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保厕所凭空瓶进入,对这个“门槛”不妨多些理解 | 新京报快评

迟道华 新京报评论 2023-05-11

绿币厕所乃至背后的环保组织和志愿者们为当地环保事业所做的努力,值得点赞与支持。

▲绿币厕所旁边张贴的《游客须知》。图/绿色江河NGO官方微博

文 | 迟道华

4月9日,“游客吐槽甘孜一公厕需凭空瓶进入”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据新京报综合自极目新闻、@绿色江河NGO等报道,视频中,一游客自称在四川甘孜州折多山上厕所,需拿空矿泉水瓶兑门票才能进去,“人有三急,感觉这样太不人性化。”


4月9日傍晚,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在其官方微博@绿色江河NGO回应称,该厕所实为318川藏绿色驿站,是一个环保项目,欢迎公众提出宝贵的可实施方案便于优化改进。“游客通过投放垃圾,手机扫码兑换绿币,支付绿币才能免费上厕所、免费停车。”


据报道可知,遭游客吐槽的这座厕所是绿币厕所,其建立遵循“免费不免责”的理念,倡导大家在享受干净卫生的厕所同时,对环境保护作出贡献。鉴于此,对游客而言,上这类厕所是需要“门槛”的,游客吐槽的“不人性化”,其实就是环保要求在人之“三急”状态下显得有些生硬和不近人情。


站在环保的角度,这类厕所的修建,乃至背后的环保组织和志愿者们为当地环保事业所做的努力,都值得点赞并给予支持。一个社会环保理念的提升,要靠宣传引导,形成舆论氛围;要一些人身体力行,形成示范效应;同样也需要一些有创意的做法,引导更多人参与其中,以切身体验强化个人环保意识,约束对环境不友好的行为。


因此,绿币厕所不失为一种有创意的环保体验项目。每个使用绿币厕所的人,都需要通过投放垃圾,手机扫码兑换绿币,这就是在提示,可能平时习惯随手一扔的垃圾,自有其价值所在,需要被妥善处理。


而站在游客的角度,上个厕所还要经过捡拾垃圾、手机扫码、兑换绿币等程序,难免有些繁琐,而且,还得在人“三急”状态下,一时不理解,甚者发视频吐槽,也在情理之中。


游客是基于对厕所“公共”属性的普遍认知,对绿币厕所抱以同样的功能期待,但绿币厕所的定位明显区别于一般公共厕所。在绿币厕所明白公示其使用流程和所需时间等信息的情况下,选择权已在游客手中,不接受其“环保门槛”,也可去一般公共厕所——只要其建设和运营是为一定区域内的公厕做“增量”而非“替代”,就大可不必对这类环保项目太过苛责。


事实上,绿币厕所在照顾人的“三急”方面已有相关规定,如游客太多的情况下,可直接排队上厕所,而无需绿币;没垃圾也可使用厕所,待方便时候再补上绿币等。


当然,从此事引发的议论来看,这些措施的落实情况可能还有些欠缺。于绿币厕所这类环保项目而言,此事曝出也并非坏事,提醒其“环保门槛”或可更现实、更细致一些,现场的具体情况也需要志愿者们灵活处置。


环保是关系所有人利益、也需要大家参与的事业,想方设法让更多人理解、支持乃至加入其中,也是包括绿币厕所在内的每个环保项目都需努力的目标。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编辑 / 何睿

校对 / 赵琳


推荐阅读:
纳入政府绩效考核,降低近视率要有这样的“远视” | 新京报快评
女硕士网上相亲被指传销?这事需要查清楚 | 新京报快评
人均8888元,在这家米其林餐厅却难买食品安全?| 新京报快评
“大家都加班”,公司也该把加班费算清楚 | 新京报快评
一张蓝图“一把尺”,京津冀企业收获更多利好 | 新京报社论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