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岭上雅集——深圳青年书法十家作品展 · 马伯寅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       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  茶道  | 养生 


马伯寅

马伯寅

1974年3月生,河北保定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国际金融法方向),现任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挂职)。

18岁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曾任中国青少年书法协会分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书画社社长,中国险业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荣宝斋特约书法家。

入选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首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等中国书协举办的重大展览。曾获第二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全国首届“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全国首届“兰亭杯”书法大赛、上海江南杯全国书法大赛、迎香港回归全国大学生书画大赛等全国级书法比赛一等奖共十余次。作品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导报》、《书法博览》等多家专业杂志报刊,艺术简历被收入《世界华人书画家大辞典》等辞书。作品在美、日、英、法、新加坡、台湾及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展出,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多家艺术单位收藏。


▲  草书   李白《将进酒》

  215×70   2017年


古拙  沉厚  雄健

——马伯寅书法之我见

胡抗美

新时期书法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中国书法已经独立为一个艺术门类。

汉字和书体发展历史也是一部特殊意识形态的历史。不管甲骨文字还是金文大篆,内容几乎都是占卜祈祷、歌功颂德,文字的使用与书写掌握在少数上层阶级手里。秦统一六国后,首先进行了“书同文”的改革,小篆成为官方书体。可见汉字的使用承载着大一统的任务与作用。而在以后的书法发展历史上那些熠熠闪光的书法家们,如钟繇、王羲之、禇遂良、颜真卿、苏轼,直到康有为、于右任……大多都是家族显赫,官居朝堂。他们的传世作品无论丰碑大碣,还是书稿信札,均可谓极尽能事、不让风雅。中国书法的传统也以此为主脉承续至今。

古代中国书法是文人士大夫必备之素质,也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生活中的风雅趣味。由于文人士大夫的特殊身份,他们的素质及他们的风雅趣味对社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从而使书法这颗美的种子,能够在更加广泛的范围里生根、开花、结果,浸润到每位炎黄子孙的心灵深处,以致成为中国美学的基础。

然而,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书法艺术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同时书写工具的改变,信息时代的到来,书法早已不再是科举制中人才选拔的敲门砖,历史上书法艺术主脉的传承者群体性消失。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书法发展才拉开了新的序幕,各类书法活动风生水起,由学人领军与全民互动形成了中国书法的新局面。但是,书法要真正体现出传统审美的高度需要几代人的长期努力,尤其是以书法审美为核心的美育教育的艰巨性,是书法事业健康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虽然现如今的领导干部不再被冠以士大夫的称谓,但仍然是社会群体中的精英群体,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责任担当对整个社会的引领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自然应该成为优秀领导干部必备的文化素养。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领导干部都喜爱书法,但真正懂书法的人很少,能以高水准进行专业性创作的则少之又少。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存在,一些不懂书法的领导干部妄加评点书法的现象,直接导致了社会上对书法认知的观念混乱。

令人欣喜的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在领导干部中又出现了一批有见地有创作能力的书法家和尊重传统,敬畏传统的书法爱好者,马伯寅算得上其中的出类拔萃者。

伯寅从11岁开始,跟随外祖父陈翰彬先生研习书法,日临千字,寒暑不辍。

1988年,14岁的他便以小楷作品获得首届全国兰亭杯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其后三、四年间,伯寅几乎成了获奖专业户,获得了全国书法大赛的十几个一等奖。伯寅以此作为更高的起点,开始涉猎楷书外的其它书体,1991年其草书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1992年,不满18岁的他入选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并被批准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这应该是中国书协历史上最年轻的会员。伯寅在书法领城少年成名,我觉得是他审美上天生敏锐的感受力和个性上的不甘平庸所使然,同时也得益于他作为学霸的优势。同年,他被北京大学法学院录取,开启了人生中另一个方向。

读书期间,法学领域的理性思维和学术训练,中国金融市场的演进与变迁,启迪了他另一方面的智慧,十余年时间伯寅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上,直至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国际金融法方向)。可贵的是,他在北大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梦想,他用汉隶、魏晋传统陪伴着自己来完成学业,其间作品入选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大学本科时担任了北大学生书画社社长,在留校任北大团委负责人期间,全国大学生书画比赛、北大百年校庆书画邀请展等活动都在他的精心策划得以成功举办。

