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萍乡连载20-26,杨岐寺的那些事......

2016-04-18 萍乡市旅游局

点击上方“萍乡市旅游局”关注

写在前面的话:为让更多朋友了解萍乡文化底蕴、熟悉萍乡历史风景,微信公众号漆宇勤说、萍乡市旅游局、萍乡百科、萍乡百味、微爱萍乡、微东桥、萍乡政协等(也欢迎更多公众号参与)从3月10日起原文连载《阅读萍乡》全书内容。


阅读萍乡(连载20)小县城里的王侯墓
导读

一座王侯级的西汉古墓,惊现萍乡莲花这座小县城……


2007年6月5日,经过江西省文物局、江西省文物考古所、莲花县博物馆专家20多天的奋战,位于萍乡市莲花县工业园区罗汉山老虎坳的一座汉代古墓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专家们从一枚印文为“安成侯印”四个字的金质龟纽印章考证出,这座汉墓的主人就是汉景帝之孙刘苍。

该墓葬为一座带墓道的大型土坑穴墓,坐西朝东。其形制结构之大,随葬品之丰富、制作之精细、摆放之讲究,在江南地区罕见。墓室长10.39米,宽8.9米,深1.5米。据不完全统计,墓室出土的随葬品陶器、铜器、金器、玉器、铁器上百件。目前,这上百件珍贵文物都已封存入库。

在该墓室中出土了一枚龟纽金质印章,印文为“安成侯印”四字。专家们认为,这枚制作工艺精巧的金质印章,不仅反映了此墓主人的身份,也为研究赣西地区汉代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为什么王侯级的人物会安葬在萍乡莲花?据有关专家介绍,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景帝加封其子刘发为长沙定王。刘发子女众多,史书上记载有儿子16个,除嫡长子刘庸被立为王太子,其余15个儿子均依例封为诸侯,其中次子刘苍被封为安成侯。安成就是平都郡,当年安福、莲花、永新、宁冈、泰和都属于平都郡所辖。刘苍又名刘自当,死后谥号为“思”,意为子孙后代能追思其祖源于长沙。按照汉代的礼制,九鼎为天子,七鼎为王,五鼎为侯,三鼎为大夫。专家们在此墓葬中发现至少有7个瓷鼎,且其造型、色彩十分豪华,也进一步确认了主人的身份。

据莲花县志记载,莲花县的历史记载始于晋朝。而刘苍古墓的出土,填补了莲花县无汉代历史记载的空白。这也是江西省甚至江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西汉古墓。

作为一位西汉侯王的归宿之地,这也在萍乡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阅读萍乡(连载21)家住安源萍水头


导读

都说一江春水向东流, 可是,在萍乡, 却是一川萍水向西流, 入湘江到洞庭。 八大样板戏之一《杜鹃山》 中, 主角柯湘一句 “家住安源萍水头” 使萍乡再次天下扬名……


与大江大河相比,萍水河是一条很不起眼的河流,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它已经闻名遐迩,成了一条南北皆知、小有名气的河,这是因为在上世纪60年代,一曲现代京剧唱红了它。在红得发紫的八大样板戏之一《杜鹃山》中,剧中主要人物党代表柯湘一开场就唱:“家住安源萍水头……”

京腔流畅而凝重,铿锵而多情。在当时的中国,这段京剧曲子是男女老少耳熟能详的经典,很多人都可以哼唱出来。可就是这样一传唱,把条普普通通的河唱红了全中国。萍水,从此成为一条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河流,有意无意流淌在人们心头了。

萍乡水系地域分属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全市主要河流有五条,即萍水、栗水、草水、袁水、莲水。境内主要支流有长平河、福田河、东源河、楼下河、高坑河、万龙山河、张家坊河、金山河、大山冲河、鸭路河等。其中,萍水河无疑是萍乡的母亲河。

它的源头是禅宗圣地杨岐山,主要河道经过上栗县、安源区、湘东区,境内流域面积1325.27平方千米。如果算上主要支流的话,萍水河流经了全市所有县区。萍水河主要支流有三条:南坑河,发源于张家坊乡杂溪村;麻山河,发源于莲花县六市乡杨梅山;长平河,发源于狮岭燕窝塘。

