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忘初心●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专题回顾之一: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

2015-08-18 深圳市书法院

关注请点击左上角蓝色“深圳市书法院


不忘初心●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专题回顾之一: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

著名书画篆刻大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镛教授、时任中国书法院院长王镛教授题写展标


著名书法家、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静主持开幕仪式


不忘初心-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专题回顾

导 言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它在文化上多元与开放的特质,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在书法领域,深圳也不乏许多充满着活力和创作激情的青年书法家,他们大多拥有相当的创作水准,优秀者则在国家级的大赛中频获奖项,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比如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初担任主席团成员的赵永金、李静、王道国、孙宪华、鞠稚儒等已在全国书坛名声鹊起。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前途的群体,他们必会随着深圳的发展而不断成长;而若能将这股力量聚集到一起,无疑能够更好地促进书法家交流进步,推动深圳文化事业的发展。

时任中共深圳市委副书记李意珍先生宣布展览开幕,时任共青团深圳市委书记(现任深圳市委常委、福田区委书记)张文先生、时任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郭永航先生、深圳市原市委书记李灏先生为表达对展览的支持,欣然应邀为开幕式剪彩。

同时参加开幕剪彩的嘉宾还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硕士生导师唐锦腾副教授,香港油尖区文化艺术协会主席陈秀燕,香港友声印社创始人禤绍灿及深圳的书法名家卢绍武先生、陈钦硕先生、钟春锋先生。


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举办各类书法交流活动,通过书法展览、沙龙的形式,让深圳更多的青年书法家在观展、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与进步;探讨书艺之余,还能广结良友,让书法成为大家沟通的桥梁。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不仅是一个艺术家交流的平台,还是一个团结互助的大家族。



过去的十年里,青年书协不断地壮大发展,已在深圳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在书协主席赵永金先生的带领下,青年书协每年参与举办各式展览与沙龙,或大或小,不一而足。其中一些展览颇有影响,如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岭上雅集——全国青年书法八家展、西泠印社社员作品展、第八届深圳市鹏城金秋艺术节书法展、深圳-济南青年书法家提名展、“印象福田”——首届深圳篆刻家作品邀请展等,皆引起了全国书法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各地媒体的报道,已然成为深圳市的文化名片;此外,深圳市外来青工书法(篆刻)大赛等系列大赛(连续八年承办)、深圳市中小学生“从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书法大赛(连续五年承办),也推动了书法艺术的传播,增添了城市的文化气息。



著名书法家、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央美院书法研究生赵永金作为本次活动策展人介绍展览筹备情况


在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十周年的今天,感谢深圳市政府部门以及书法界同仁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希望有更多优秀的青年书家加入进来,一起交流成长;我们将会继续举办更多高品质的书法展览,为深圳的文化事业尽一份力;我们知道十年来的成绩不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开始。



深圳青年用毛笔抒写特区“朝气”

“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暨

“首届深圳青年书法论坛”成功举办


【本报讯】年轻城市深圳,经济发展生机勃勃,书法——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在这里也朝气盎然。2月28日下午,观看了在深圳市博物馆开幕的“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后,众多国内书法同好对深圳和深圳的青年书法家表示了由衷赞赏,深圳市市委副书记李意珍、深圳市原市委书记李灏则为表达对展览的支持,欣然应邀为开幕式剪彩。



展览异彩纷呈

本届双年展由深圳市市委宣传部、深圳市团市委、深圳市文化局、深圳市文联、深圳市青年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主办,深圳卷烟厂赞助,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承办。展览自2005年10月开始公开向社会征集作品,得到全市广大青年书法家及爱好者积极响应。活动组委会共计收到书法、篆刻作品近400件,参展作者中不泛多次在国家级重要书法展赛中获大奖者。经评委会评审,134件作品参加了展览。参展作品真、草、隶、篆各体皆备;内容丰富,既有经典诗文对联,又有自撰诗词联句;风格各异,或秀韵,或苍古,或飘逸,或沉雄。

