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闽西 百年传承 | 闽西二十年红旗不倒

闽西日报 2021-04-26


红色闽西 百年传承

闽西二十年红旗不倒



闽西,一块叱咤风云、成就英雄的红色土地;闽西,一块彪炳青史、光照千秋的革命圣地。从1926年建立党组织点燃星星之火,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23年间,闽西党的组织始终高高飘扬,武装斗争从未间断,有14.6万人口的地区,约有20多万亩的土地一直保留在农民手中,直至全国解放,创造了伟大奇迹,被誉为“二十年红旗不倒”。
翻开中国革命史,闽西留下了厚重而壮丽的篇章。早在“五四”运动前后,马列主义就开始在闽西传播,此后,邓子恢、张鼎丞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为革命前景奔走呐喊,将革命的火种传送给闽西劳苦大众。

1926

1926年春,永定籍进步青年阮山和林心尧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到永定开展建立党组织工作。他们联系上从广州农讲所第五期毕业的党员赖玉珊、赖秋实和从上海大学回乡的党员熊一鸥等5人,于同年夏在湖雷上南羊头村“万源楼”建立了中共永定支部,推选阮山为支部书记,这是闽西最早建立的党支部。随后,相继成立了永定金丰支部、上杭支部、龙岩小组、武平小组等党的组织。闽西地方党组织的建立,揭开了闽西人民革命斗争的新篇章。

1928

1928年1月,永定、龙岩、上杭三县相继成立县委或临时县委,武平建立特支。7月15日,中共闽西临时特委在永定金砂古木督成立。此后,闽西地方党组织进一步发展,至1929年3月红四军入闽前,闽西地方党组织已建立永定、上杭、龙岩、长汀、武平等5个县委,基层支部遍布全区主要乡镇。1929年3月至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两次入闽,推动了闽西地方党组织的发展。7月20日,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杭蛟洋召开,正式成立闽西特委,在毛泽东的指导下,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会后,闽西在600多个乡进行了土地革命,约80万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从此,全区统一了党政领导,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1935

主力红军长征后,1935年4月,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成立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恢复和建立了龙岩、永定、上杭、岩南漳、岩永靖、永和靖、岩连宁、永埔等地方党的组织。1937年10月成立中共闽粤赣边省委,撤销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下辖闽粤边、韩江、赣南三个特委。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后,中共闽粤赣边省委改称为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1941年1月,重新选举产生了中共闽西特委,采取“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办法,党员分散进入偏僻山区,开展生产自给运动。1946年11月,为了加强对闽粤边区斗争的领导,成立中共闽粤边工作委员会,下设梅埔、闽西、闽西南边、闽南4个地委。1948年8月,闽粤边工委撤销,成立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员会。这时闽西地委下辖永定、龙岩、永和埔等三个县委和杭永工作团。闽西解放后,经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批准,闽粤赣边区党委撤销,成立中共闽西、闽南地委,归属中共福建省委领导。


闽西党组织从单独领导革命斗争开始,就注意建立革命武装,并且一直坚持武装斗争,从未间断,在中国革命史上抒写一曲英雄史诗。1928年上半年的闽西四大暴动,掀起了福建武装总暴动的序幕。

1928


1928年3月4日,在中共龙岩临时县委领导人邓子恢、郭滴人、罗怀盛的领导下,龙岩县白土区后田乡的农民群众举行武装暴动,打死地主走狗陈北瑞,分了豪绅地主的粮,烧毁地契债据。在后田暴动的带动下,邻近的邓厝等乡村也相继举行了农民暴动。这次暴动,迅速展开了武装反抗闽西反动派的斗争。3月8日,在平和县委和朱积垒等领导下,举行平和暴动,对福建全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6月25日,上杭县蛟洋农民自卫军近千人,在中共上杭县委书记郭柏屏和共产党员傅柏翠的指挥下,奋起武装反抗国民党地方军阀郭凤鸣两个团的进攻,后自卫军转移到大山沟坚持游击战争。6月29日和30日,中共永定县委书记罗秋天和张鼎丞、阮山、卢肇西、曾牧春等领导并发动了以湖雷、金丰、溪南为中心的永定暴动,攻占了永定县城。随后,农民武装转入溪南里乡村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武装割据。闽西农民武装暴动,给反革命势力的武装进攻以有力的还击,使闽西的革命斗争从此走上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新阶段。这些斗争,为后来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和支持红军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共闽西“一大”旧址——蛟洋文昌阁