与中国许许多多河流不同,萍水河是一条“倒流”的河,从北流向西,从萍乡市湘东区荷尧镇出境到湖南,入湘江,进洞庭。而不是如大多数河流一样“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当然是因为地势所致,但也许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条河才有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风骨和个性。

自古至今它就这样一路滔滔,向西流淌。由于发源于石灰岩地带,水源欠丰,水势较为平缓,很少有大波大浪。

萍水自杨岐山流出后,并不像一条浩浩荡荡的河,只是有了南坑河、麻山河和长平河三条主要支流的汇入,才越来越宽阔,越来越有些气势。一路奔流,有杨柳相伴,有美丽的村庄和丰饶的田野相随,串起了珍珠似的景色。再加上恬静委婉的柔波、河上三三两两撑着竹排或划着小舟的渔夫、缓缓旋转着的巨大的筒车,萍水河总是以单纯、质朴、安详的风姿在打动着人心。鸟在水面飞翔,鱼在水底游弋,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让人心醉。萍水流经城里,好似一弯明月,或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给萍城添了许多活力与姿色。归于湘江的萍水,历史上曾是湘赣之间一条重要的水上通道。自古以来,乡人都是依了这条主要的通道,沟通外界,并借此通商行贾,一条木船将家乡的土产运到外地,又将外地的货物运回家乡。因为有了这水,沿河几十里就变得热闹起来,萍乡城也因此而兴旺。

不说河水环绕的县城,就说离城二十里“东来千里皆吴地,西过两关是楚疆”的湘东,也因此而繁华。宋开宝年间,湘东城镇集市的发展已成规模。《昭萍志略》记载:“其西怀攸里,距城二十里,街二里,临水通舟,商民二百余家。”外州商贾如过河之鲫,纷纷来此开店设铺,经营布匹、药材和小粟等商品。宋时便设驿站于此,曰“湘东驿”,后移至黄花渡,曰“黄花驿”。朱熹、黄庭坚等名人都曾行宿于湘东,并有诗句流传于世。

清乾隆年间的萍乡知县胥绳武曾这样描写萍水湘东段的风情:

湘东水长好撑篙,

渡口船排半里遥。

各取小红旗子褂,

客来争问买鱼苗。

正是这条特殊的通道,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承载了人们太多的希望,同时也写下了一段动人的华章。当年,在株萍铁路修通之前,萍乡的煤炭正是从萍水河这条并不宽阔的河流,经湖南醴陵再运到湘江,最后入长江运达汉阳铁厂。

一时间,河水沸腾了起来,过去只是行走小渔船的河面上,突然多了许多运煤的船只。有木船,同时也不时会驶过两三艘机器小火轮,“突突突”的机器声打破了河水往日的平静,惊飞了正立在船头的鱼鹰。在湘东、浏市、金鱼石一带,从此开设了多处码头,各种船只在这里停泊、中转。

只是,萍水河水运的兴旺自从20世纪初便慢慢衰落。随着株萍铁路的修造,原来主要是水路运煤的船运已显得无关紧要。火车的轰鸣声唤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萍水河因此一天天冷落,像一个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的老人。渐渐地,萍水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剩下少许的商船和渔船从从容容地漂过。

萍水从远古流来,从近代流来,从历史的深处流来,流到现在。它的变迁,它的喜怒哀乐,它的存在所带来的文化意义,足以让人体味无穷。面对河水,两岸乡民自然会想起很多,而端午时节的龙舟竞渡,其情景更是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那后生打着赤膊奋力敲击的鼓点,那两排激起浪花的挥舞的木桨,那两条快速向前突进的长长的木船,还有那一声声震云天的号子……这一切都还没有远去。萍水,给了沿河农民奋发争先的舞台。

水乃生命之源,千百年来,萍水无疑给了萍乡人祖祖辈辈以幸福和安康,只有懂得报恩的人才会在它的身边默默祈祷。

只是,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的另一面,萍水有时也会像一个任性的汉子,变得无羁而暴躁。每逢洪水来临的时候,河水猛涨,并不宽阔的河床终于承载不起这突如其来的重负。洪水发狂似的倾泻于两岸,倾泻于他曾经养育过、滋润过的田野和村庄,淹没庄稼和农舍,甚至吞没无辜的生命。