作为深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立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届双年展在2月28日至3月5日在深圳市博物馆首展结束后,现正深入深圳各区书画院和各大社区等相关场所巡回展出。开幕式上,组委会还举行了《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作品集》首发仪式。开幕式后,首届“深圳青年书法论坛”也随即举行,来自香港、北京、广州、佛山、东莞、汕头等地的书法家及书法理论工作者就本届双年展观感、书法艺术创作心得,以及深圳书法现状、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各抒己见。

作为深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立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届双年展在2月28日至3月5日在深圳市博物馆首展结束后,现正深入深圳各区书画院和各大社区等相关场所巡回展出。开幕式上,组委会还举行了《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作品集》首发仪式。开幕式后,首届“深圳青年书法论坛”也随即举行,来自香港、北京、广州、佛山、东莞、汕头等地的书法家及书法理论工作者就本届双年展观感、书法艺术创作心得,以及深圳书法现状、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各抒己见。


媒体嘉宾签到

青年书法显示出“深圳气度”

在论坛上,尽管有部分人认为深圳青年书法家的作品还稍显稚嫩,认为要在提高技法水平的同时加强学术修养,但在分析这批年轻书法家的艺术特色时,各位专家都表示出对深圳青年书法家的鼓励和期待。他们认为,深圳青年的书法不会墨守成规,就如深圳这座城市一样:海纳百川、勇于创新。

作为此次展览策展人、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赵永金说,欣赏这些青年的作品,总觉清新扑面。因为年轻,他们的创作自然少了陈规旧习的框囿,多了大胆有益的创新,对艺术的追求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静则认为,与内地书法界门派林立相比,深圳书法界更显示出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兼容并蓄的气度。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又借助毗临香港这个国际化平台,深圳书法界不但可吸纳内地书法界精髓,也能最快触摸到世界潮流。“如能对深圳书法资源进行整合,深圳书法定能形成自己的品牌风格。”



深圳青年书法群体值得关注

广东省博物馆副研究员朱万章用自身经验表示了对深圳青年书法家的敬佩。因常年研究古代书法,朱万章一直对今人书法有偏见:缺少底蕴和内涵。“但首届深圳青年书法家双年展改变了我的观点。”他认为,从深圳青年书法作者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魏、晋、唐、宋以来的文化脉络。他说,在研究书法时,不仅要关注古人作品,更应关注当代年轻人的作品,“因为他们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唐锦腾认为年轻人在学习书法时除了要临帖、提高技巧外,更应注重学术研究。他说“学术水平对提升书发作平也有很大的帮助。”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丁正说,本届双年展作品中,很多青年作者的书风都是自然形成,华而不实的作品几乎没有。这说明参展者在注重创作的同时,也在进行各自的学术研究。深圳生活、工作节奏如此之快,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书法人才,“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著名书法家肖文飞博士(现为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一家其时也曾于深圳客居生活,故也惠赐佳作参与双年展


康有为书学院执行副院长郑荣明则认为,深圳青年书法家们的作品路子很“正”。这些作品大多线条刚劲挺拔,阳刚大气,与中华民族主流精神一致,也与历代大书法家们的风格一脉相承。深圳有这么多优秀的青年书法家,但外界对此却了解不多,“深圳应该加大推介深圳书法的力度。”

(赵永金、苏海强)


2005年11月4日《深圳晚报》刊出征稿启事

2006年3月1日《深圳特区报》“文化星空”头版头条《深圳青年书法家艺惊同行》推介双年展


深圳青年书法家艺惊同行
收录时间:2006-3-1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婷/文 马彦/摄


昨日下午,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在深圳博物馆拉开帷幕,众多书画界的专家聚首一堂欣赏了深圳青年的书法精品。在开幕式过后,各位专家就地展开了青年书法艺术论坛,畅所欲言,对此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深圳书法界的现状与走向进行了探讨。


