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确定找到了真爱,而不是多巴胺在作祟?

2017-02-14 关山远 新华视点

 

“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它是个空洞,呼呼地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所以我们急切地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毛姆


你动真情有几分,他玩套路有几深


之前看过一条社会新闻,讲荷兰男子皮特为了会女网友飞到长沙,这个痴情男子蜗居机场十余日,等待网友出现,等啊等,女网友没有出现,结果自己病重住了院。很感人的故事。


不过,这位荷兰男子两年前也飞到过长沙找女网友,找的还不是这次始终未露面的女主。这故事开始有些乱了。 


突然想起了一句歌词:“谁把谁当了真,套路玩得深……” 



01


最近重读《包法利夫人》,不同年龄读此书,有不同感触。用今天的话来说,《包法利夫人》中的罗道耳弗是一等一的撩妹高手,他在农业展览会上引诱包法利夫人爱玛一章,堪称文学史上的经典。


作者福楼拜把两人约会地点放在喧嚣庸俗的农业展览会上,煞费苦心:官员喋喋不休而又枯燥无趣的讲话,正是爱玛极其厌恶、渴望摆脱的婚后生活的折射,而罗道耳弗乘虚而入的甜言蜜语,在此背景下让爱玛怦然心动。 


罗道耳弗是个擅长玩套路的花花公子,但是套路玩得深,也就成功隐藏了花花公子的真身,化为情圣。


他是个聊天高手,知道爱玛厌恶且渴望区别于身边的一群蠢夫愚妇,所以他一句话就把爱玛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怎么!难道你不知道,有人无时无刻不在苦恼?他们一时需要梦想,一时需要行动,一时需要最纯洁的热情,一时需要最疯狂的欢乐,人就这样来来去去,过着形形色色的荒唐、怪诞的生活。” 


爱玛听了这段话,“于是她看着他,就像一个人打量一个到过奇土异方的旅客一样”,明显被打动了,她是一个善良的颇有姿色(这是罗道耳弗看上她的唯一原因)的外省女人,整天想着体验浪漫小说中的桥段,而她的丈夫根本不能满足她这方面的需求。


罗道耳弗太了解这类女子了,于是他继续发动攻势,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没有朋友、没人关心、郁闷到极点的可怜虫。他说只要能得到一个真心相待他的人,他将克服一切困难,去达到目的。他们一同谈到内地的庸俗,生活的窒闷,理想的毁灭…… 


福楼拜的小说以真实与细致描摹著称。在后来的创作谈中,福楼拜透露,他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来写罗道耳弗与爱玛在农业展览会上的会面,可见推敲程度。


在书中,娴熟地玩了一番套路后,罗道耳弗成功了,他“握住她的手,她没有抽回手去。”但这只是开始。 


罗道耳弗是个高手,深谙欲擒故纵、欲迎还拒之道。农业展览会成功引诱之后,他没有像一个急色鬼那样第二天就跑上门去找美女,而是让美女足足等了六个星期。


但六个星期后的黄昏时分,他上门拜访,杀伤力却是无穷的。他继续满嘴情话兼谎话,告诉爱玛,他是那么爱她,但因为她是有夫之妇,他又那么忧伤,甚至想离开此地来排遣相思之苦。 


他套路如此深,她怎不会动真情? 


在福楼拜笔下,爱玛是个在修道院接受教育的平民女孩,她读了大量的恋爱小说,眼里只有爱情,以为自己为爱所生,把自己蒙蔽于对爱情的幻想之中,她以为罗道尔弗是她的白马王子,却没想到这是个爱情骗子。


在持续三年的偷情之后,骗子厌倦了她的身体,给她写了一封分手信,故意在信纸上滴上一滴水冒充眼泪。他不要她了,还让她继续沉浸在爱的幻想中,痛不欲生。 


这套路确实玩得深,只是她傻得当了真。


《包法利夫人》剧照


02


福楼拜花了将近5年时间创作《包法利夫人》,小说结尾时,他伏桌痛哭,以致昏厥倒地。佣人救醒他,问他碰上了什么伤心事,福楼拜哽咽着说:“包法利夫人死了!” 


《包法利夫人》这本书取材于当年一起真实的乡村医生夫人因奸情败露服毒自杀事件,这是在生活中很常见的桃色故事,并未脱离中外文学史上司空见惯的痴情女子负心郎模式,但福楼拜无疑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灌输到主人公身上,爱玛也因此超越了寻常的通奸偷情女子,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形象。


她让人看到了人类悲剧的一个根源:浪漫想象与平庸现实之间的反差,在西方,甚至一个名词叫“包法利主义”,即“人所具有的把自己设想成另一个样子的能力”——这个定义,对于今天那些在网上追着富豪公子喊“老公”的姑娘,是不是仍然很贴切? 