对萍水河的科学治理,是近十几年的事。政府把萍水治理作为一项迫在眉睫的民心工程,制定规划,描绘蓝图,投入巨资,下定决心举全市之力,完成这个宏大的工程。治理萍水河,不仅要治理河流的水患,更要让早已衣衫褴褛的母亲河变成一条美丽、诱人的河。春去秋来,萍水河每年都在变化着。河床疏通了,河岸重筑了,高高的护河堤坚固而又平整。市民明显感觉到了萍水治理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与此同时,对萍水河的“美容工程”也在同步进行中,萍水河已经成为享誉省内外的一道城市景观。


阅读萍乡(连载22)道家法天地


导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700年前,中国道教影响深远的流派之一丹鼎派的开创者葛玄、葛洪在萍乡这块土地上修道炼丹……


在萍乡,道教文化渊源得回溯到近2000年前。这里流传着中国道教影响深远的流派之一丹鼎派的开创者葛玄、葛洪修道炼丹的故事。

葛玄(164—244),三国吴道士,字孝先,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葛洪的从祖父。《抱朴子·金丹篇》说他曾从左慈学道,学得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经。先后在武功山等多座山修道炼丹。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

明代《武功山志》载有葛玄所作的《丹成颂》,述其修道炼丹的艰辛:“流珠流珠,役我形躯。奔驰四海,历览群书。经久不悟,维思若愚。焚遍金石,烧竭汞珠。”葛玄尽管历经挫折,但初衷不改,执着追求,修炼不止。最后炼丹功成,他感慨地说:“天长地久,同蹑仙都。”葛玄苦心修道炼丹,认为神仙辟谷服丹,可使所谓真人一变而为肉体飞升。因此,修道的功夫在于使身体不老,然后不死可求。

至今,在武功山金顶处,还保存着国内罕见的三国东吴初年始建的四座古祭坛,由花岗岩垒砌而成,朝向各异,隐含着来自远古的神秘。来到祭坛前,抚摸这千年之石,自然会有思古之情思。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都一层一层垒在这石块中了。这些古祭坛为块石拱顶结构,通称无梁殿。原为古人祭拜天地雷神之所。其中最久远的建于三国东吴初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这四座古祭坛分别是:建于东吴的葛仙古坛,主祀葛玄,面朝正东,契合道教的紫气东来之意;距金顶约100米的汪仙坛,面朝东南,祭祀汪可受;供奉龙王爷的求嗣坛,也称龙王坛,面朝正南,为求子之坛;建于金顶的第一个古祭坛冲应坛,至民国时期仍有满堂神像,周边还存有拜祭先贤的衣冠冢。

据明代《武功山志》载,葛玄离世200余年后的梁朝,学者陶弘景撰写《葛仙坛碑四首》,立碑以记,赞颂葛玄。又载,赵仪可所撰《葛仙坛记》:“坛处山巅,旧有石崖,后人磊石而成。每霜降木落,有金灯万炬,浮空而下,旋绕坛界而去。仙人有时而聚会也兴。四方之士,闻其灵异,赍粮倍程,礼谒祷祀,鲜弗应者。”这段文字说,山巅的祭坛是用岩石垒成,每年霜降时节,天上有金灯万盏在夜色中飘下,旋绕祭坛而去。仙人有时在此聚会。四面八方的人士闻其灵异,纷纷上山拜祭,很少有不灵验的。“信国文公之尊,甫尝躬襟于此,后丞相生而有紫光之兆,逮长魁天下,书‘葛仙坛’三大字,以额兹山昭灵贶也。”这段文字说,南宋大臣、右丞相文天祥之父,家居武功山下的吉安,曾上山拜祭葛仙坛,后来生育文天祥,文天祥中了状元,名扬天下,于是文天祥手书“葛仙坛”三个大字,以感恩昭灵赐福。

葛洪(284—364),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葛玄从孙,好神仙导养之法,师从葛玄的弟子郑隐学习炼丹术。曾追寻从祖葛玄的足迹,亦来到武功山修道炼丹。《萍乡县志》载有葛洪的诗《洗药池》,洗药池在葛仙坛附近。明代《武功山志》载:“武功之水出于其顶,愤激瀑瀑,池面如芙蕖。闻人语,则愈出。池旁有石臼人迹。相传为葛仙烧尽池。葛仙名洪,学仙于此。”又载,明代刘长吾的诗《炼丹池》,诗中有“夜浴丹砂浮暖气”,“至今池上说神仙”之句。又载,唐代袁皓的诗《风火洞》,前两句为“一洞二仙共炼真,功成九转各神通”。