“多样化”是深圳青年书法的特色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卢绍武说:“我来了深圳24年,深圳的青年书法界已经上了一个台阶,这是时代给予的机遇,也得益于书法界前辈们的帮助和青年书画家们的努力,他们用自己的笔墨为深圳艺术节添上了一道靓丽的彩虹。”广东省博物馆副研究员朱万章则用自身经验来表示对深圳书法青年的敬佩:“我常年研究古代书法,一直对今人的书法有偏见,认为他们没有底蕴和内涵。但是这个展览却改变了我的观点。这里面有很多作品都取之有法,魏晋风格、唐宋笔法都在这些作品中有所呈现,看得出当中深厚的文化传统。还有一些作者自己作诗然后用自己的书体写出来,两者相得益彰,写得非常好。”


康有为书学院执行副院长郑荣明认为深圳青年书法家们的作品走的路很“正”:“这些作品大多线条刚劲挺拔,阳刚大气,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主流一致,也与历代大书法家们的风格一脉相承。”另外,流行与传统结合得很好:“这里面虽有一些流行的书体,但是并不滥,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我认为深圳青年书法协会可以在这方面下点力气作专门研究,对百年书业的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而在分析这批年轻书法家的艺术特色时,“多样化”是各位专家的一个共识,认为深圳的书法不会墨守成规,如深圳这座城市一样富含海纳百川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各位专家也对此进行了探讨。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静认为,跟内地相比,深圳没有形成门派之别,但他们将原生地的经验汇集此地,因此形成百家争鸣的万花园景象;另外,深圳还给书法家们提供了上升的平台,对外可以观看世界潮流,对内可以吸纳各地特色,优胜劣汰,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在逐步整合中定会形成自己的品牌风格。


技术与学术应双管齐下


青年书法家们具有充沛的创作灵感与毅力,往往能够以一种爆发力吸引观众的眼球,但这种血气方刚却难免会有副作用。在称赞深圳青年书法家的同时,各位专家们也对各位书法家进行冷静的规劝,比如在书、画、印都很有造诣的书法家钟国康坦言,这次展出的作品章法很好,但是墨法就差点:“墨不能倒出来就用,要想一想才落笔,兑了水的墨如何能够写出百分之百的墨色?我认为把墨用泥巴和了再用碳烧以后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又比如载体不同,书写的方式也有所不一样,纸本可写得宽绰有余,牌匾上则要紧密无间。我认为书法家不要光顾着写,要对很多东西都有所思考。”


而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唐锦腾则与青年书法家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我习字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我一心扎进书本里,研究艺术理论、分析古人笔法,没有进行笔头训练。等到我的毕业论文结束之后我再拿起笔来,发现我的水平居然比过去提高了。我认为,书法不应该只强调技巧,学术积累对于提升水平是很有好处的,学术积累越高,发挥越强。”

2006年3月1日《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头版头条《深圳书法界启动品牌战略》推介双年展


深圳书法界启动品牌战略

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昨开幕,各地书法界嘉宾齐聚“书法论坛”

《深圳商报》记者 于冰 徐松兰/文 韩墨/图

“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2月28日下午在市博物馆开幕。本次双年展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文化局、深圳市文联、深圳市青年联合会、深圳晚报主办,六区宣传部协办,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承办。深圳市委副书记李意珍宣布“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开幕,深圳市老领导李灏,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郭永航等有关领导及深圳、香港、佛山、汕头等地的书法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双年展自2005年10月公开向社会征稿以来,得到了全市广大青年书法艺术人才的积极响应,活动组委会共收到书法、篆刻作品近400件,经评委会评审,选出134件优秀作品参加本次双年展并结集出版,另选出66件作品参加双年展。据了解,近年来,深圳青年书法家多次在全国重要书法展赛中获得国家级大奖,本次参展作品风格多样,显示出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包容并蓄的特点,此次双年展也全面展示了深圳青年书法家的水平。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作品集首发仪式。据了解,本次双年展在2月28日至3月5日期间在市博物馆进行首展,之后将深入各区书画院或各大社区进行巡回展出。

