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巴车被巨石砸中,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救下一车人的命

2017-07-02 新华视点

       “爷爷被石头砸了,怎么办哟,我要听话!”在湖北宜昌英雄司机邓艾民离世10多天之后,他4岁的孙子仍然满心盼望着爷爷回家。


  6月10日,54岁的邓艾民驾驶大巴车载着14名乘客从湖北神农架前往宜昌,途中大巴车前部被山上滚落的巨石击中,身受重伤的他,用几乎被砸断的左手,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拉住了大巴车的手刹,使得大巴车在陡坡边稳稳停住,挽救了全车乘客的生命。


图为大巴被石头砸中。图片源自网络。


一个人死了,一车人活着


  6月10日8时30分许,湖北合众运输有限公司一辆大巴车从神农架林区木鱼镇出发,前往宜昌,车上载着14名乘客,司机是有着30多年驾龄的邓艾民。


  这是邓艾民跑这条线路的第10天。十多年里,他一直跑宜昌至秭归线路。因为这条线路开通了城际公交,经朋友介绍,自今年6月1日起,邓艾民开始为湖北合众运输有限公司跑木鱼至宜昌线路。他每天上午从木鱼镇出发前往宜昌,下午从宜昌返回木鱼镇,晚上在木鱼镇过夜。


  6月8日、9日,神农架下了两天雨。10日8时41分许,邓艾民驾驶大巴车行驶至209国道K1602m处时,遭遇山石滚落,一块直径两三米的巨石从天而降。为避免乘客受伤,邓艾民向右猛打方向盘,巨石击穿前挡风玻璃,砸在了邓艾民身上。邓艾民面部、胸部、腹部、腿部严重受伤,左上肢多处骨头外露,左手腕几乎被砸断。大巴车也失控冲向公路外侧。


  公路外侧,是高约5米的陡坡,陡坡下方,是乱石林立、因下雨水势湍急的香溪河,一旦大巴车撞上钢丝栏,翻下香溪河,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一瞬间,14名乘客几乎命悬一线。


  危急时刻,邓艾民忍住无法想象的剧痛,紧急踩下刹车,并用他几乎被砸断的左手,拉起了手刹。大巴车紧靠钢丝栏停住,避免了一起惨剧的发生。最终,14名乘客得救,邓艾民不幸遇难。


  “正常情况下拉氮气刹也要用力,邓师傅肯定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氮气刹拉住。”邓艾民的同事肖亮说。


“他是为了我们,才去跑客运”


  邓艾民是宜昌市下辖枝江市江口镇人,1984年拿到驾照,1997年到枝江城区跑出租车,2000年到宜昌市区跑长途客运,先后跑过宜昌至武汉、宜昌至仙桃等线路,2002年开始跑宜昌至秭归的短线客运。此前33年他的近万次出车记录,未发生过一起事故,曾多次获得“优秀驾驶员”称号。


  在独生女儿廖邓娇的眼里,父亲是一个为自己操碎了心的人,她和丈夫张威结婚、买房、买车以及孩子出生,都是父亲忙前忙后,为他们安排好一切。


  廖邓娇和张威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的儿子管双方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


  邓艾民在家中排行老大。平日里,无论是对年逾古稀的父母、九十高龄的外婆,还是对弟妹的子女,都照顾有加。他的妻子是枝江人,几乎每个月,他都要回枝江看望老人。


  “大哥是个好人,他心地善良,喜欢帮助别人。”邓艾民的二弟邓艾斌说,有一年下大雪,邓艾民驾驶客车从武汉回宜昌后,车上有个孩子没能赶上从宜昌到长阳的最晚班车,“那时大哥在宜昌还没有买房,自己租房住,就把孩子安顿到我家,给孩子父母打电话让他们放心。第二天一早,又亲自把孩子送到车站。”


  邓艾民生前不喜欢拍照,出事后,家里几乎找不到他的照片,仅有的几张照片都是孙子用手机拍下的。张威说,岳父对外孙的关心爱护超过了自己这个当爸爸的。


  “父亲都是以我们为主,他觉得自己还没到退休年龄,还可以做点事减轻我们的负担。他是为了我们,才去跑客运,哪儿晓得……”谈起邓艾民,张威几度哽咽。


  夫妻俩一直不敢告诉儿子实情。在这个4岁孩子的眼里,爷爷受伤这么久,一直没回家,他感到某种不习惯,却又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偶尔问起来,夫妻俩只能岔开话题。


他的故事感动千万网友,他的坚强得到了传承


  邓艾民的事迹很快引起网友关注,网友为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坚守职责的精神动容,也为他平日里作为一名司机的诸多凡人善举感动。


  在网上,网友纷纷为邓艾民点赞。网友“千江江”说:“平凡岗位,关键时刻见精神;平凡家庭,相亲相爱见真情!不平凡的事迹,给全社会树立了一座丰碑!”


  网友“张荣”说:“当今时代、社会太需要这样的人,值得大力弘扬邓师傅的职业道德与高尚情操!我要向他学习,向他看齐!”


  在廖邓娇、张威看来,他们的父亲“只是平凡老百姓中非常普通的一个人”,“在那种情况下,采取那种措施,是他应该做的”,“作为一名大巴车司机,履行职业操守,是非常正常的”。


  对于他们来说,父亲留给他们最大的财富是那份坚强乐观,“他一生从来没抱怨过什么,始终是在付出,不求回报。”


  廖邓娇、张威夫妻“收入一般般”,两人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却需要赡养多达8位老人。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拒绝了社会各界的捐款。


  张威说,宜昌市、神农架林区政府在解决善后问题上给予了一家人极大的帮助,众多社会爱心人士也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全家人万分感激。

 

  “困难我们自己都可以想办法解决。”廖邓娇说,“生活会越过越好,这也是爸爸最大的心愿。”


综合自新华社7月2日报道、人民网微信公号等

记者:谭元斌

编辑:胡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