后人缅怀葛洪,在武功山进山处建葛仙坛,俗称脚庵。明代简迪的诗《葛仙坛》,其中有“神光满堂明如昼,知是仙翁夜浴丹”之句。明代乌斯道在《葛仙坛》诗中,深情地写道:“长忆仙人葛稚川。”清代夏振魁的诗《葛仙坛》:“千丈岩头放紫烟,丹池水映一壶天。神仙本是凡人性,谁道凡人不可仙。”

自从葛玄、葛洪修道炼丹于武功山之后,武功山成为道佛两家修身养性之地,并受到朝廷的推崇。五代十国时期(907—960),佛门僧人在武功的九发、明月、三天门一带兴寺建刹。据明代《武功山志》载,宋代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颁发谕旨,称武功山“山川胜景,仙圣所居”,封葛玄为“冲应真人”。南宋淳祐六年(1246)宋理宗颁发谕旨:“葛公修于名山,以妙道世传……封为冲应孚佑真君。”故此,武功山金顶的四座古祭坛中,其中一座为冲应坛,以示纪念。至明代,武功山道佛香火旺盛达到鼎盛时期,山南山北建有庵堂寺观30多座。据明代《武功山志》载,嘉靖九年(1530)明世宗下谕旨:“恩求于武功仙山,及葛真君之福地……保母疾早安,寿年延永。”

葛玄、葛洪修道炼丹武功山,引来历代文人登武功山寻迹访道,他们挥毫泼墨,写下对两位仙人的景仰之情。宋代萍乡知县郑强《登武功山》诗曰:“巍然在望葛仙坛”,“炉烟缭绕白云还”,“疑是神仙真洞府”。元代僧人释非空《游武功》诗曰:“武功拔宅走仙宫”,“龙分坎水归丹井,鹤与乾坤作雨坛”。明代邹守道《武功山游》诗曰:“乃知宇宙间,浩气固存在”,“请看葛仙翁,香火逾千载”。清代欧阳台《登武功山顶》诗曰:“观古仙称葛,碑残客姓陶。”

葛玄、葛洪是中国道教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们修道炼丹的地方也就成为道教名山,在漫长的岁月中散发着道教文化的芬芳,让萍乡氤氲着道教文化的氛围。


阅读萍乡(连载23)禅宗播杨岐


导读

《佛教概论》说: “杨岐一派历宋元明清, 法流繁衍, 遍于南北。 ” 近代太虚大师说: “宋以来佛教宗派, 无不以禅宗为核心。 宋以后禅宗, 杨岐已成为独占之局。 ” 在中国禅宗的五家七宗中, 杨岐宗即发祥于萍乡市杨岐山……


禅宗是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浸润着中国的思想、中国的文化,对中国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禅宗包含五家七宗,五家即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临济宗至宋代分黄龙、杨岐二派,以此二派加上五家,合称为七宗。

杨岐宗发祥于萍乡杨岐山,其祖庭正是杨岐普通寺。据《昭萍志略》载:“北祖杨岐之脉,凤翼飞翔”,“实为萍城发脉之所,我邑科名鼎盛,人文蔚起,未始非兹山之钟灵毓秀也。”

杨岐山层峦叠嶂,堆翠凝碧,荡云涌霞,泻泉漱玉。杨岐宗祖庭普通寺坐落在宛若一尊大肚弥勒的寿桃峰的肚脐眼上。

其实,杨岐的佛教传承自唐代就已经开始了,乘广、甄叔二位禅师在这里开山立派,光大法门。他们留下了现存普通寺的唐塔、唐碑、唐柏,被称为“杨岐三宝”,见证着悠久的杨岐佛教历史。

但杨岐佛教名扬天下,地位显要,历久不衰,灯灯相传,关键还在于宋代方会禅师在此创立的禅门七宗中独昌的杨岐宗。杨岐宗的创立,标志着杨岐佛教进入最鼎盛、最辉煌的阶段。

方会禅师于宋淳化三年(992)出生在江西宜春,俗姓冷。20岁时到江西高安九峰落发为僧。乾兴元年到庆历五年(1022—1045),方会在杨岐山弘法,被人称为“杨岐方会”。他将杨岐山上的广利寺改名为普通寺,延续至今。正是在这里,他举扬一家宗风,创立了名扬天下的杨岐宗。杨岐宗的基本思想秉承临济宗的“立处即真”的自悟,不拘泥于文学语言上下功夫,强调禅的直观修炼,重在一切现成,主张“随方就圆”,“有马骑马,无马步行”。在接引参学新人上采取灵活自然的诱导方式。