这些作品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在“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开幕式后,来自各地书法界的嘉宾又齐聚“深圳青年书法论坛”,在对本次双年展的成功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就深圳青年书法的现状及前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丁正是本次论坛的学术主持。“大多数人眼中,书法原本是一门古老的艺术,需要经过多年修炼才能达到较高境界,但是与这些看法不同的是,在节奏如此之快的信息社会,却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青年书法人才,”丁正认为年轻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取得一番成就,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广东省博物馆副研究员朱万章是第一次参加书法作品展,他说由于工作的原因,他总是关注古人的书法作品,也认为青年人的书法作品往往是缺乏内涵,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但是在看完此次参展作品后,他认为“从这些青年书法作者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魏、晋、唐、宋以来的文化脉络”,所以在研究书法时,不仅要关注古人的作品,更应关注当下的年轻人的作品,“因为这些年轻人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丁正还提醒年轻人在学习书法时要对书法有正确的认识。他举例说,今年他去山东招生时,山东16万艺术类考生中有14万是考美术的,“如此多的考生要报考美术专业在让我们高兴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些担心,他们是否知道为什么要学美术,怎么学,学完之后怎么用,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书法更应注重学术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唐锦腾很少参加国内同类型的展览,他认为年轻人在学习书法时除了要临帖、提高技巧外,更应注重学术研究。唐锦腾举例说,他在读博士时因为要写20多万字的博士论文,因此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没有提笔练习书法,只是专心看了很多文集和书法家的作品,但论文写完之后他发现他的书法水平并没有因为几个月没有握笔生疏,反而进步了很多,“我由此悟到,在学习书法时,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学术水平对提升书法作品也有很大的帮助”。

与唐锦腾观点相同,丁正也认为从本次双年展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青年作者的书风都是自然形成,而华而不实的作品几乎没有,由此可见,参展者在注重创作的同时,也都有各自的学术研究。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卢绍武也认为年轻人在学习书法中不要盲目跟风,因为书风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尽管在学习过程中,跟风是难免的,但是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写出自己的风貌。

应加大推介深圳书法的力度

在论坛上,各位嘉宾都对深圳青年书法家们风格多样的作品表示肯定。康有为书学院执行副院长、《书镜》执行主编郑荣明认为,此次双年展表明深圳书法界充满活力,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来自不同地方的青年书法家们虽然各自风格不同,但是却可以看出大部分作品的线条都是阳刚、挺拔的,这是中国书法的主流,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阳刚大气的民族精神。“深圳有这么多优秀的青年书法家,但是外界对此却很少了解,深圳应该加大推介深圳书法的力度,”郑荣明说。

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静也认为与内地书法界有门派之分相比,深圳书法界更体现出了包容并蓄的特点,借助深圳既是移民城市,又是一个毗临香港的国际化城市的平台,深圳的书法界不但可以吸收内地书法界的优点,同时也能够放开眼界看到世界的潮流,因此如果能够将深圳书法界进行整合,深圳书法一定能够形成自己的品牌。

2006年3月1日《香港商报》图文消息报道双年展盛况

2006年4月4日《青少年书法报》“新闻专题”头版报道“深圳首届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开幕”

2006年3月4日《南方都市报》“文化深圳-文化焦点”整版以《深圳青年书法家首次集体发声》为标题介绍双年展



感受

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

全过程


赵永金

“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于2006年2月28日在深圳开幕。双年展由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牵头,与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局、深圳市文联、深圳市青年联合会、深圳晚报共同主办,深圳卷烟厂等单位赞助,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承办,深圳市各区委宣传部协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院院长王镛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展览题写展标,使展览增色不少。



展览进程

2005年4月,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

2005年7月27日,深圳团市委书记办公会议通过此次展览活动方案。

2005年11月4日,《深圳晚报》刊出征稿启事。

2005年12月25日截稿,组委会收到400多幅书法、篆刻作品。经评委会挑选,有134件作品参加本次双年展展出并结集出版。

2006年2月28日下午在深圳市博物馆举行开幕式。深圳市相关领导及来自主办单位、市各部委办局、广州、佛山、中山和香港的嘉宾以及各新闻媒体记者近300余人参加了下午的开幕式,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作品集》的新书发行仪式。开幕式后,首届“深圳青年书法论坛”也随即举行。

