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王景弘文化开发利用工作座谈会观点摘登
编者按
2023年7月11日,是第19个“中国航海日”,龙岩市委宣传部召开龙岩市推动王景弘文化开发利用工作座谈会。会上,有9位专家学者代表围绕“王景弘文化”,分别从事实考据、挖掘整理、宣传弘扬、开发利用等方面发表意见建议。现摘登其中观点,以飨读者。
王景弘“八下西洋”:
保海疆平安 更立威海外
张佑周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原执行院长,教授
明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朱棣一改明太祖闭关锁国之策,实行开放策略,选定“诚可任”的太监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以次偏历诸番国”,开始了历时近30年的郑和王景弘“下西洋”的伟大壮举。
同为正使的福建乡贤王景弘“八下西洋”,“不辱使命”,历“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使“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再度畅通,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伟大意义主要有三:
1.肃清贡道,剿灭蛮寇之侵掠者,保证中外人士海上往来之安全。明洪武以来,南海多无赖者结为寇,阻断商道。其中多有操闽南语的闽粤沿海人,如潮州人陈祖义等。同操闽南语的王景弘及其部众大显身手,很快诏谕海寇,生擒主犯,航道于是畅通。
2.擒傲慢番王,震慑诸番,威震海外。如锡兰山(今斯里兰卡)王亚烈苦奈尔不睦邻国,屡斩明使,王景弘助郑和率兵擒之,并立贤者为王。
3.平息争端,提升国威,密切往来。如占城与暹罗、安南与暹罗、爪哇与满剌加、满剌加与暹罗等国纠纷不断,均被镇服或劝和。尤其王景弘“八下西洋”送爪哇国王返国,其和平使者风范显然。
此外,王景弘“八下西洋”至少二度经停台湾、澎湖,向当地土著施药,教当地土著种姜,开闽西与台湾两岸交流之先河。
陈弦章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原院长,教授
1.王景弘生平史考。郑和、王景弘“下西洋”成为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巅峰和绝唱。王景弘生平史实在正史中少之又少,其原因众多。我们除了在《明史》《明太宗实录》《明英宗实录》等正史中探寻,也可从亲历下西洋中人所撰的《星槎胜览》《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中探寻,还可从现存西洋诸国的民间传说及海内外新出土、发现的碑刻、铜钟等实物中探寻,也可从《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获得信息。
2.与郑和关系的厘定及下西洋次数的考证。这里要厘定两个问题:一是与郑和关系,即正使问题。说法要符合古代派遣使者的规矩,要考证王景弘与郑和的分工问题;二是王景弘下西洋次数问题。王景弘“八下西洋”,另有学者提出质疑。这是需要我们一次次考证清楚以还原历史真实的。王景弘的地位作用,可与郑和的事迹对应起来推断,考证其贡献。
3.王景弘信仰的考证。王景弘的信仰,目前无一字可考。偶有专家称其按伊斯兰教仪式安葬之说,颇疑。
4.王景弘历史贡献的评判。“下西洋”的伟大贡献:一是密切对外交流与华人华侨的联系;二是促进船舶技术与航海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王景弘贡献更大;三是经贸上的贡献;四是物种的引进;五是传播中国文化与民间信仰。
5.王景弘精神的凝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凝练景弘精神,不仅要放在海洋文明的角度上,更要树立文化自信,把它放在中华传统文化是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游牧文化相结合的优秀文化这样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可从五个方面概括景弘精神:不畏艰险、开拓敢闯、包容善交、笃诚精干、敬业献身。
吴福文龙岩市委网信办原主任,客家学者
底层逻辑主要指闽西历史文化中具有的善航、渡洋和敬海。
1.善航。闽西先民主要由两部分人群组成:一是作为原住民的古越族人,二是自晋始为避战乱与饥荒而南迁的中原汉人。这类人群不少是从海路入闽后内迁闽西,早已见识和熟稔水性。闽西先民由这两类人群构成,其后裔传承了善航的基因则必然。
2.渡洋。历史上闽西属于僻处山区,地瘠民贫;加之闽省三大河流——闽江、九龙江、汀江源头均在其境腹地。闽西自古以来凡遇天灾或兵燹便有士子外迁谋生和远渡重洋的风习。据文献记载,闽西至迟于宋末便有人前往南洋,元朝已有成批远赴东南亚,明代以来漂洋过海更成常态。与此同时,还出现一批“水客”,他们以接送家乡子弟往返南洋及传递华侨与家乡亲人之间财物和信息为业。这种职业可谓与郑和、王景弘出使西洋时“送各国使臣回国,随带中国丝绸、瓷器等物赏赐各国”,而“返航时,西洋各国大都派遣使臣携带珍宝异物随船队到南京向明朝朝贡”颇多相似。所不同者,一是华侨与侨乡乡亲之间的勾连,一是国家之间的交往。
3.敬海。沿海居民特别是东南沿海和海外华人社区以及出海航行者,都有信奉海神妈祖的习尚。郑和、王景弘出使西洋也极重视妈祖庇佑,并于第四次出使前在福州太平港候风期间,特在长乐南山寺东南建筑天妃宫一座,以酬谢妈祖保佑。闽西地处山区,但敬奉妈祖之风不逊于沿海。之所以如此虔诚和普及,原因自然与历史上闽西民众常涉水及航海远行有关。
曹木旺漳平市王景弘研究会执行会长
2002年6月,经漳平市委、市政府同意,漳平市筹建王景弘研究会;2005年6月,漳平市正式成立王景弘研究会,开启了国内系统研究王景弘之先河。20多年来,历届漳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持续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巅峰时期领军人物“王景弘故里”文化品牌,主要有:
