡”,又消化于“城堡”之中。


时至如今,法律自然会惩罚这位虐童的母亲,但对于那些孩子来说,其需要的与其说是事后的惩罚,更是免受来自家庭和外界的伤害。


也正因如此,要想防治家庭虐童,让受到伤害的儿童摆脱困境,还需要打破“城堡”的壁垒,接受外界的审视和干预。


此前广州市针对监护困境儿童出台的安全保护政策《广州市监护困境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指引》,其中就指出凡是发现儿童处于困境的,发现者均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这其中就包括受到来自监护人侵害的儿童。在国外防治家庭虐童的经验中,强制报告制度仍是儿童权益保护重要的一环。如若这一制度可以普及和推广,对于儿童摆脱家庭伤害或许大有裨益。


本质上,呼吁强制报告制度落地,也是希望儿童权益保护更敏感些,让那些向阳生长的孩子免于摧折。


□伯扬(媒体人)


编辑:胡博阳  校对:卢茜


推荐阅读:

“中美女主播跨洋辩论”何以有论无辩?|新京报快评

“维权女车主”反被维权:法律和规则该“一体适用”|新京报快评

韩国国青脚踩奖杯,赢了比赛输了职业道德|新京报快评

以建设“夜间城市”的视野发展夜经济|新京报专栏

大渡河比特币矿场泛滥,监管何以失守|新京报快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