2006年3月1日,《深圳特区报》“文化星空”头版头条《深圳青年书法家艺惊同行》、《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头版头条《深圳书法界启动品牌战略》介绍双年展。

2006年3月4日,《南方都市报》“文化深圳-文化焦点”整版以《深圳青年书法家首次集体发声》为标题介绍双年展



策展人赵永金接受深圳电视台采访并作新闻播放


首届深圳青年书法论坛

在开幕式后的“首届深圳青年书法论坛”,专家学者就本届双年展观感、书法艺术创作心得,以及深圳书法现状、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各抒己见。


时任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丁正受邀作为本次论坛的学术主持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丁正受邀作为本次论坛的学术主持,受邀的专家学者有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硕士生导师唐锦腾副教授,香港油尖区文化艺术协会主席陈秀燕,香港友声印社创始人禤绍灿,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助理研究主任洪娟博士,广东省博物馆副研究员朱万章,康有为书学院执行副院长郑荣明,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负责人王志敏,佛山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志斌,香港西泠印社社员陈礼源,广州西泠印社社员李平,广州山水画家谢锦华,汕头篆刻家许子韩等。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丁正指出,在节奏如此之快的信息社会,却有越来越多优秀的青年书法人才涌现,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取得一番成就,这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丁正还提醒年轻人在学习书法时要对书法有正确的认识,他举例说,今年他去山东招生时,山东16万艺术类考生中有14万是考美术的,“如此多的考生要报考美术专业,在让我们高兴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些担心,他们是否知道为什么要学美术,怎么学,学完之后怎么用,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广东省博物馆副研究员朱万章则用自身经验来表示对深圳书法青年的敬佩:“这次展览里面有很多作品都取之有法,魏晋风格、唐宋笔法都在这些作品中有所呈现,看得出当中深厚的文化传统。还有一些作者自己作诗然后用自己的书体写出来,两者相得益彰,写得非常好。”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唐锦腾很少参加国内同类型的展览,他认为年轻人在学习书法时除了要临帖、提高技巧外,更应注重学术研究。唐锦腾举例说,他在读博士时因为要写20多万字的博士论文,因此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没有提笔练习书法,只是专心看了很多文集和书法家的作品,但论文写完之后他发现他的书法水平并没有因为几个月没有握笔生疏,反而进步了很多,“我由此悟到,在学习书法时,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学术水平对提升书法作品也有很大的帮助”。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卢绍武也认为年轻人在学习书法中不要盲目跟风,因为书风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尽管在学习过程中,跟风是难免的,但是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写出自己的风貌。


在论坛上,各位嘉宾都对深圳青年书法家们风格多样的作品表示肯定。康有为书学院执行副院长、《书镜》执行主编郑荣明认为,此次双年展表明深圳书法界充满活力,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来自不同地方的青年书法家们虽然各自风格不同,但是却可以看出大部分作品的线条都是阳刚、挺拔的,这是中国书法的主流,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阳刚大气的民族精神。“深圳有这么多优秀的青年书法家,但是外界对此却很少了解,深圳应该加大推介深圳书法的力度,”郑荣明说。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邹炯文认为,深圳青年书法作品气息鲜活,既有立足传统的部分,又有自己明显的风格,整体形式感强,用笔用墨用纸都有很多新鲜的想法。他甚至认为,深圳能在这麽短的时间积聚这麽多书法人才,完全是奇迹,一个外人眼里的商业城市,居然也有很多青年既在谋生,又投入到书法创作研究中。



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赵永金表示,欣赏这些青年的作品,总有一股难得的朝气扑面而来。因为他们年轻,故创作时少了些陈旧观念的条条框框,而多了些创新变通的可喜尝试,在对艺术的追求中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色彩。青年书法家们具有充沛的创作灵感与毅力,往往能够以一种爆发力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创作水平不够稳定,还需要一定提升。