从伯寅近作可以看出,其审美取向偏向于古拙、沉厚、雄健。虽然起初是以小楷打下坚实基础,但他对于字形的欹侧变化更为着迷,我认为这源自天性中的审美趣味,也与他的阅历相关。他在波澜壮阔的金融机构弄潮,作为援疆干部到过天山大漠,作为地方监管领导徜徉于东海之滨,广博览,多见闻,虽然看似和书法并无关联,但多元文化的见识与融会,反而从不同角度给他的书法研习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更广阔而新颖的观照方式。他曾送我一本自己的金融法专业著作,这种专业理性研究思维和艺术家的感性思维在他身上似乎取得了一种平衡。其实艺术家所做的大量实践试验都是在找寻一种平衡关系,也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度”,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的度并把握好这种度,决定着艺术成就的大小。艺术如此,工作、生活亦如此。

艺术工作和机关工作大不一样,机关工作需要沉稳冷静,艺术工作则需彰显个性。伯寅文质彬彬,言行迟重有节,但从他书法作品中却能看到他不拘一格的强烈个性。他虽然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但却不甘囿于古人窠臼,对于创新求变有着强烈的企图心。继承与创新是当代书法发展的两大课题,伯寅在这两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实践。

伯寅一直说书法是他的业余爱好,即便如此,他在实践中进行的仍是专业性研究的探索,这源于他对书法专业性的理解与认识。我曾经说过,当今书坛很多人动笔不动脑,忽视和轻视对书法审美的思考,这正是欲向前一分一毫都非常不容易的重要原因之一。书法已经独立为一个艺术门类,按照书法规律思考书法的发展问题,事关书法艺术的前途命运。伯寅虽不是职业书法家,却对书法的发展承担着一份担当,对书法的未来方向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在书法研习创作中能够重视艺术表现和尝试。

伯寅的书法注重传统、注重基本功训练,其作品体现出对中国古代书法经典法帖的汲取与承继。作品面目丰富,有的古拙厚重,有的雄强恣肆,有的文静秀气,有的洒脱流丽。他的小楷除了晋、明两代经典的精髓之外,又融入了隶书与墓志的结构与笔法,格调高古朴拙,结体灵动变化。他的行草书在北碑雄强的基调中融入了帖学经典元素,有的作品碑多一些,有的作品帖多一些。他能够尝试打通碑帖藩篱,体现出强烈的突破意识和表现意识。

我们都和伯寅一样,在生活与工作中寻求平衡,从理性与感性中寻求平衡,从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平衡,在内容与形式上寻求平衡……而平衡并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和而不同”,要想取得平衡,必须打破均衡,必须想明白最急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本质的节点在哪里?甚至需要刻意突破舒适区,去尝试越界、过度,找到自己的独特点。在书法艺术方面,应当坚持传统,植根传统,研究和遵循汉字与艺术符号(或元素)的审美规律,情感与形式的规律,组合方式规律,对比方式规律,形象思维规律,还有继承、借鉴与创新规律等等,这是书法家向艺术性深入的一条捷径。希望伯寅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发扬光大传统,去除他人的影子,更好的把握平衡的破与立,在现在的起点上有破有立,大胆突破,建立新的平衡,找到更高层面的自我。正如孙过庭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2017年10月

(本文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



马伯寅书法作品欣赏



▲ 楷书乔治·马丁《冰与火之歌:权利的游戏》《守夜人誓言》

  215×70   2017年


▲ 行草“死若生如”联

  49×180×2   2018年


▲ 行草老子《道德经》句

  60×70   2018年


▲ 楷书乔治·马丁《冰与火之歌:权利的游戏》《守夜人誓言》

  215×70   2017年



卓然孤秀  风致宛然

——马伯寅书法印象

陈志平

伯寅是北大法学博士,于书法研习有年。17岁入选首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18岁入选全国第五届书法展,23岁入选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可谓天才早慧。更重要的是,多年来政务繁忙的他还能初心不改、笔耕不辍,继续在书法的领域高歌猛进。

伯寅不是专业的书法家,但其水平却很专业,这是我对其书法的第一个印象。自唐宋以来,中国书法作为艺术的独立性渐渐丧失,代之而起的是对人和文的强调,从此书法家的身份、地位、道德、修养被推到前台,书如其人、书因人重成为书坛的主导思想。专业书法家,本不为唐宋以来的传统所重,但在当代技术理性横行和社会分工渐细的时代条件下,却成为书坛轩轾和臧否人物的借口。和一些专业人士相比,伯寅为官的身份和从政的经历使得他在书坛上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无形中更多了一份从容和自在。