在方会的时代,禅林各大宗师多以奇异的言行显示玄微,或用峻烈的手段,行施棒喝。而方会的表现却平实无华:“杨岐无旨的,栽田博饭吃。说梦老瞿昙,何处觅踪迹?”(《古尊宿语录》卷十九)方会法嗣仁勇称:“有盐有醋,粥足饭足,且恁过时。若是佛法,不曾梦见。”(《五灯会元》卷十九)生动地道出了杨岐禅宗平实无华的特点。一次,有人问方会:“雪路漫漫,如何化导?”禅师答道:“雾锁千山秀,迤逦向行人。”就是说不必墨守成规,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正因为杨岐宗能够综采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除弊布新,所以能脱颖而出,独树一帜。《中国佛教史》载:“宋代,禅宗只临济一家弘传至盛,余家或绝灭,或就衰败,但曹洞一家绵延至宋末忽臻隆盛,临济下的黄龙一派数传即绝,而杨岐一派乃复临济宗的旧称。

就是说临济宗内的黄龙宗传承数代即灭绝,杨岐宗成为临济宗的代称,杨岐宗等同于临济宗,临济宗的历史成为杨岐宗发展的历史。

《佛教概论》说:“杨岐一派历宋元明清,法流繁衍,遍于南北。”近代太虚大师说:“宋以来佛教宗派,无不以禅宗为核心。宋以后禅宗,杨岐已成为独占之局。”可见杨岐宗的地位和影响。

作为杨岐宗的祖庭,多年来,以杨岐普通寺为中心,杨岐宗术法流传,法流繁衍,遍布各地。仅举江苏、浙江一带为例,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常州天宁寺、天目禅师寺、宁波天童寺、杭州灵隐寺、苏州虎丘寺等,这些影响颇大的名寺都是杨岐法系。

据《续指目录》记载,自南宋至清代康熙初期,共有高行、语录、传记、塔铭的高僧大德者710名,其中杨岐宗弟子就占了470名。《中国佛学名人词典》记载中国十大佛教宗派的传承中,所占篇幅最大的是杨岐宗。杨岐法系传人中,有敕封为国师的明代梵琦,清代通琇、迦陵、通客、虚云;有明朝宰相张商英、姚广孝、袁了凡;有参与编撰明代《永乐大典》的至善;有元代书法大师赵孟頫;有清代著名画家石涛、八大山人,近代书法家弘一;有老百姓广为熟知的济公;有历史名人林则徐;等等。

与此同时,从普通寺出发,杨岐宗法还在异国繁衍昌盛。相传,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日本僧人珠光来到中国,依从杨岐四世克勤禅师学法。南宋时期还有党阿上人、俊芿、圆尔辩圆等日本僧人接踵而来参禅,致使杨岐宗在日本兴盛,蔚为大观。宋元明三朝,有一批杨岐宗传人远赴日本弘法,其中主要代表者有南宋的兰溪道隆禅师,日本朝廷尊称他为“一山国师”;有明代的隐元隆琦禅师,他是福建黄檗山万福寺高僧,在日本建寺称黄檗山万福寺,众徒纷至,影响很大,日本朝廷尊称他为“大光普照国师”。历史上中日僧人交往,主要是杨岐宗法系的人员,杨岐宗还传播到东南亚一些国家。

从历史记载可知,作为宋代以后在禅宗界独树一帜的杨岐宗的祖庭和发祥地,杨岐在佛教文化里影响深远。而自从杨岐宗崛起,萍乡也就成了佛教盛行之地,经久不衰。


阅读萍乡(连载24)一休大师与杨岐


导读

“咯嘀咯嘀咯嘀咯嘀……” 伴随不少人度过童年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 , 相信很多人都无比亲切。 可是, 你知道吗? 日本这个聪明的小一休, 与萍乡杨岐有着不解之缘……