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静也认为与内地书法界有门派之分相比,深圳书法界更体现出了包容并蓄的特点,借助深圳既是移民城市,又是一个毗临香港的国际化城市的平台,深圳的书法界不但可以吸收内地书法界的优点,同时也能够放开眼界看到世界的潮流,因此如果能够将深圳书法界进行整合,深圳书法一定能够形成自己的品牌。

而在分析这批年轻书法家的艺术特色时,“多样化”是各位专家的一个共识,认为深圳的书法不会墨守成规,将如深圳这座城市一样富含海纳百川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思考

深圳这个现代大都市,要更待何时才能像早年的“大上海”、旧扬州那样在积聚一定经济实力以后,成就一批有实力、有影响而又团结精进的能名噪南北的书画大家并由此形成一个流派呢?或者说深圳书画界领军人物能否像深圳经济那样领先于中国其他大中等城市呢?下一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命运又将如何呢?思考的问题很多很多……

(本文刊登于2006年《青少年书法》杂志第5期,11页码推介深圳青年书法双年展推介双年展)

2006年4月下半月刊《东方艺术-书法》(总第108期)专题推介双年展


策展人赵永金撰文《“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综述》

2007年10月《青年书法》杂志创刊号专题推介双年展


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


组织单位、主办单位:

深圳市委宣传部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

深圳市文化局

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深圳市青年联合会

深圳晚报

承办单位:

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

协办单位:

罗湖区委宣传部

福田区委宣传部

宣传南山区委宣传部

盐田区委宣传部

龙岗区委宣传部

宝安区委宣传部




评审现场


支持单位:

深圳卷烟厂

深圳市闲云工艺饰品有限公司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

深圳市博物馆


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任:

郭永航(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威(深圳市文化局局长)

董小明(深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

张文(共青团深圳市委书记)



部分投稿作品


主任:

宋杰(共青团深圳市委联络部部长、市青年联合会秘书长)

副主任:

蔡艺芳(市青年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

郭永辉(市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

赵永金(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办公室主任(兼):

赵永金(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办公室副主任:

李静(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李千平(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副秘书长、深圳卷烟厂营销部部长)



组委会成员:

孙宪华(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王道国(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鞠稚儒(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高荣明(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常弘才(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傅志伟(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周小华(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王宪荣(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张绥平(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陈 捷(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牛 勇(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专业网站支持

中国艺术网(

中国书法网(www.freehead.com)

策展人:

赵永金

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评委会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道国、王宪荣、牛勇、李静、李千平、孙宪华、陈捷、常弘才、张绥平、赵永金、鞠稚儒、锺春锋、高荣明、傅志伟




《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入展与入选名单(共200名)

入展作者名单(133人):

书法作品

于延丰 王 宏 王 堃 王九二 王玉兰 王加军

艾 辛 史文集 代亚珂 丘德昌 李 莉 李 锐

李亚莉 李延奎 李前明 李伟严 李湖潮 李铁军

江远征 朱燕霓 肖文飞 汪锦程 吴先寿 吴作云

吴隽之 何法俊 何柏俊 何家力 何朝晖 宋洪涛

谷党伟 金 辉 周 健 周志武 周庭茂 周富乾

周嘉鸿 林诗译 林墨子 易锦鸿 胡 杰 胡 卓

胡云乘 马顺先 柯振海 陈 巨 陈之浩 陈守斌

陈迎世 陈政霖 卿 安 夏 雨 徐 洁 高 峰

高富强 凌征伟 唐登伟 唐晓光 翁慧敏 冯 文

冯春兰 盛 珏 曹 维 曹文清 张 庆 张钰明

常根彬 黄名玄 黄柏青 黄康欣 黄敬松 梁国濠

汤 毛 彭 飞 彭韵霖 曾宗福 曾淑平 温益顺

焦晓军 万迪龙 覃新府 杨 松 杨近白 贾丙海

詹振贵 赵雅杰 郑世顺 郑南贞 蒋向前 蔡金山

蔡静逢 刘 劲 刘 强 刘文远 刘成才 刘志江

刘海龙 刘学柱 卢 峰 卢少武 黎方强 赖苑基

魏有永 严 静 苏 剑 苏海涛 饶永洲 郦 才

篆刻作品

李 青 阮 煜 朱良齐 车帝麟 肖钰晗 岳 峰

周志群 周南海 翁寒春 赵宝金 郑永兵

评委作品

王道国 王宪荣 牛 勇 李 静 李千平 周 瑀

孙宪华 陈 捷 常弘才 张绥平 赵永金 鞠稚儒

锺春锋 高荣明 傅志伟


入选作者名单(66人):

