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厦大学子第二次迁移闽西办学,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闽西日报 2023-11-22

厦门大学在龙岩的岁月


闽西地处山区,往昔的峥嵘岁月里,曾两度接纳厦门大学的莘莘学子迁移落户。一次是在抗战时期,厦大迁往长汀。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厦大理工学院迁移龙岩县(今新罗区)。老区人民以其热忱敞开胸怀,谱写了一段共度时艰的难忘时光。


厦大学生在奔赴龙岩的途中






地处海防前线,厦门大学迁至龙岩办学




1950年底,国民党军在美国的支持下妄图 “反攻大陆”。地处海防前线的厦门大学,经常遭到空袭和炮击,正常的教学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上级决定,厦门大学理、工两学院紧急疏散到偏僻的闽西山区。1951年春节前,厦门大学教务长章振乾、工学院院长黄苍林、理学院院长卢嘉锡先行到龙岩考察,得到了时任龙岩地区行署专员伍洪祥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1951年3月,厦大理、工两学院的700余名师生及家眷分期分批向龙岩县迁移。仪器和师生的行李用汽车运送,学生徒步行军前往。从厦门到龙岩,300余里路程,当时有的地方社会秩序尚不安宁,经过坂寮岭时恐有土匪骚扰,学生步行队伍前后均有解放军和民兵护送。


经过6天的艰苦跋涉,厦大两院学生终于来到龙岩,受到当地政府和老区人民的热情迎候,一切安置工作井井有条。


由于没有现成的校舍,厦大理工学院师生只得分开在溪南村和东肖镇两地临时借用当地民房、宗庙祠堂、教会礼堂及小学校舍等,分散在各家各户。老区人民觉悟高,主动让出最好的房屋。4月1日,厦大在龙岩正式复课。














厦大工学院师生在溪南村,砥砺品质




工学院有4个系四五百名师生,因大型仪器多,被安置在城区溪南村一带居住,上课主要在河对岸的山坡上的龙岩中学(现龙岩一中),部分老师则住在附近的教堂旁边,体育课在中山公园操场上,在这里还举行过运动会。


当年的工学院土木系学生宋一久回忆:“工学院设在市里,那里一个河边有一个木头桥,河水很清,可以在那里洗脸漱口,时不时有农民挑煤经过。”当年的工学院电机系学生林一鹗回忆:“溪水非常干净,有些同学从木头船上跳水,也有同学从3米高台跳水,在河里游泳。当时女生宿舍在溪边,男生宿舍在溪后头,用的是干厕所,没有水冲,生活条件艰苦。”当年工学院学生林太珍、黄福仁回忆:“我们班的学生宿舍在龙岩溪南一栋土楼的楼上,楼下住的是当地的居民。用作教室的祠堂在溪北的城里,从宿舍到课堂,要走田埂过浮桥,一段好长的路。食堂在小学旁搭建的一间临时大木棚,可以遮风避雨。晚上自习的100多人也利用这个棚屋,照明是几盏汽灯,亮度虽差,但大家能济济一堂,埋头读书、做作业。”


在龙岩溪南期间,厦大工学院学生聆听了王亚南校长和潘懋元(后任副校长)讲授的政治课《新民主义论》,记忆犹新。


厦大工学院学生回忆当年在龙岩溪南学习的两个学期,虽然办学条件简陋,但生活也丰富多彩,对青年学生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培养了同学们能经受困难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


据了解,当时厦大工学院学生分散住在溪南小学和森玉堂、山公祠堂、谦吉堂、紫峰堂等民宅宗祠里,在登高山下还开辟清理出一块有150米跑道的操场。因厦大入住溪南,溪南小学原未完工的二层楼板,由县政府安排铺设,提供厦大师生使用。家住紫峰堂的邱春龙(1945年出生,曾任溪南村书记)清楚地记得,他7岁的时候,见到厦大学生住在这里,利用紫峰堂的4个房间做教室,将大厅做饭厅,学生们吃得饱伙食好。他的母亲主动帮忙食堂选菜洗菜,做好后勤工作。















厦大理学院师生在东肖镇,留下佳话




理学院4个系200余名师生,被安置在城郊的白土镇 (现东肖镇),厦大副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卢嘉锡率领理学院师生和自己全家落户白土镇。


