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廖强教授(左)指导学生做实验
科研人的坚守铸就团队的辉煌
1999年廖强教授和朱恂教授创建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教师团队”,如今团队共有15名优秀教师,带领着一百余名研究生,并在2017年年底入选首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以“顶天立地”作为他们的研究准则,既要扎实基础研究,也要结合工程应用。
这个团队的15人中有6位是“80后”。团员大多是本科和硕士阶段在重庆大学就读,博士或博士后阶段前往国外深造,完成学业后又回到重庆大学留校任教。
32岁的付乾曾留学日本,他把团队取得突出成果的原因归结为一种“不怕吃苦、扎根实验室”的精神。
在这个团队中,叶丁丁的一段故事常常被学生们用以自勉。
2011年,叶丁丁已经怀孕,而她参与的一项实验也进入关键攻坚阶段。虽然实验室中化学试剂气味刺鼻,为了能突破实验中的这道难关,她仍然坚持来实验室,一边指导,一边动手实验,直到临产。
科研人的这份坚守与品性,铸就了团队辉煌而丰硕的成果,也身体力行地感染着身边的学生。
目前,团队分别在河北廊坊和酒钢建设“高温高含尘烟气连续高效余热深度回收技术”工业示范基地和“液态熔渣高效热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工业化示范装置。
通俗来说,这两项技术可以把工厂内的高温含尘烟气、高温熔渣这些看来没什么作用的废弃物,通过科技手段进行能源和资源化利用,净化环境的同时回收热能和钢渣资源。
除此之外,团队开发的三维内肋管强化传热技术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神奇微藻,既能“吐出”燃料,还能治理雾霾
廖强教授介绍,微藻是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形态的微小藻群,有两万多种,它是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微藻生长的原理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效率较高,是树木等陆生植物的10倍以上,生长周期一般只需六到七天。
“它们就像是一个由太阳能驱动的细胞工厂。”廖强教授比喻道。在这个工厂里,微藻可源源不断地将二氧化碳和废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转化为富含油脂、糖和蛋白的生物质。此后这些油脂就可以被转换成生物柴油,实现变废为宝。
实验室内严格控制光照和水源,模拟各种二氧化碳、氧气等空气中常见元素的环境,监测何种情况下微藻的转化效率最高。
这样生产出来的“微藻”,可以“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吐出来”,转化为可再生的生物燃料,并且转化率极高。1公斤的量就可以吸收1.8公斤的二氧化碳。
基于微藻吸入二氧化碳消耗废弃物的特性,廖强教授带领的这一团队正在将微藻的功能作用与雾霾治理相结合,“我们希望能借此为雾霾治理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
牛的团队离不开有爱的老师和团队成员
如此多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团队的工作模式可以用“5+2、白+黑”来概括,从周一到周日,白天到黑夜,他们几乎全年无休。
但除了搞科研,团队最大的共同爱好就是运动。团队经常组织各种球类、登山等比赛,让大家在做学术的同时也不忘锻炼身体。他们还规定每个人一周中至少有一天运动步数必须达到一万步,否则要用罚款作为小小的惩罚,监督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廖强教授和朱恂教授是团队的开山成员,对年轻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一直给予关心和帮助。朱恂教授记得团队每一个人的生日,会准时送上生日祝福;每次到国外出差,他们都会给团队老师的孩子带小礼物,相处如同一家人。
和黄大年教授一样,团队里不少成员都是在国内读本硕,再到国外深造,最后回国为科研奉献力量。付乾博士正是在廖强教授和朱恂教授的引荐下到日本读博,“当时二位前辈给我的临别赠言就四个字——学成归国,所以我后来就回到了重庆大学做科研。”
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
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
还在等什么呢?
来报考重庆大学研究生吧!
图文来源:重庆日报、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