伯寅的书法,五体皆能,小楷尤佳。观其所书《心经》,卓然孤秀,风致宛然,纤浓得中,筋骨俱胜。我一直认为,精通小楷,就能得书法传统的半壁江山。这里说的小楷,主要是锺王小楷,因其体势纵横,不拘平正,上承篆隶,中通草行,下启唐楷,真正实现了自由与规范的高度统一,其内在精神与大篆相通,为出入古今之枢纽,前人名之以“真书”,可谓别有深意!

除小楷外,作品集中的隶、草、行书亦各擅胜场。盖从魏晋小楷悟入,演小为大,展横为纵,触类旁通而渐趋宏远。其隶书用笔从简,字法主奇,存古雅之质,尽奇崛之致。行草多于章法上用功,笔势连绵起伏,上下翻腾,左右顾盼,隔行不断,深得魏晋风韵。前贤论书,首重用笔。窃以为,笔法最易,结构次之,章法最难,以其愈繁而愈难,愈简而愈易也。古人云“结构者谋略也”,能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必是大才,伯寅之书,殊为近之。

伯寅工作阅历丰富,为学主于金融监管,有著作面世,可谓事业有成。馀事作书,颇能得文心之妙。他对于文字内容很敏感,常被文辞感发,兴起而书。如写“放肆桀骜,踏碎凌霄”,则豪情澎湃;书《将进酒》,则意感风云;抄《周易象辞》,则惝恍迷离。恰如孙过庭所云“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书尚文情,是尤可贵,兼以妙笔,粹然精金!

                                                  2017年113

(本文作者系暨南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书协学术委员)


▲ 草书“江流山色”联

 49×180×2   2018年


▲ 草书“酒少茶多”联

 49×180×2   2018年


▲ 行草《我》

 59×106×2   2018年


▲ 行草   “桃花碧海”联

  48×180×2   2018年


▲ 小楷 《心经》

  120×50   2017年


▲ 楷书钟繇  《荐季直表》

 47×34   2017年 



延伸阅读


崔永元最新演讲

崔永远:一声长叹一声雷!

崔永元:我可能躲过了一场谋杀

崔永元还是赢了!《大轰炸》取消上映!

崔永元曝光自己的“傻闺女”,惊呆无数人


崔永元的后台

“蠢货”崔永元!


崔永元自曝离开央视的真实内幕,震惊了每个人

"掀翻"范冰冰100多天后,崔永元又有了大动作

周润发裸捐56亿 |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范冰冰罚税款之后,崔永元晒出两件书法作品

崔永元之后会怎样?还是北京大妈看得透!令人忧心

崔永元回应了!他处境究竟有多危险?看完你就知道了


支持小崔

点赞转发



   阅读好文   开阔视界   

往期精彩,同样不容错过!

身份证上的四处语病

他靠练书法,活了110岁

湖畔大学 极其危险的信号

八招将中国分裂:震动中央

这位摄影师把女明星拍成了中国画

2个中国老头,震撼了全世界!!!

中国制度厉害,就厉害在"举国体制"!

梁启超:为什么劝你在业余时间练书法?

“贵州茅台酒”五个字,是谁写的,你知道吗?

一部被禁30年的纪录片,揭开1972年幕后真相!

曾经是浙江卫视一姐的她,因为这十一个男人,消失了

祭姪文稿真迹将在日本展出,颜真卿电视剧却在国内禁播

有位“国宝级”艺术家,在深圳“隐居”30多年,他就是...


点击了解

深圳市书法院|书法培训中心招生简章(随报随学)



欢迎大家在最下方留言

您转发朋友圈或点一个

就是对小编最好的鼓励!


小编推荐

梁启超:书法为第一等娱乐!

【修身】书法,可以改变一个人

【临摹与创作】:赵永金临邓石如篆书长卷、

篆书刘禹锡《陋室铭》长卷欣赏

深圳市书法院定制毛笔

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写出好书法,还需好毛笔

这些性价比超高的毛笔,用过的都说好!

戳下图关注

↓↓↓ 


——深圳市书法院官方微信平台——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欢迎投稿、欢迎合作

客服QQ:535757222  投稿邮箱: 139024489@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