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式旅游”也是一种“个性”放飞|新京报快评
“打卡式旅游”即便“卡在路上”,放飞自我的追求与路径也无可厚非。
▲图片来自:新京报
文 | 堂吉伟德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这个假期,不少游客很辛苦。有的人,排队5小时,只为打卡西湖音乐喷泉;有的人,排号20000桌,只为打卡一家网红餐厅;有的人,堵车半小时,只为打卡一个名叫“立马回头”的公交站。
打卡式旅游,属于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方式,游客到某处景点观光的目的,除了慕名欣赏美景外,还有“到此一游”的刷存在感。
事实上,打卡式旅游的方式一直存在,凡是跟团出行都无以避免:一群人跟在导游的后面听解说,然后留一点时间在标志性建筑面前拍照,匆忙间又一窝蜂散去到另一个景点。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家一问不知道 ”是打卡式旅游最突出的特点,相比于老一辈对传统和知名景区的垂青,互联网带来的网红效应,则让“打卡旅游”浅尝辄止的特点得到了最大化呈现。
乍看起来,“打卡式旅游”如同吃快餐一样,讲求了效率却忽略了对营养的吸收,也少了沉心静气和闲庭信步的内涵之美,让旅游用意变得功利而浮躁。
但“打卡式旅游”依然大有市场,并呈现出“网红化”的变种,“我愿意”的个性化释放与自主选择恐怕才是关键原因。
“明知很堵,但我偏要前行”的体验式选择,已成为很多人“打卡式旅游”的源动力。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再加上完美的旅游攻略,传统出行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包括住宿、门票、就餐等后续保障,都可以提前在网上完成,并不存在到了景点茫然无助的风险。
“打卡式旅游”究竟是“朋友圈文化”的需要,还是“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印象”,对此都不宜简单得出结论并进行指责。从个性化层面讲,社会不妨尊重每个人的自主性选择,也看到群体性表现背后“放飞自我”的日趋轻松自在心态。
说白了,“打卡式旅游”未必值得倡导,但这也是“个性化选择”的集体化呈现。“别人好,不如自己看了好”“即便要后悔,也要经过了才后悔”的打卡追求,更彰显出个体为满足自我内心精神需求的坚持。
新消费、新市场、新业态带来假日新体验,人们变得越来越懒,但生活越来越惬意。就此而言,“打卡式旅游”即便会“卡在路上”,放飞自我的追求也无可厚非。
□堂吉伟德(职员)
编辑: 狄宣亚 校对:李项玲
推荐阅读:
7号线延时1小时,精细服务助力民众返程|新京报快评
重庆大厦:见证香港从渔村到大都市的成长|新京报快评
致敬“平凡”成就的英雄,致敬作为“攀登者”的功勋|新京报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