理学院选址在白土镇著名的侨村溪兜村(现为溪连村),除了卢嘉锡院长一家六口住在白土街南约两公里的龙泉村(现为联邦村)陈子耕家中外,其他的教授和年轻老师则散居在溪兜村的归侨、侨眷或较宽敞的农民住宅内。其中潮海楼住的人比较多,其他如声远厝、依德居、张锦江厝、李树章厝、张汝鳌新楼、诒燕堂、岳庐、沐川厝等分别住着系主任和教授、讲师。助教集中住在乐怡堂(张姓宗祠)。学生则分住在七公祠和菜园村的新兰厝、陈荣标厝,以及原是粮库的三和楼。食堂设在七公祠,理学院院长办公室和化学系教室设在菜园村的陈德堂(罗陈宗祠),生物标本室与物理实验室也设在当地的老祠堂内,而一些教室只能临时简易搭盖。


老区人民倾力支持厦大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情谊融融。溪兜村的潮海楼占地两亩多,共16间房,是印尼华侨张潮海为他留在龙岩的母亲所建,1950年落成,青砖红墙灰瓦透着浓浓的南洋风情。潮海楼因家族人员多在海外,空房多,房主张添旺踊跃腾房迎宾,借给汪德耀、沙鹏等老师住。这里居住的教工最多。张添旺的女儿满月时,汪德耀为其取名秀明,并手抱婴儿与大家合影,大家在照片后留下宝贵的签名。当年院子里常回荡着欢声笑语。


因厦大师生来临,龙岩山区顿时变得热闹非常。贫困的山区也因此繁荣起来。农民自产的蔬菜、瓜果、鸡鸭等农副产品有了市场。厦大师生的到来更重要的是给山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他们一些师生在龙岩各个中学兼职授课,让老区群众受益匪浅。


时值抗美援朝运动中,厦门大学教育工会龙岩办事处半个月内捐献7000多万元,有的教师还捐献了他们的结婚戒指;居住在城里的眷属们每星期二、四、六做“抗美援朝饼”义卖;城区的厦大学生除了节省他们端午节加菜的一头猪外,很多人都献出了手表等物品;汪德耀教授还在白土赶集的万年台上作过抗美援朝反对美帝细菌战的报告。


厦大为答谢老区人民的支援,特于1951年秋在龙岩招收学生。这一年龙岩考取厦大的就达一二十人,林鹏同学便是在龙岩应考录取厦大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红树林权威专家而被评为中科院院士。这一年,溪南村的邱加海也考入了厦大。受厦大师生的影响,溪南当地村民的孩子,如邱炳源、邱加汉等后来考入了厦门大学,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厦大师生与闽西乡亲朝夕相处,感情融洽



两学院虽然仅在龙岩整一年,师生与闽西乡亲朝夕相处,建立了非常好的友谊。当年厦大数理系二年级学生陈景润,他和同学们居住在白土镇菜园村陈家,在这里他与法国来的数论教授沙鹏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并给时常来理学院检查教学工作的校长王亚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之后改变了命运。而卢嘉锡院长更是与房东陈子耕一家结下深厚的情谊,为铭记这段情缘,他把在龙泉村出生的第五个孩子,取名为卢龙泉。40多年后,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他还不忘当年的房东,于1994年10月、1997年7月两次到东肖寻访厦门大学理学院旧址和当年的房东,为其题词,并与当地乡亲叙旧。


从厦大走出去的卢嘉锡、陈景润、田昭武、张乾二、肖培根、林鹏、阙端麟等院士,他们都曾经在龙岩读书、任教、生活过,为这片红土地增添了传奇色彩。


1952年2月底,随着厦门海防的巩固,厦门大学理、工两学院奉命迁回厦门,两学院在龙岩时间整一年。


岁月更迭,华章日新。如今厦门大学在新罗区的旧址已所剩无几,一些旧址正得以保护开发利用。厦门大学与龙岩新罗演绎的红土地与蓝海洋之间患难相依、共同发展的时代之歌,赓续传承,永耀史册。






作者:符维健(作者系新罗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原主任)

图片来源网络

编校:黄婷 罗爱萍审核:王尚华 王沐监制:王仰华 总监制:高营光版权归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往期推荐


新增1家!龙岩市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当好“助推器”!龙岩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

“创客中国”暨“创响福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龙岩赛区决赛成功举办!这些优秀项目获奖……



让更多人知道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