1929


1929年3月和5月,毛泽东率红四军两次入闽西,取得了长岭寨、三打龙岩城及永定、上杭白砂等战斗的胜利,解放了龙岩、永定、上杭、连城等县的广大地区。通过在闽西的革命实践,毛泽东站在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历史高度,艰苦探索,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党魂、军魂,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新理论。在整个苏区时期,闽西人民始终红心向党,孕育红色基因,高举红色旗帜,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先后有10万子弟加入红军和赤卫队,先后创建了红九军、红十二军、红二十军、红二十一军、新十二军、红十九军等六个军。

1938

r

主力红军长征后,从赣南中央苏区突围回闽西的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组成的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红八团、红九团及各县地方武装,紧密地依靠人民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灵活的游击战争。在长达三年之久的顽强苦斗中,先后打破了国民党军10个正规师的反复“清剿”,在战略上配合了红军主力的行动,保存并发展了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开辟了大片的游击根据地,保持了中国革命的战略支点,取得了与红军长征相辉映的伟大胜利。1938年3月1日,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后,闽西地方武装转移上山隐蔽,军事骨干与群众一道烧炭、开荒生产,并在隐蔽中发展壮大,先后成立了闽西南武装经济工作总队和分队、王涛支队、康容支队、闽粤赣边总队闽西支队等,开展了一系列反顽自卫斗争。1949年1月,闽西支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七支队,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解放闽西全境。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邓子恢、张鼎丞等闽西老一辈革命家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发扬创造精神,没有任何经验可参照情况下,紧紧依靠人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溪南13个乡约2万多亩土地的分配工作,2万多农民实现了分得期望已久的土地的愿望,为此后的土地革命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先进经验。这不仅在福建是史无前例的,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毛泽东因此给予了“意义是很重大”的高度评价,在1929年7月下旬召开的中共闽西“一大”,毛泽东指导总结永定溪南等地的分田经验,讨论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


闽西“一大”后,长汀、连城、上杭、龙岩、永定纵横300多里范围,50多个区600多个乡约有80多万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占分田区域的70%。1930年春,针对土地分配中肥瘦不均的现象,闽西又深入进行了“抽肥补瘦”调整土地的工作。闽西土地斗争中所创造的丰富经验,为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土地革命全面、深入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中央红军长征后,还乡地主也乘机向农民反攻倒算,纷纷夺回已分的土地。党组织依靠留下来的红军游击队,紧紧团结群众,领导游击斗争中心区的龙岩、永定、上杭等地的农民开展抗租斗争,与顽固派和地方豪绅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对强行收租的地主杀一儆百,并在地主运粮回家途中进行袭击,帮助农民夺回租粮,保护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1937年7月,闽西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当局经过艰苦的合作抗日谈判,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国民党保证:“土地革命时期所分配的土地应保持原状;未分配土地的地区,应实行减租减息”,从而确认了保田地区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后,闽西国民党顽固派策动龙岩地主豪绅秋收收租夺田、开办试验农场为名变相夺田、征收“军米”变相收租,搞“扶植自耕农”运动强迫农民交出土地等种种阴谋。对此,闽西地方组织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分化瓦解地主的力量,教育农民提出要田不要租金、动员当地和外地农民不给农场当雇工、发动农民破坏或抢收农场作物等,保田斗争一次次取得胜利。在保田地区甚至还保留一年一度“抽死补生”“抽嫁补娶”的调整土地习惯,这是中国农运史上的奇迹。


硝烟已逝,记忆永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岁月里,闽西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战斗,终于迎来了全区的解放,赢得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光荣赞誉。闽西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永远值得后人牢记和珍惜;闽西老区人民的光辉业绩和艰苦创业的老区革命精神,永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龙岩市实验小学六(5)班 邱晟成:


认真读完《闽西二十年红旗不倒》这篇文章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文中介绍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岁月里,闽西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战斗,迎来了全区的解放,赢得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光荣赞誉。


这段闽西的光荣历史,永远值得我们牢记和珍惜,我身为闽西的一分子感到光荣和自豪。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该牢记历史,发扬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全面发展的好少年,以后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


龙岩市全媒体中心出品整理:梁熙编辑:练彩虹检查:王沐审核:蔡添高 谢津津监制:陈燕棠版权归龙岩市全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市全媒体中心”
推荐阅读
鼓舞人心!龙岩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龙岩市领导赴长汀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推动水土流失治理走向全面胜利!我市召开长汀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工作推进会
勇毅担当新使命 实干展现新作为 ——市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侧记
刚刚!高校开学,教育部明确了!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