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语教学法著作选读33:研究教师发展

2015-05-26 武太白英语教学

本文节选自文秋芳、韩少杰著《中国英语教师自主发展丛书之七: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点击本文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可链接至图书购买页面。



教师发展包括职前与职中教师的成长过程及成因。职前发展更多地集中在实习生在教学实习中的体验与变化。在职发展更多地注重研究教师成长的阶段特征,以及影响其成长的内外部因素。陈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来到中学教授英语三年。她很佩服本校的张况迪老师。张老师教英语 12 年,现担任英语教研组长。刚来时她担任初中一年级的英语课,后来基本上每两年换一个年级,现在担任高三年级的英语课。凡是她教过的学生都很喜欢她。平时她乐观向上、精力过人、永不言退,与同事们相处也很愉快。陈晴想探究张老师成功的秘密,于是她决定对张老师的成长过程开展研究。案例7 描述了陈晴开展该项研究的过程及其主要发现( 见表1.7 ) 。

表1.7 :案例 7 “一名英语教师成长过程的研究”

陈晴对张况迪老师进行了 3 次访谈, 每次大约 1 个小时。 第一次访谈 侧重了解张老师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情况及其家庭背景。第二次访谈重点了解她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和她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第三次访谈聚焦于张老师对自身专业化能力发展的目标与她所采取的实现自身目标的方法。除了 3 次访谈外,陈晴还观察了张老师一周 5 次上课的情况,并采访了她班上的部分学生。她在综合访谈、观察数据的基础上,描述张老师的成长过程及影响她成长的关键因素。

陈晴的研究发现张老师的成长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角色转换(即从学生转换成老师),张老师考虑的焦点是如何被学生接受;第二阶段是融入(即从新教师变为教研组名副其实的成员),张老师关注的是如何被其他教师所接受;第三阶段是发挥作用(即在教研组内不断提出新想法与新主意),张老师注意的重心是如何对学校英语教学的改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晴的研究还发现张老师成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其自身,她总是要求自己不断前进,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己。


相对于研究学生来说,研究教师更方便。我们不仅可以研究自己的同事, 如案例 7, 还可以研究自 己, 如案例 5、 6。 如何选择研 究焦点?我们建议最好从自身出发,审视自己的成长过程,找到自己发展的关键问题,采用赵东老师的做法,运用录像等手段,分析问题的特征、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可以研究自己的课堂语言、对待差生的态度、日常时间的安排、探究式的学习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成长历程等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