王 意 王 慧 王子蚺 王昌杰 王金城 牛建伟

石 千 田 华 李 瑛 李维华 李乙帆 李日启

朱训展 朱彩仙 成德求 孟 斌 何海霞 吴师军

岳向东 孙正义 连家锐 施裕民 韦锦艺 俞韫杰

姜丽娜 陈 罡 陈 虢 陈小印 陈文宣 陈志文

陈建国 陈学飞 徐 磊 庄旭升 高永成 张怡宏

张治林 张建和 张源生 张广伟 常宗锋 黄廷众

黄泗荣 黄俊胜 黄超华 梅金平 许坚雄 曾广平

傅桐华 杨振涛 廖令鹏 郑 光 郑剑平 郑禄健

邓柳胜 刘 智 刘 龙 刘伟忠 操应旺 霍 者

赖玉梅 赖金水 韩庆国 罗留全 谭海沅 龙继鹏


中国艺术出版社出版《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作品集》

主编:赵永金 副主编:李静 李千平


后 记

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是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文化局、深圳市文联、深圳市青年联合会、深圳晚报共同主办,罗湖区委宣传部、福田区委宣传部、南山区委宣传部、盐田区委宣传部、龙岗区委宣传部、宝安区委宣传部协办,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承办。


这次展览如期举行,是在市委李意珍副书记的关心和过问下,郭永航、陈威、董小明、张文等领导的直接指导下,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而成。这次展览共收到全市青年书法作者的作品近400幅,经评委会认真评审,选出133幅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并结集出版,展示给社会各界,以期望得到各方面的批评指正。为鼓励没有入展的作者,另选出66幅为入选作品。


这次展览如期举行,得到了各方面的鼎立支持。深圳市卷烟厂与深圳市闲云工艺饰品有限公司给予了经费赞助,解决了经费不足问题。特别是深圳市卷烟厂,企业自身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为我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在经济上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这次展览如期举行,在艺术上得到了深圳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的指导;在组织联络上,深圳市青年联合会进行各方多次工作协调,使筹备工作紧张而有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院院长王镛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展览题写展标,使展览增色不少,我们深表谢意!

至此,由衷感谢对此次展览给予关心的各位领导,感谢为此次展览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同仁及广大青年书法作者的支持!同时,由于时间仓促,瑕疵难免,还望各位谅解、不吝赐教。

这次展览的承办单位,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是于2005年4月注册成立的年青协会。成立之初,就团结全市青年书法作者,于艺术上大胆探索,有着年青人的激情与活力;于工作方法上,敢于开拓创新。青年人,朝气蓬勃;青年人,引领时代风流;青年人,预示着未来与希望。正是在这充满着希望中,我们有信心,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一届胜似一届!


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组委会

二OO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宣和画舘】………

关注请点击左上角蓝色“深圳市书法院

声明:本平台旨在分享书画篆刻艺术,也会为书友精选一些文史哲等有益文章。有些不明原创出处,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电邮说明,我们会尊重您的署名权或更新分享内容。如转载请注明出处(深圳市书法院微信szssfy)。


→如果您想经常接收我们的资讯:

请回到文章顶部,点击右上角蓝色“深圳市书法院”即可查看历史消息或一键关注;

直接搜索中文微信号“深圳市书法院”即可添加订阅

搜索添加微信号szssfy

→如和我们交流互动,请留言或发送邮件至:139024489@qq.com

中国艺术论坛:http://www.china-yishu.com

原文链接:

不忘初心●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专题回顾之一:首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