学术研究方面:2002年6月,召开首次“王景弘学术研讨座谈会”;2004年7月由福建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和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漳平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漳平王景弘学术研讨会”。2003年1月,编印《明代大航海家王景弘》文史资料专辑;2004年12月,编印《王景弘与郑和下西洋》论文集。2019年6月《王景弘研究》论文集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基础设施方面:完成“六个一”工程,即“一碑一馆一路一山庄一公园一浮雕”。
开展活动方面:参加“全国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2005年7月11日);成功举办海峡两岸(2008·漳平)大、中学生“航海日”夏令营活动;“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授牌(国家海洋局,2015年1月27日)。
几点建议:
建议龙岩市与印尼三宝垄市结为姐妹友好城市;继续推进将明代著名航海家王景弘编入义务教育《中国历史》教科书;提请协调有关方面命名“王景弘舰”。
俞如先古田干部学院教授
历史以来,王景弘事迹一直备受国内外学界、媒体的关注。
王景弘事迹对外传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迎来扩大传播有“三个有利条件”:“一带一路”为王景弘事迹对外传播提供了广阔舞台;“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为做好王景弘事迹对外传播提供了思想引领;党中央对我国国际传播事业作出新擘画、新论断,为我们做好王景弘事迹对外传播提供了战略指引。
我们要紧紧抓住多个有利条件叠加的新机遇,开创王景弘事迹对外传播新局面:
其一,明确做好王景弘事迹对外传播工作的目标指向:服务“一带一路”。今后,我们推进王景弘研究、对外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归宿点就是服务“一带一路”。
其二,明确做好王景弘事迹对外传播工作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我们既要呵护王景弘事迹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还要创新挖掘史料的方式和方法,顺应时代进步潮流,运用新技术手段,创新王景弘事迹的艺术转化形式和网络平台的传播方式,让王景弘故事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其三,明确做好王景弘事迹对外传播的价值提升:提炼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要在完整、准确把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价值提升,从中提炼出印证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一般内容,诸如提炼出王景弘故事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质等,印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而为倡导世界和平,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闽西文化应有的贡献。
钟德彪龙岩市融媒体中心高级编辑
“王景弘文化”的时代坐标,是“文化提升”“内涵拓展”。
1.文化提升:应进一步挖掘王景弘文化固有的价值,形成独具特色的精神品质,以提振人们积极投身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激情,激发闽西大地的自豪感。如:举办“王景弘八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学术层面对于“王景弘下西洋的次数”“王景弘成长经历及游历”“王景弘家族世系”“王景弘八下西洋的文化精神”“王景弘文化与新时代主题契洽”“王景弘文化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学术支撑。在高校和中小学历史课本修订时在“郑和下西洋”史实中宜增加“王景弘”条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和艺术形象提升,增强闽西大地对外开放的归属感。
2.内涵拓展:要紧紧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闽西王景弘文化品牌建设为驱动,以项目落地为抓手,使“打好对外开放牌”这一愿景落到实处。以闽西王景弘文化品牌建设为载体,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地)的友谊做贡献。以一年一度的“中国航海日”为节点,策划生成“王景弘八下西洋”专题活动兼及文化旅游活动,邀请王景弘当年曾经出使或抵达的国家的现任驻华使节来龙岩、来福建参观考察。以闽西王景弘文化品牌建设为契机,深入两岸文化交流,编印“王景弘与台湾”为主题的宣传品入岛交流等。以闽西王景弘文化品牌建设为驱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为实现闽西高质量发展做贡献,一手挽着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一手挽着粤港澳大湾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并生根落地。
闽西王景弘:
比肩郑和的航海家
林爱清龙岩市委讲师团一室主任、讲师
从龙岩漳平走出的航海专业技术天才王景弘是与郑和齐名的伟大航海家。在明朝永乐、宣德年间,多次以正使身份与郑和同下西洋,致力于与海外诸国“共享太平之福”,进一步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王景弘出使西洋的探索实践为龙岩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精神财富。