杨岐作为佛教杨岐宗的发祥地,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日本影响更大。唐宋以来,从日本来杨岐学习佛法的僧人就有不少。当时日本有24派禅宗,杨岐宗占20派,被拍成动画片的日本一休和尚所师承的,就是杨岐宗传承中的一脉。据日本爱知大学教授、日本禅宗研究所副所长铃木招雄介绍,杨岐宗在日本影响很大,其信徒发展到100多万人。

第一个来中国求杨岐佛法的日本僧人是珠光。他比《辞海》里所讲的俊芿、圆尔辩圆两名禅僧来华求法还要早几十年。可以想象:“遣唐使”一次一次从日本海岸扬帆起航,一次一次从中国返回日本,岂止是一箱一箱见所未见的物件,随之更有一桩一桩闻所未闻的信息。那些物件与信息的产生地中国,叫无数日本人怦然心动:中国是个怎样繁华、幸福、神秘的地方呀!其中就有珠光和尚。虽说是和尚,也持续诵着佛号,懵然念立夏经咒,但佛是什么呀,法是什么呀?他不清楚,别人也不清楚。经过长时间思考,他决定:到中国学习!

千艰万险,非止一日,珠光终于抵达中国。左寻右觅,既虔且敬,珠光终得拜佛果禅师为师。这克勤佛果圆悟禅师是杨岐宗第四代,珠光就成了第五代杨岐弟子。珠光以其虔诚勤奋,克服了语言、生活、学习上的重重困难,日益精进,最后获得佛果禅师“印可”。

珠光回国前,师兄弟们都赠送纪念品,佛果禅师则书写解释佛理的手卷,并且写了“茶禅一味”四字的条幅作为赠行。这手卷和条幅,珠光珍逾拱璧,唯恐途中略有损坏,把它密封在大竹筒里。

珠光满怀欣喜坐船归去。可以想见他曾若干次设想回到日本如何讲述在中国的经历,如何展示所得的珍稀,如何弘扬杨岐佛法。但不幸,就在他的船快要靠岸之时,飓风覆舟,一船人无一生还。珠光成了殉道者。

飓风过后,一位日本僧人来到海边,发现一大竹筒,设法捞起。他幸运地获得了佛果赠珠光的手卷和题词。这日本僧人就是著名的一休大师,也就是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的那位一休(《聪明的一休》讲述的是一休少年时代的故事)。这位著名奇僧是日本室町时代杨岐宗的重要传承人,他不仅是一位得道高僧,而且也是一名擅长用汉语创作汉诗的诗人,成为日本汉诗一大家。

一休对这来自禅宗圣地的手卷与题词非常重视,反复参研,打坐之余,常常对着题词“茶禅一味”冥思苦想,最终有所了悟。据考证:珠光和一休都生活在日本镰仓幕府时代。而“茶禅一味”这幅字,后来成了奈良大德寺的“镇寺之宝”。至今仍收藏在日本京都大德寺。自此,来华求法日僧除从师学佛外,也都注意参学“茶禅一味”,与日本后来形成“茶道”大有关系。

阅读萍乡(连载25)济公活佛:杨岐派第六祖
导读

民间传说里家喻户晓的那个济公和尚, 在灵隐寺出家, 师从杨岐派的第五代传人慧远禅师, 并得到慧远的大力周全, 才得以不遵戒律、 游戏人间、 惊世骇俗地在灵隐寺生活下去, 直到慧远圆寂, 济公才不得不另寻寺庙安顿。 他也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 杨岐派第六祖……


民间传说里的道济和尚,又被人称为活佛济公,可谓家喻户晓。

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个济公原来却是萍乡杨岐宗弟子。而且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济公,俗名李修缘,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卒于嘉定二年(1209),浙江台州人,出生于天台山永宁村,是南宋禅宗高僧,法名道济。李家世代信佛,他的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台北门外永宁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无嗣,虔诚拜佛终得此子。李修缘弱冠之年皈依佛门,先入国清寺,后至临安(今杭州)投奔灵隐寺瞎堂慧远正式出家,这位“佛海禅师”为济公授具足戒。济公出家后,一反常态,言行不羁,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状类疯狂,人们称他为“济癫僧”。