小说中,爱玛最终因为看清了她所幻想的爱情之本质而绝望服毒自杀,她的悲剧在于,她认为自己是特别的,也将遇到特别的只适合她的那个人那份爱情,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但事实往往如此残酷:想象是想象,现实是现实。 


罗道耳弗这样的套路高手,就是抓住了女人的错觉,精心设计,一击而中。 


《水浒传》王婆贪贿说风情


套路玩得深,个个是人精,换言之,深谙人性弱点,知道步步设局、适时突破。比如《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心理大师王婆为了十两银子,教唆西门庆勾搭潘金莲,十个步骤,环环相扣。 


不同的套路,但有共同的规律,就是找准人性弱点,精准一击,目标无论是男是女,均无法避开。


古代专门有玩“仙人跳”的骗子团伙,为寂寞的年轻男女量身打造陷阱,宋朝《武林旧事》上记载:“有所谓‘美人局’,以娼优为姬妾,诱引少年为事。”说的是骗子们找个妓女扮成良家眷属,诱人入彀,届时“捉奸”,以讹财方式“私了”。


更高明的套路也有,明代万历末年,有个已故工部尚书的儿子徐大少爷和其继母同居京城,属于土豪一族,被一伙骗子看中。


骗子找了个美貌妓女,先租个大宅院装门面。接着,有“媒婆”上徐府说亲,诡称女方乃郑贵妃的侄女。徐公子和继母听说可同皇亲结缡,喜不自胜。继母随媒人去“郑府”,见到了“郑夫人”和“郑小姐”,还看到府上从“管家”到“执事”,一应俱全.


真以为是皇亲国戚,自个儿攀上高枝,结果徐家被骗走“聘礼”无数,连徐公子住在扬州原籍的伯父,亦被这些人以侄儿名义诓走玉狮一双、白银500两。到了“娶亲”之日,好戏也到终场之时,迎亲的人欢天喜地上门,却发现“郑府”一夜之间人去楼空。事后徐家报官,反复追查,杳无音讯。 


此类套路,直至今日仍然引无数傻子竞折腰,比如固定套路的“富婆求子”骗局,老掉牙的把戏了,却让一些荷尔蒙过剩但智商跟不上的“精壮男子”,纷纷赔大钱做春梦。


当然,受骗的也不仅仅是男性,曾有报道称,远在西非的尼日利亚,有一群活跃于网络的“爱情骗子”,专门骗亚洲女子。


根据警方调查,这些骗子的套路是:通过社交网站物色猎物,再转移至网上聊天室,骗子们设有一些能够哄女人开心的经典对白,这些对白根据不同时段,如初识、熟络及相恋期的需求而专门设计,等到受害者对网络爱情骗子产生感情后,就掉入不法分子设下的爱情陷阱。


这些受害者一般从陷入爱情到付出金钱,始终不曾见过对方。 


只能说,从古代到今天,套路越玩越深,而人对自我对他人对爱情对欲望的错觉,却还是没有改进。



03


其实,真正聪明的男女,意乱情迷时,也会中了对方的套路——此刻,是悲剧还是佳话,就取决于对方是玩套路还是动真情了。 


“动情”二字,一直很奥妙,电影《新方世玉》中,方世玉他爹方德只要念一首诗:“美人卷珠帘,深坐蹙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方世玉他娘苗翠花便会触电般浑身颤抖情不自禁——即使已经到了要做婆婆的年龄。


这首诗是李白写的《怨情》,被誉为千年撩妹第一绝句。如果用现代科学理论来分析,那就是苗翠花听到《怨情》诗时,体内多巴胺迅速分泌,顿时陷入热恋时的癫狂状态,无法控制自我。 


科学有时是挺无趣的,比如多巴胺理论揭示了爱情的秘密:这种激素控制了人类的爱情,让人甜蜜至眩晕,“情人眼里出西施”,无法意识到对方的缺点,但多巴胺不可能一直分泌下去,否则人的小心脏怎么受得了?最多三四年,多巴胺减少消失,人的激情也消退了,所以,从科学角度来讲,“七年之痒”不如“四年之痒”更精确。 


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包法利夫人》中的罗道耳弗跟爱玛分手的时候,爱玛看到带着泪痕(伪造的)的分手信时,“她恍惚又看见他,听他说话,两只胳膊还搂住她。心在胸脯里跳得像大杠子使劲撞城门一样,不但不匀,而且一次紧似一次”,可见,她体内的多巴胺分泌,还是源源不断的状态。可怜的女人。 


但科学有时候也让人很困惑,根据多巴胺分泌理论,被贴上道德标签的一些男人女人,就个体而言,动情与套路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玩套路的人也有动情时刻,而动情的人也会玩些套路。


比如,送花是追求的标配环节,常能看到土豪青年动不动送上999朵玫瑰的新闻,但即使送上999朵,也不一定能抱美人归。


相比之下,李敖送花就很会玩套路了,他在自己的书中毫无讳言自己的恋爱绝技,比如送花,女朋友18岁,他只送17朵玫瑰,然后在卡片写着“另外一朵就是你”。效果一流。 


众所周知,李敖是风流才子。当年,44岁的李敖第一次见到26岁的胡因梦后,就展开了对她的追求,请她喝咖啡,带她去参观自己的十万册藏书,在她瞠目结舌之际,强吻。很娴熟的套路啊。很快,他俩结婚了,很快,他俩又离婚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115天。 