郑和、王景弘远洋航线所经地区,不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沿线国家。作为王景弘故里,王景弘文化是我市在新征程上打好对外开放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特有优势。
因史料匮乏等原因,世人对王景弘知之甚少。如何打造王景弘文化品牌,为我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持是当前亟待破解的一大课题。一要加大研究力度。组织专家学者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围绕近年来发现的新史料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以此提高王景弘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二要提高王景弘文化的大众认知度。实施王景弘文化进校园工程,在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普及王景弘文化教育;创作一批包括小说、影视剧、专题纪录片等题材在内的文艺精品,用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宣传;通过新媒体制作网络作品、邀请达人直播,加强文创品牌开发等方式让王景弘文化在活态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陈龙林漳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指出,王景弘是我们福建的乡贤,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作出很大贡献,大有文章可作。福建、龙岩、漳平作为王景弘的故乡,应充分打好这张文化牌,从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高度出发,多方发力,书写时代新篇。建议:
在组织领导上,成立龙岩市提升“王景弘文化”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策划、推动相关项目的落地生成。
在学术研究上,成立龙岩市王景弘研究会,加强与中国郑和文化研究会的学术交流,特别是国际及台港澳郑和、王景弘研究机构的横向合作,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推动“郑和、王景弘下西洋”列入省颁、国颁教材。
在文创宣传上,组建“王景弘文化”精英创作团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一批优秀影视剧、舞台剧、连环画、油画、音乐等作品。通过官媒、自媒体在国内外开展广泛宣传,让大航海家王景弘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在交流合作上,与国家海洋博物馆、中国郑和研究会、央视和海外媒体合作,通过对外展览、专题纪录片、专题专栏等讲好“王景弘故事”。建立与王景弘“八下西洋”沿线国家、地区、城市的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特别是加强对台交流合作,深化与广州的对口交流合作。
在产业发展上,推动“王景弘文化”品牌与产业经济有机融合,策划发展“王景弘文化”主题旅游新产业,办好“航海日”活动和王景弘文化节,在项目策划、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方面注入更多的“王景弘元素”。
王笑芳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王景弘传》作者之一
郑和、王景弘“下西洋”,在于当时中国拥有世界强国的综合实力,有领先的航海水平。在对待国际关系上遵循“为政以德”的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通过“下西洋”得以在更广泛的国际空间传播。
郑和、王景弘“下西洋”展示了中国风度。和平发展的愿景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实力和友善,提高了中国在海外的威望。同样的,作为航海家王景弘的故乡福建也受益匪浅。九龙江源头在龙岩,龙岩的商船到月港,经厦门出发,漂洋过海,发展经济贸易。翻开龙岩明代以来的历史,随处可见龙岩人在海内外经商致富的印迹。
郑和、王景弘“下西洋”,推动了大帆船贸易,也铸就了爱国忠诚、敢拼爱赢、开拓创新的精神。“以美化人,以文化人”的航海文化,应该成为当代青年的精神食粮。我们相信:更懂得欣赏自己国家、民族之美的年轻一代,也是在国际交流当中传播美的使者。培养年轻人懂得欣赏中国的优秀文化之美,让他们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连接中外,并把这种精神和气质传递到全世界。如此,一定能让全世界更好听到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从心底欣赏中国之美。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在龙岩,在福建,在中国,在世界,中国优秀传统文脉的汩汩清流,正从岁月深处涌来,汇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河,浩浩荡荡,奔向未来。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融媒体记者:钟德彪 方晨颖
编校:黄婷 黄达杨
审核:王尚华 王沐监制:王仰华总监制:高营光版权归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往期推荐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