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瘅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在灵隐寺时,道济经常和那些顽童厮混在一起,作呼洞猿、斗蟋蟀的游戏,甚至蘸大蒜吃狗肉。僧众告到方丈室,慧远却说:“佛门之大,岂不容一癫僧!”后来,慧远圆寂,他失去庇护人,被迫转到净慈寺,先是替人念经兼作火化工,后来升了书记僧,却依然出入歌楼酒肆,游山逛水。他写诗自述:“削发披缁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颠僧绕市廛。”活脱脱的一幅“游戏人间”的自画像。

从外表看 ,这位号称“湖隐”“方圆叟”的穷和尚,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似丐似氓,非僧非道。实际上,道济却实实在在是禅宗杨岐派第六世的得道高僧。他的师父和庇护者慧远是杨岐宗的第五代高僧,又名瞎堂慧远,13岁从药师院宗辩禅师出家,前往成都大慈寺听习经论,后来成为临济宗杨岐派第四代宗师圆悟克勤(1063—1135)弟子。再往前推移的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杨岐第六祖道济和尚的法脉传承:方会禅师开创杨岐派,方会传守端(1025—1072),守端传法演(?—1104),法演传克勤(1063—1135),克勤的法嗣有75人,灵隐寺的慧远是其中的佼佼者。而道济,则师从慧远禅师!

人们可能会奇怪,济公这样一个似乎有些疯疯癫癫的和尚怎么可能会被禅宗所接纳呢?其实,杨岐宗的开创者方会的禅学思想主张“立处即真”的自悟,他说:“立处即真,者里领会,当处发生,随处解脱。”佛法无处不在,不必寻觅。因为“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殿对三门,僧堂对厨库。若也会得,担取钵盂拄杖,一任横行天下。若也不会,更且面壁。”而济公的修行之道,正应和了杨岐宗的这一特点。济公活佛学识渊博,擅诗善文,出语谐谑,往往超诣。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对他的四首《西湖》绝句和临终偈语尤其赞赏,说“若以诗境而论诗格,他与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陆放翁相较,并无逊色”;如以禅学的境界论诗,则已臻禅境之极诣。略举其一:“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画面色彩鲜明,动静谐和;情趣内蕴,用笔精细而又不失自然。末句尤有神韵。他每有疏状新出,临安城更是争相哄传,名闻遐迩。

名宦富室慕名,竞相订交。道济却轻易不入侯门。而用他精湛的医术为老僧、贫民悉心治疾,疑难杂症多得根治。净慈寺失火,他自撰榜文,前去严陵山一带募化,使之恢复旧观。他好打抱不平,息人之争,救人之命。于是人们又以他扶危济困而称之为“济癫”,尊之为“济公活佛”;并通过民间传说、通俗小说的形式,将济公的故事不断演绎、代代传播下来。


阅读萍乡(连载26)宝积古刹梵音传
导读

宋代,因杨岐禅宗盛极一时,四方朝拜者络绎不绝,一时象马交驰。因杨岐山处于离城数十里处,位于市区的宝积寺也就成了前往杨岐的中转之地,去朝杨岐,先拜宝积。往返湖南、江西“走江湖”的云游学僧也将宝积寺作为歇脚交流的枢纽,一时之间,宝积寺香火旺盛,梵音响彻。恰在此时,苏门四学士之一、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来到了萍乡,游览宝积寺,写诗、题匾、种树,甚至第二年还专门撰文《宝积寺记》……


宝积寺位于市区之南,旧名星居、梵林,始建于唐代。唐代诗人袁皓在《归宜春路经萍乡题梵林寺》中说:“梵林遗址地松罗,四十年来两度过。”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期间,后周显德元年(954),寺庙上方突然有宝光呈现,而后数日,此宝光又屡现不去,乡人惊诧而喜,心想这定是佛祖之意,于是借佛经中“宝积”二字,改名为“宝积寺”。

到了宋代,杨岐禅宗盛极一时,四方朝拜者络绎不绝,一时象马交驰。因杨岐山处于离城数十里处,一日往返交通相对不便,位于市区的宝积寺也自然就成为海内外僧俗朝礼杨岐禅宗祖庭挂锡之地。换句话说,宝积寺有点类似当今一些寺庙群的“脚庵”和中转站了,去朝杨岐,先拜宝积。

