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市场主体关键在帮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 新京报快评
保市场主体就是要尽快疏通企业发展在当前环境下遇到的“堵点”和“难点”,帮扶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资料视频。业内专家点评一季度GDP降6.8%:很多积极因素正在显现。视频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文 | 李长安
在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些表述引发舆论关注。
在“六保”当中,保市场主体就像是“压舱石”,市场主体能够稳住,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和粮食能源也就有了供给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才有实施基础,基层运转也才有抓手。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各地均采取了严格的防控和隔离措施,期间诸多企业的正常运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企业的复工复产正在有序展开,也成为国民经济恢复的巨大推动力量。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就显示,虽然GDP增速出现了较大下滑,但3月主要经济指标的降幅明显收窄。比如尽管疫情冲击严重,但一季度全国没有发生大规模裁员的情况,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其中3月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和25到59岁就业主体人群调查失业率均比上月出现了一定幅度的降低。工业、服务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也呈现回升势头,改善趋势显著。
▲资料视频。央行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元:直接支持实体经济。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毫无疑问,国民经济发展形势的改善,得益于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率的大幅上升。但也要看到,尽管中小企业复工率已经达到80%以上,这同时也意味着,还有20%的中小企业没有复工。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些中小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所谓保市场主体,在眼下,就要意味着帮它们克服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障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年末我国市场主体总数达1.2亿户。如果20%没有复工复产的话,那就涉及2400万家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不少是服务业类企业,此类企业往往是吸纳就业最多、为基本民生提供服务的市场主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民生、保就业。
另外,总体需求的下降也成为企业无法复工复产,或者即便复工复产也面临着开工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由于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企业的生产性需求不足现象比较突出,居民流动性降低使得消费性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环境的恶化,又对国外需求构成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各种压力负担问题更加突出。这就要求,保市场主体应该从内外同时发力,确保国内外供应链尽早畅通,恢复市场主体活力。
也就是说,“六保”之中的保市场主体,就是要尽快疏通企业发展在当前环境下遇到的“堵点”和“难点”,帮扶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中央已经提出,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这就要求,在保市场主体方面,必须实施更大力度的扶持政策,以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为短期目标,统筹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关系,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帮助企业尽快走出疫情冲击的阴影。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包括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企业各方面成本,如减免、缓缴、少缴社保费等,以增加对市场主体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
可以相信,下一步对市场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政策帮扶的精准性会进一步提高。当然,对市场主体来说,自身也需要调整生产经营战略,加强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的目标也才能顺利实现。
□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编辑:胡博阳 实习生:张晓雨 校对:何燕
推荐阅读:
一季度GDP降6.8%:稳住2020,需要“二次创业魄力”|新京报快评
真正要反省的是,“回归中国”式爽文为何屡试不爽?|新京报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