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记者手记:滔滔洪水中,那些让人心头一热的瞬间

2017-07-05 新华社记者 新华视点

连日来,在南方大汛中,汹涌的洪水、肆虐的泥石流、恐怖的山体滑坡夺走了数十个鲜活的生命,毁坏了许多人遮风避雨的房屋。洪水无情人有情,连日来新华社记者在广西抗洪一线的所见所闻,许多人、许多事,让人心头一热。他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这些感人的瞬间。

7月3日,在广西平乐县源头镇金井村,武警官兵正在转移被困的五保户老人。宋和真 摄

武警官兵:与洪水赛跑的人

汹涌的洪水顺流呼啸而下,雨区与洪区重叠,所到之处河水暴涨,被淹村屯告急。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记者采访中遇到最多的人,但是却很少能够记下他们的名字。他们是武警、消防员、公安干警……他们是与洪水赛跑的人。

7月1日16时许,全州县全州镇大新村300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武警、消防战士等救援人员,冒着大雨,用冲锋舟把群众一批批接出来。最后一批群众被转移时,已是2日凌晨3时许。

7月3日,桂林市雁山镇良丰村800多名村民被洪水围困,事态紧急。武警桂林市支队28人带着2艘冲锋舟火速支援。一名年轻的官兵告诉记者,他们从全州转战而来,连日来几乎很少睡觉,洪水涨到哪里他们就跑到哪里。

7月3日上午,记者在阳朔县城见到了多名正在救灾的武警官兵。 一名战士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连续转战3个县,可以说是追着洪水跑,困了只能找稍微干燥的地面休息。

这是来自湖南的仇宁川。新华社记者 何程 摄

外地游客:中断旅游 毅然加入抢险救灾

他是一名游客,他来阳朔旅游,遇到洪灾,毅然加入到抢险队伍中。

来自湖南的仇宁川原本计划来阳朔观赏20元人民币上的背景图取景点,没想到2日上午刚来到就遇上了洪水,他马上找到阳朔县委武装部要求参加救援,并随冲锋舟前往灾情较严重的乡镇转移群众,在乡镇忙到晚上11时多。

他说:“我当过兵,体能、泅渡、攀爬等技能都很好,这里正好能够用得上。”

当记者说给他拍一张工作照时,他连连摆手:“不要拍我,多报道其他救援人员吧,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这是铲车为学生架起的“生命之舟”。新华社记者 李绚丽 摄

铲车司机:危急时刻 果断出手

2日晚上,桂林旅游学院学生宿舍区被洪水围困,5000名学生被困一夜,宿舍楼外江水湍急,暗流涌动。

武警、消防、海事等部门的救援人员奉命携带冲锋舟、皮筏艇赶到现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学校附近修路的中建八局施工队得知消息后,驾驶铲车来到学校。

转运学生,铲车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到冲锋舟到不了的浅水区救人,机动灵活,速度快,装载人多,一辆辆铲车为学生架起了“生命之舟”,助学生脱离险境。 

一名铲车司机告诉记者,由于项目部所在地的高速路口关闭部分工人绕道上高速增援,由于铲车不能上高速,部分工人驾驶铲车冒险趟过被洪水阻断的普通公路,飞奔30多公里赶往学校。奋战一天,上千名学生被解救。

这是发现房子裂缝的村支书杨优寿。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山体滑坡:村支书让十几人脱离险境 

7月1日,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龙培村狂风暴雨。

在一个陡峭的山坳里,4户村民的老宅早就被视为“重点保护对象”,村党支部书记杨优寿经常来这里查看险情。1日清晨,当他再次来到村民家中,发现房子的裂缝已经很大,再不搬后果将不堪设想。杨优寿叫来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帮助群众撤离。

一开始村民们不愿意搬走。经过杨优寿和其他村干部苦口婆心的劝告,村民们看到事态紧急,也愿意搬了,4户16人于当天17时完成了搬迁转移。20时许,在一阵巨响中,山体塌方,4间吊脚木楼的地基不同程度地塌陷,大石滚落,砸在下面木楼的屋顶上,楼体严重变形。

第二天,许多村民回到山头,俯瞰塌方的房屋,泪眼婆娑。

杨优寿个子矮小,皮肤黝黑,连普通话都说不好。2日记者见到他时,透过他的眼睛,能够感受到一种如释重负的坦然。

记者:王军伟、卢羡婷、唐荣桂、何程

编辑:胡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