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忘不了斑竹山的那片秋

2016-10-10 萍乡市旅游局

点击上方“萍乡市旅游局”关注

    金秋十月,国庆节的最后一个假日,萍乡市登山协会志愿者团第三中队组织了46名登山爱好者,前往上栗县革命根据地斑竹山,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的登山活动。

       10月7日早上8点,登山志愿者在秋收起义广场萍水源门口整队出发,第三中队长陈李明律师对我们这次登山活动作了具体分工,明确了各自责任。

       斑竹山位于上栗县城南方向的斑竹村,海拔700多米。1928年1月16日由中共安源市委领导,上栗区党部直接组织、指挥的斑竹山起义在这里爆发,并建立了斑竹山革命根据地。《萍乡市志》记载这次起义为"萍北割据"。

        这是一座革命的山、战斗的山、光荣的山!

      上午9时许,我们在长平乡流江村大王庙前下了车,大王庙旁有条路直通石塘村,是从流江上斑竹山的必经之路。天空中虽然下着毛毛雨,空气中透着湿润,但这种天气最适宜登山。


     走进长平乡石塘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漫山遍野的绿色、错落有致的民居、干净整洁的村道。

       一条清澈的小溪汩汩穿村而过,溅玉飞珠,光影如幻。

        四季流淌的泉水井,清澈见底,小鱼小虾欢快地游戏。

       每经过一处美景,志愿者们都忍不住合影留念

       10时15分,我们经过董古岭到达了石塘村与斑竹村交界的亭子坳。这个分水岭也是曾经起义军攻打清溪的必经之路。

        不知名的野果长在路的两旁,遍地都是。

        高耸挺拔的翠竹,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都是郁郁葱葱,象征着斑竹山人民正直、质朴的品格和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在湿润的林间小道前行,雨后清新的空气,弥漫了整个山峦,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顿时从心底感到一阵凉爽。

       为了避免打湿裤腿,出发前我们准备了保鲜膜。

      这条山路原是煤矿运煤的出入路,后来由于路况不好,煤矿就将这条路堵上并加装了铁丝网,现在煤矿已成为废矿,偶尔有人出入,慢慢钻出了一个洞。我们走这条路前往凌云寺必须穿过铁丝网。

       能够顺利穿过铁丝网也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起义军悄悄越过敌人封锁线的情景。

      10时50分,经过近2个小时的跋涉,我们到达了当年起义军整装出发的地方--凌云寺。当年,起义军就是在这里建立了斑竹山革命根据地,遭到了反动武装的疯狂镇压,最终起义失败。今天,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上刻着在战斗中牺牲的每一位烈士的名字。

       凌云寺始建于唐朝,后几经战乱烧毁又重建。在寺庙左侧的后山上,埋葬着唐代瑶金山寺第一任主持彭普明禅师的两位夫人--秦氏和蓝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当初,瑶金山寺灯火旺盛,僧人众多,凌云寺是瑶金山寺派出的守灵和尚修行的地方,专门负责彭祖师两位夫人墓的守护和每晚点亮墓前的十八盏圆明灯。

       农历九月扯小笋在这里不是传说。相传当年彭祖师扫墓时将一双筷子插在坟墓上,后来便长成了一片方竹林,这片奇特的方竹林不同于其他竹林春天长笋,而是九月长笋。本来凌云寺前有大片的方竹林,由于煤矿的填埋,已经幸存不多了。

       稍作休整,11时10分,我们离开凌云寺朝着最具有挑战性、斑竹山的最后一片原始生态林区--斋公岭进发。

       斋公岭是斑竹山村和万石村交界的地方,由于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古树高大茂密,常有野猪出没,没有同伴是不敢进山的。

       万石村的张文枧书记为了我们的这次穿越,前些日子带人将进山的路摸个清楚,这次亲自给我们当向导,这让我们感动。

       进山根本没有明显的路,都是当年小煤窑挖出的废渣,被雨水冲刷过留下的痕迹。

       我们登山志愿者讲究团队合作、互相帮助、乐于奉献,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虽然我们来自各行各业,互相间还叫不上名字,但相聚在一起,就象一个大家庭。

        在即将进入原始生态林之时,前面仅有的一条小路被雨水冲垮,我们只能排队等候。

       每一次都只能一人通过,张书记来回接送,负责大家的安全。

       身强力壮的男同胞主动将木棍插在泥土里当作支撑点。

        由于天下毛毛雨,坍塌的小路全是泥泞,我们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12时20分,我们顺利通过了危险的坍塌地段,到达了上斋公岭。

        由于茅草太高且盛密,根本看不到前方的路,我们只能摸索着前行。

         偶尔停下来合个影,也别有一番情趣。


       虽然向导张书记之前来过,但由于地形复杂,我们还是迷了路,经过反复的摸索,我们到达了森林茂盛的原始生态林。

       林子里全是高耸入云的古树,很少有灌木丛。树木的枝梢交错着,伸展开来的枝叶把天空遮了个严严实实,树林之间常年飘着白雾,有如仙境一般。

       一株巨大的古树突现在眼前,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的树皮是黑褐色的,奇形怪状的树枝像龙一样在树上盘绕着,一阵微风过去,枝叶发出簌簌的响声。

       10月,正是收获的季节。一路上,野生山枣、毛栗子、青皮梨子、藤梨子到处都是,只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停留,不然会好好饱吃一顿野果。

       这里是树的海洋,这里是鸟兽的天堂;这里枝连着枝,叶叠着叶;这里没有道路,也没有人烟,但却是动物们的乐园。

      下午1时,我们终于钻出了斋公岭原始生态林,开始了下山的路。

       由于天下毛雨,黄泥的山路有些粘鞋,没走出几步,脚下的鞋就有些份量,所以我们尽量挑有草的路边走,这样稍微好些。

       下午1时30分,我们终于到达了石枧自然村,农村私厨林老板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他拿出了窖龄达7年自酿的谷酒招待我们,美酒佳肴加上我们4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这让我们好好地美食了一顿。

      饭后休息时间,根据个人爱好,有的去小河里捉螃蟹,有的去农家摘橙子、打板栗⋯⋯下午3点半,我们坐车离开了石枧自然村。整个行程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半小时,但一定是志愿者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旅行。

        驴友最佳徒步路线:流江石塘村--董古岭--亭子坳--         凌云寺(纪念碑)--斋公岭--石枧。由于斋公岭地形十分复杂,没有当地的向导最好不要前往。可改为:凌云寺--弹子坑--红旗水库--万石村。                           石枧农家饭:林老板   13879946066(提前预定)         弹子坑农家饭:老运   15007997172(提前预定)         求助电话:   万石村张书记    13507992987

图/文:刘垂春

推荐美文,点击阅读:

[游记分享] 边山徒步散记

[游记欣赏]探寻萍水之源

[游记欣赏]醉美界头行

萍乡印记:记忆中的南正街

[美文欣赏]在那迷人的相思地......

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小编微信号:zjh9922    欢迎赐稿:25816866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