胡因梦当年是个大美人,李敖为什么舍得将她离弃?或者说,风流才子的多巴胺分泌周期比常人更短,来时汹涌澎湃,去时消退无痕,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猛烈的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爱。


比如历史上以情圣著称的拜伦,他不断开始新的爱情,每次恋爱,他都全力以赴,激情四溢,死去活来。这个伟大的浪漫派诗人,只活了36年,但他的多巴胺分泌量,却相当于寻常人几辈子的积累。 


或许,像拜伦这样的人,是女人最渴望也最害怕的,他有真情,又懂套路,会让你跟他一起熊熊燃烧,然后……你烧成了灰烬,而他拍灭身上的火苗,几乎毫发未损地离开了,找新人酝酿下一次焚身似火,是不是有点像《笑傲江湖》里的“吸星大法”?吸尽了你身上的多巴胺,他满满盛着,几乎要溢出来,带着迷人的笑容,潇潇洒洒,走向下一个对象。 


《面纱》剧照


04


所幸,作家不是化学家,他们才不管什么多巴胺呢,仍然按照他们的方式他们的理解来写爱情,奇妙的美好的不可捉摸的让人误以为能够持续一生的爱情,或者能够挽回的爱情。


英国作家毛姆以上世纪军阀混战时的中国为背景,写过一部小说《面纱》,跟《包法利夫人》一样,也是一个讲医生妻子出轨的故事:伦敦大龄姑娘吉蒂匆匆嫁给了沉默寡言的医生沃特,双双来到香港,丈夫并不浪漫,又潜心工作,孤独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发生了婚外情。


沃特发现后,悔恨交加,又心有不甘,为了报复,也为了重振自己的生活,决心孤注一掷,于是带着吉蒂远走中国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协助当地控制疫区的疫情。在陌生之地经受生死考验时,沃特和吉蒂终于可以相互敞开心扉,但就在他俩日渐亲密的时候,沃特却染上了霍乱死去…… 


毛姆在《面纱》中,有这么一段话,写出了他对爱情的困惑:“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它是个空洞,呼呼地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所以我们急切地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的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却恰恰是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所以你填不了。” 


是的,一个人要爱上另外一个人,确实是机缘巧合的事。在《面纱》中,吉蒂直至丈夫死亡,也没有真正爱上他,尽管已经懂得欣赏他丰富的内涵和深沉的爱。


毛姆是个冷静甚至残酷的书写者,他不愿意带来皆大欢喜的结局,更喜欢他所认为的真实的人性,真实的爱情。 


不管是《包法利夫人》还是《面纱》,老实沉默的头戴绿帽子的丈夫,却是真正爱着妻子的那个人。包法利医生对妻子一直很包容,发现妻子出轨后,他伤心极了,却认为“错的是命”,在妻子死后,也抑郁而终。


而《面纱》中,有一段丈夫说给妻子的话,不亚于香港电影《河东狮吼》中“从现在开始,你只许对我一个人好……”那段著名的台词。 


可惜,这样真情的好丈夫,却不是妻子偏偏为之着迷的套路。 


包法利夫人临终前,对丈夫满怀愧疚,最后一句话是:“你是好人。”她还是没有说:“我爱你。”

 


05


对男人而言,“好人”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词汇。女人的套路往往如此:英雄救美了,但是这位英雄实在不对胃口,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您是好人,小女子无以回报,只能下辈子做牛做马伺奉壮士了。”假如很对胃口,则是另一种回答:“您是好人,小女子无以回报,只好以身相许了……” 


但是,在一个木讷善良的好人与一个套路精通的浪子之间,女人到底会怎么选择?


很多人为了追逐心中的爱,宁愿做那扑向火焰的飞蛾;也有人在累觉不爱之后,找个好人嫁了,不再奢求幸福,只求人生沉静,但真的如此吗?


号称十八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新爱洛伊丝》,女主角朱莉屈从于父亲的压力,并未嫁给自己深爱的青年圣普乐,而跟比自己大20多岁的沃尔玛先生结婚了,她不幸吗?恰恰相反,虽然没有激情之爱,但她与宽厚的丈夫和两个儿子的生活也非常幸福。这本小说作者是卢梭,写的是“理性灌溉下的爱情之花”,深刻影响了欧洲文化。 


有一句关于多巴胺的名言是:“当多巴胺风起云涌的时候,我们狂热地爱与被爱着,尽情享受爱的甜蜜;当多巴胺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坦然处之,仍然为爱奉献与努力,不离不弃。”这是很理想的状态。只是并非所有男女,都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或者从“风起云涌”到“风平浪静”时,已换了对象。 


在今天,“爱情”仍然不是一个沦落尘埃的话题,虽然套路玩得深的老手比比皆是,但对真情的渴望者也从来不是少数,只愿这样的组合,让这个世界有丰富的八卦而又不失动人的佳话:玩套路的高手,彼此相逢,相爱相杀,惺惺相惜;而真情者能在一起,体验纯粹的源自内心的爱,享受多巴胺的激情喷发。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