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神经基础及其干预措施

荟萃心理学各领域新进展、新动态

来源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官网

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西南大学作为重要合作单位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全国联盟”,旨在揭示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心理适应与学习能力的发展规律。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类精神疾病发病的高危期(Paus,2008)。其中,社交焦虑是青少年时期最为常见的情绪问题,即在公共或社交场合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近年来,青少年群体中的社交焦虑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Social and Threat,2009)。因此,探明青少年社交焦虑的认知特征和神经基础,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尤为必要。近日,发展心理学领域top期刊(排名:3/77)《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SSCI 1区)在线发表邱江教授,左西年教授合作的研究论文,题为“OFC and its connectivity with amygdala as predictors for future social anxiety in adolescents”(https://doi.org/10.1016/j.dcn.2020.100804)。该论文探索了青少年社交焦虑的认知特征和神经基础,并基于纵向数据探讨了其相应的神经基础对一年后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首先,该研究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和功能连接分析,发现眶额叶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 OFC)的灰质体积以及OFC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与社交焦虑正相关(如图1)。其次,该研究采用了点探测任务测量了个体的情绪注意偏向。中介分析表明,OFC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能够部分中介社交焦虑与情绪注意偏向的关系。
图1 社交焦虑与OFC的灰质体积以及OFC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正相关

最后,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分析表明,OFC的灰质体积及其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能够预测个体一年后的社交焦虑水平。总的来说,该研究表明,OFC与杏仁核是社交焦虑的重要神经基础,OFC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的增强可能是减少注意力回避和促进有效情绪调节的补偿机制。更重要的是,该研究提示:有针对性的注意偏向矫正(Attention Bias Modification, ABM)可能是缓解青少年社交焦虑的有效干预措施。

该研究是西南大学邱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左西年教授(均为共同通讯作者)等密切合作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论文的第一作者为西南大学博士生毛毓。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人才项目等资助。近年来课题组与陈红教授、左西年教授、秦绍正教授,陈旭教授密切合作,通过长期追踪,累计建立了约800人次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多模态脑影像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为探讨中国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和大脑发育的基本规律提供数据支持,促进中国儿童脑智发育研究的开展。

文章索引

Mao, Y., Zuo, X., & Qiu, J. (2020). OFC and its connectivity with amygdala as predictors for future social anxiety in adolescents.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00804.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

不代表三仓心理学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合作、投稿等请长按二维码联系小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