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拿周琦造词的,玩过头了 | 新京报快评

熊志 新京报评论 2020-09-23


期望不必过载,愤怒不必过度,将中国男篮的命运,全部压在周琦身上的逻辑,恰恰是一种误区。


▲中国男篮对阵波兰连续发球失误惜败,姚明一脸愁苦,前国手落泪。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文 | 熊志


对从NBA镀金归来的23岁年轻小将周琦来说,9月2日五棵松体育馆这一夜,注定会成为他职业生涯的一场梦魇——在当晚的男篮世界杯小组赛上,中国队以76比79的比分惜败波兰,被寄予厚望的周琦,因为堪称“灾难”般的表现,葬送了领先优势,也让大好局势反转,让中国队出线多了些不确定性。
   
一时间,所有的骂声像潮水般涌过来。在网上,那张将他百度百科国籍P成波兰的图片广泛传播;“楠辞琦咎”“姚头叹琦”“莫名琦妙”等新词语,更是呈现出刷屏之势,批评和谩骂甚至溢出了篮球圈。
    
这种网络情绪可以理解。对中国队来说,这场比赛重要性就摆在那,且整场比赛绝大部分时间中国队都保持领先,直到最后两分钟,都以为会胜券在握,怎料场上形势风云突变。
    
当球迷们看到郭艾伦哽咽的面孔,看到姚明五味杂陈的摇头,看到解说嘉宾席上曾经绝杀斯洛文尼亚的国手王仕鹏泣不成声时,失望叠加着中国队出线悬念已起的失落,汇成一股洪流,将周琦淹没。


▲周琦需要在与委内瑞拉一战中找回状态。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话说回来,来自网络的激烈批评和谩骂,并非只是因为本场比赛的“灾难”般表现,更在于,这场比赛让球迷们看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从姚明时代到易建联时代,永远都有一号人物,在支撑着中国男篮前进。如今姚明转型,易建联的国家队之旅接近尾声,周琦这个众望所归的顶梁柱和接班人,却像他在NBA蹦出来的那句“名言”说的那样,“我还没有准备好”。
    
所以,尽管复盘全场比赛,从裁判争议到球员表现,再到教练的技战术,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周琦首当其冲,成了那个最核心的“锅”,成了中国男篮困境阶段的某种“情绪出口”。他的失误被放大,前一场战斗扛着中国队拼到抽筋的事实,却被暂时抛诸脑后了。
    
周琦就像是中国男篮转型的某种符号。但这层“能人”逻辑,近乎一个死循环。因为涌向周琦的批评和谩骂,有很大一部分还是抱着英雄式想象,将一场比赛乃至中国男篮的命运,全寄托在周琦身上,就像过去曾寄托在姚明和易建联身上一样。
    
然而,这并不符合篮球是团队运动的本质。就像昨天的失利所显示的,年轻的国手们,在最后时刻打不开局面时,总是会将球交给30多岁的易建联手中,哪怕他面临双人的包夹。当很多人习惯了天塌了有大个子顶着时,面对周琦的低迷表现,当然会愤怒到变形。
    
这不是为周琦开脱。全场比赛他的“灾难”表现,怎么洗都洗不掉。而且,国际赛场没有那么多的试错余地,要成为中国男篮的下一个顶梁柱,网络上的所有批评,都将是他今后成长所必须承受的代价。
    
只不过要说明的是,一场比赛的失利,宣判不了中国队的死刑。赛后,周琦接受采访时也主动承担责任,表态下一场全力以赴拿下比赛。
   
因此,网友和球迷也不妨理性对待输赢,理性对待周琦这个符号。期望不必过载,愤怒不必过度,将中国男篮的命运,全部压在周琦身上的逻辑,恰恰是一种误区。
    

□熊志(媒体人)


编辑:陈静  校对:李立军


推荐阅读:

深圳“塌区房”1天暴涨80万:小心被收割了 | 新京报快评

局长彩铃设成“已停机”,关系户也不宜这么躲 |新京报快评

黄毅清贩毒吸毒被批捕,是“求锤得锤” | 新京报快评

什么时候开始,“出尔反尔”成了一种“国际大势” |新京报专栏

骂护士“最低级”,教养碎一地 |新京报快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