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进返京后,需要更多一些防疫担当 | 新京报快评

流水 新京报评论 2022-08-30

做好进返京人员的风险管控,市民个人在防疫上也需有点“较真”的精神。
8月17日,北京幸福大街与广渠门内大街交叉口核酸检测点,人们正在排队做核酸。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文 | 流水

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境外输入病例持续增加,北京市正面临暑期进返京高峰,境外、京外疫情输入风险进一步加大。据8月17日召开的北京市疫情发布会介绍,8月以来,北京先后发现6起京外关联病例和2起境外关联闭环人员疫情,首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较前期明显增加。

显然,如何把住暑期人员流动多的关口,已成为当前北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这其中,少不了市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有力支持。

应当看到,尽管面临着京外、境外入京人员增多的压力,北京的防疫政策依然保持了稳健运行的韧性,这既体现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是在最大限度便利民众往来,尽量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但疫情汹汹,狡猾多变,政策层面需严格落实远端管控和进返京规范管理,相应的核酸检测、居家监测,落位风险人员管控、开展流调溯源等都需不折不扣执行到位。而对市民个人来说,面对疫情这一共同的敌人,也需多些主动意识、自觉行动。

发布会上,除了强调必要的防疫责任,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疫举措,还建议进返京后一周内尽量减少外出,不探亲访友,推荐线上购物,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等,这些建议是提醒也是督促。一周的时间,对个人的防疫要求严一点,于己无害,于人有利。

▲8月17日,北京市顺义区胜利街道,街道疫情防控专班工作人员针对辖区五小门店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检查。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通讯员 闫兆松 摄

要言不烦,类似进返京后主动报备,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并在24小时后、72小时内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不到人员密集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一些细节性的要求,再次在疫情发布会上做出提醒,这既是对以往教训的吸取,也是对防疫细节重要性的重申。我们常说细节里有魔鬼,进返京人员多在防疫细节上留意一些、多做一点,首都的防控网就能更密实,保住的可能就是整座城市的防疫战果。

此次疫情发布会上,顺义区通报的确诊病例抵京后主动向社区电话报备,主动居家健康监测,每天进行核酸检测,未到人员密集场所,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传播风险。此前,北京疾控曾点赞居住昌平区的“中国好邻居”教科书般的防疫行为。其实,北京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面前,能顶住冲击,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广大市民群众的大局意识。

疫情面前,“躺平”不可能“躺赢”,任何的麻痹大意、心存侥幸,深究起来,就是在防疫心态上懈怠了,在防疫细节上疏忽了。这正是当前我们要警惕的。北京疫情在平复几个月后,又有反弹迹象,值此当口,做好进返京人员的风险管控,政策层面的严格落位之外,市民个人在防疫上也需有点“较真”的精神,以此才能守好首都防疫线。

撰稿 / 流水(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贾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