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第一视角|孩子去哪了?从“刷电线杆”到手机上的追寻

2017-05-18 新华社记者 新华视点

今年3823时,朝阳区管庄派出所接到报案,13岁男孩小彬当天离家出走一直未归,民警立即出警,对报案人做笔录,获取了小彬全部信息,当晚就在“团圆”系统平台进行发布。

信息的发布流程看这里!全国部、省、市、县四级公安共有6000余名打拐民警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信息。

消息一发布,很多人的手机上都弹出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中的寻找小彬信息,“朝阳群众”动了起来。

“团圆”系统平台上陆续有网友发来了疑似小彬的信息,很多人表达了对小彬的关注,希望可以尽快找到孩子。

案发后16个小时,好消息传来,小彬找到了。

原来他和父母闹脾气,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最终在一家超市被工作人员发现,确认同微博上推送的小彬失踪信息相符。

“一条失踪儿童信息发布后,很多热心人都会留言和提供线索,或者转发信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极大提升了找回孩子的概率。”警官唐远说,孩子找到后,民警还需要在平台上进行结案。

这么快就能找到走失的孩子?“团圆”系统究竟是什么神器?

过去,民警和家属寻人主要靠张贴寻人启事,这种“刷电线杆”式的信息搜集和反馈速度非常慢,还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现在,为寻找失踪儿童专门打造的信息收集和发布平台——“团圆”诞生一年来运行良好。

孩子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有什么体貌特征,都在第一时间上传到平台。之后,“团圆”系统会在1小时内推送给案发现场周边100公里的移动终端用户,2小时推送信息到200公里,儿童失踪超过3小时,推送范围继续扩大到500公里。

强大的推送,可在短时间内对拐卖儿童的犯罪嫌疑人进行“信息围堵”,对走失和离家出走的儿童快速织起“线索反馈网”。

通过案发地的视频监控,“团圆”系统平台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进行推送。

“在系统发布小孩被拐失踪消息后,我们短时间内就陆续收到热心群众打来的上百个提供线索的电话。”打拐民警蔡明泉第一次感受到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拐的强大威力。

目前,高德地图、支付宝、手机淘宝、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客户端等19家新媒体和移动应用、21个APP与平台对接,海量的手机用户都能跳出失踪儿童信息。

“这相当于让千百万人民群众成为民警的眼睛,帮助寻找失踪儿童、掌握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一位资深打拐民警对平台上线运行前后的工作状态深有体会。

5月17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上线一年来,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截止到今年5月15日,系统共发布失踪儿童信息1317条,找回1274人,未找回43人,找回率为96.74%。找回的1274名失踪儿童中,其中解救被拐卖儿童40名,离家出走儿童750名,迷路走失儿童192名,不幸溺亡儿童75名,其他意外身亡7名,不幸遇害儿童29名,外出到同学家玩耍的67名,不实举报的114名。

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建锋说:“经过调查统计,我们发现上报失踪的儿童中,更多的是离家出走、迷路走失等情况,有些孩子因为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就跑出去不跟家里联系,这就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简单粗暴。”

“团圆”系统的建立,得益于执法部门成功运用科技创新。一年前,公安部联合阿里巴巴集团搭建“团圆”系统正是为了解决面临的打拐老难题。

“当时项目的最大难度在于搞清楚需求是什么,把民警脑子里的打拐思路变成一个产品。当一个小孩丢失后,要把警察寻找儿童的流程,变为技术人员的编码程序,这中间经历了很多次沟通。”团圆公益项目负责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风险官刘振飞说,“团圆”项目会长期做下去,我们也在探索把项目进一步扩展到寻找失踪老人等成年人的范围。

记者:刘奕湛、杨维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