另一方面,当年六世祖慧能开创“纯粹中国化佛教”之时,下开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二系,史称“南岳系”、“青原系”。怀让下传马祖道一,行思下传石头希迁。由于“马祖道一主江西,石头希迁主湖南”,出现了双方弟子互串师门而辗转求法的盛况,禅宗史称“走江湖”,由此完成禅宗的中国化。唐宋时期,往返于湖南、江西的云游学僧不计其数。而宝积寺所驻县城是浏阳、醴陵、莲花、安福、宜春等地枢纽,在作为去杨岐的中转站之外,正好也成了“走江湖”的僧人们歇脚交流之地。一时之间,宝积寺梵音响彻,成了邻近各地僧人会面谈禅论佛之所,既是佛教圣地,又是声播湘赣两地的社交名寺,香火之盛,在邻近各地寺庙中也不多见。

北宋崇宁元年(1102)秋天,著名文人黄庭坚来萍乡探望在此担任知县的兄长黄大临,慕宝积寺盛名前来游览。寺内僧人景仰这位大诗人、大书法家,热忱请他留下墨宝。黄庭坚欣然运笔,题写“德味厨”、“八还堂”匾额,还兴致勃勃地在大殿前栽下一株罗汉松。

第二年冬天,黄庭坚还按其兄书信,撰写了《宝积寺记》。穿越岁月沧桑,黄庭坚的题匾墨宝可惜失传,未能存世。那棵罗汉松在风风雨雨中郁郁葱葱挺立800多年,直至20世纪60年代因故消失。但《宝积寺记》被录入萍乡志书中得以传世,黄庭坚在文章的结尾感叹道:“……噫!是寺也,祥光之见必非偶然,招之得其人,居之得其地,余知宝积之名其必有历传不朽者,则禅法之能感人也,禅真不愧为禅矣。”这段话高度赞誉了宝积寺,说它当年出现宝光并非偶然,住持是合适的人选,地点也是好地方,作者相信宝积寺的名字必将代代相传,佛法能够教化人们。

宝积寺因黄庭坚留下匾、松、记而更加闻名。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来到宝积寺,追寻黄庭坚的足迹,观匾抚松读记,情思绵绵,诗兴大发,留下了吟咏之韵。清代雍正年间举人王彦邦,对家乡的这座名刹怀有感情,写下一首《宝积寺》:

宝积城南寺,桥通古道平。

薄云生屋角,疏竹度钟声。

爱共高僧话,闲穿竹径行。

山禽知客到,睍睆亦多情。

晚清名士、萍乡人文廷式也留下《题宝积寺诗》:

山谷老人亲种树,碧池处士旧凭栏。

斜阳不改青山色,寄语时贤郑重看。

但世道多变,宝积寺也经历过沧桑变化。从唐时的初建,到宋时的兴盛,到元时的被毁,到明时的重建和清时的再次募修、民国时的再次兴盛,后又因兵燹战乱频繁,特别是日军两度侵扰腹地,破坏严重,寺院饱受风雨的摧残,佛事渐衰。

1990年,怀善法师由南岳而来宝积寺担任住持。他广泛联络海内外宗教人士与信徒,争取各方资助,将宝积寺原有的建筑物全部拆除,用5年的时间,将大雄宝殿、天王殿、伽蓝殿、客堂、东西配殿及寮房一一重建完成。重建后的宝积寺有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风格取明清时代宫殿模式,为钢筋混凝土、砖石、砖木结构,两层飞檐翘角,殿顶虬龙盘旋,欲腾还待,橘黄琉璃瓦明光灼亮,褐红色墙体恢弘凝重。具有古典建筑特色和佛教艺术风格的寺宇,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20世纪90年代,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91岁高龄的赵朴初先生兴致勃勃地为重建的宝积寺题写了寺名,并亲书了一副楹联:

开怀得宝珠,他时示现化城究竟牛车归一乘;

成功缘积善,此日观瞻梵宇缤纷花雨散诸天。

联中妙嵌“宝积”、“怀善”两词,延续着黄庭坚《宝积寺记》的余韵……

来源:漆宇勤说  微信号:qiyuqin01


推荐美文,点击阅读:

阅读萍乡连载17 · 18 · 19 ,孽龙洞传奇......

杨岐寺、日本一休与茶道

[美文欣赏] 雨中登杨岐寺,感受烟雨风情

“杨岐禅诗 宗师百印”——周友田书法篆刻作品邀请展今日隆重开展

[视频]舌尖上的萍乡 | 上栗《滋补之道》


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小编微信号:zjh9922    欢迎赐稿:25816866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