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制造40年 | 还在追“药神”?为解决“吃药难、吃药贵”,咱身边这家“国字头”药企故事更多!

董志雯 人民网上海 2018-10-31

在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铭记上海产业在艰难中起步,在探索中发展,在新的起点上扬帆再启航,传承上海产业工人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与人民网上海频道、上海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联合推出“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制造新征程”主题报道活动。活动贯穿全年,在人民网上海频道、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党建网、“上海经信委”、“人民网上海”微信公众号、上海广播电台990早新闻、《今晚》栏目等平台陆续推出。



数据显示

国家新药研发机构有30%来自张江


国家每年用于新药开发总预算的30%投入张江


全国一类创新药有30%产自张江


全球排名前10位的制药公司中有8家在张江建立了研发中心

……


上海张江,已经成为中国生物制药创新的热土。


2015年3月


作为“国字头”生物医药企业——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医工总院)也正式搬迁入驻张江园区,开启了这家创建于1957年、一直致力于呵护国人健康的国家创新型企业新征程。


“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解决人民缺医少药的问题而成立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现为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60多年来,医工总院承担起了推动中国医药工业升级进步的历史使命,逐步走上市场化道路,并形成了开放式的创新格局。”

 忆及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医工总院老院长朱宝泉感慨良多。

医工总院外景 医工总院供图

加快仿制药质量提升 国产化后进入国际市场


2000年


医工总院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目前已成长为中国医药工业系统中科研实力强大、产学研一体化特色鲜明、从事医药综合性研究开发的应用型企业。


医工总院副院长陆伟根告诉记者,目前,仿制药约占我国化学药品市场规模的95%,仿制药品种的国产化为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做出了贡献。加快仿制药质量提升,是制药企业亟需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药厂产品 医工总院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医工总院一大批仿制药经国产化后还进入了国际市场。如医工总院与常州四药、华海药业合作,通过8年研发和艰苦攻关,解决了沙坦类药物(抗高血压药物)产业化难题,其中常州四药缬沙坦在国内市场占据大部份额。这些产品均达到或超过美国药典或欧洲药典标准,成为我国沙坦类制剂唯一实现出口欧美的系列产品。


        医工总院与华海药业的合作使得中国普利类药物(抗高血压药物)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先后实现12个普利类药物的产业化,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并进入国际市场。


        医工总院与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合作攻关研发的“盐酸麻黄素生产新工艺”,彻底改变了传统萃取法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在生产工艺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具有原料易得、成本低、绿色环保的特点,并进入美国、欧洲、加拿大及印度等国际市场。


        如今,医工总院正着力把自身打造成


国家医药重大科研项目的建设平台医药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平台集团技术创新的支撑平台技术成果的转化平台药学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平台国际医药研发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并努力成为国家医药制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强化“创新链” 打造国产创新药有底气

 医工总院始终秉承研发贴近产业、服务产业和扎根产业的理念和特色,以重大疾病新药创制与制药工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为目标,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国制药企业提供众多的药物品种和工艺技术。目前医工总院拥有

4个国家级中心

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国家药品包装材料科研检测中心

国家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8大科研领域

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药物制剂、药物分析与质量研究、新药筛选与药理研究、药物临床评价、医药信息服务

形成了从研究开发到科研成果中试放大并实现重点成果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具备了国内领先、与国际接轨的新药研发设施和科研水准。


医工总院拥有


有效发明专利900余件


先后获得


中国发明专利金奖1项

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9项

专利金奖 医工总院供图

        我国第一个头孢类抗生素新药——头孢硫脒由上海医工院王文梅研究员在上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填补了国家在头孢类抗生素药物研发中的空白,改变了头孢类药物完全仿制国外产品的局面,是落实国家科技发展“自主创新”指导方针的重要体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惠民牵头建立的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药物制剂新辅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剂型、新装置及新产品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壁垒,10多项研究成果在全国6省3市实现了产业化,成为我国新型药物制剂开发与产业化研究的引领者。


        医工总院所属上海多米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军博士深耕蛋白质药物和多肽药物领域10多年,目前他和他的团队已建立起涵盖多肽的化学合成、重组表达、分离纯化、特性鉴定和质量研究等全部多肽药物的药学研究体系,组建起固相合成和重组表达等多肽药物学科和技术平台,主持完成10多项多肽药物的产业化开发,新型抗菌肽的研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和丁二烷磺酸腺苷蛋氨酸为国内首家申报,填补了国内空白。

药理解剖 医工总院供图

制药工艺优化与过程研究中心主任张福利博士带领的团队与浙江海正药业公司、迪沙药业集团、国药集团国瑞药业公司、国药集团工业公司、山东鲁南制药集团、浙江普洛康裕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紧密合作,致力于绿色制药工艺的开发,依达拉奉、坎地沙坦酯、吡喹酮等多个品种合成新工艺成功投产,推动了我国制药工业转型升级。

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建立符合国际GLP标准的药物评价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和国际一流的临床前CRO服务机构,目前已成为中国通过国内外行业资质认证最全的GLP机构之一。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上海数图健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业从事医药健康产业信息研究及咨询服务的国家级医药信息平台,秉承“全方位服务理念、无边界信息平台”的服务宗旨,既承担为行业经济发展提供医药工业信息统计、医药经济运行分析和管理的职能,又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建议与解决方案。

陆伟根副院长告诉记者,医工总院将依托完整的药物研发链,聚焦重大药物品种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积极接轨国际制药技术创新体系,努力为提升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水平、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解决我国“药品可及性”等民生问题提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服务。


引领中国医药发展“创新极”和“增长极”

        

       医工总院多年来的科研积累和创新实践,已形成产学研投为一体,学科齐全、格局完备的现代药物研发和服务企业集群,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近千项,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研究与开发,有数千项科研成果推广到企业,带动了一批国内医药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壮大。

实验室内景 医工总院供图

        当前,医药行业的竞争突出表现为核心研发能力的竞争。对此,陆伟根表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作为行业科研大院和推动中国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创新型示范企业,我们正站在新起点、谋划新跨越,力图通过创新要素的高度聚集和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来促进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辐射放大。”


        “未来5-10年内,医工总院要真正成为引领中国医药发展的‘创新极’和‘增长极’,为国药集团打造‘行业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央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为早日实现我国由医药工业大国向医药工业强国的转变,做出独特的贡献!”医工总院人的理想坚定而有信心。



  更多内容,请点击关注人民网专题

改革开放再出发 上海制造新征程


人民推荐

在沪女博士毕业时单身遭嘲讽!妈妈的一句话让网友更加不淡定!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亮出哪些新招?让党报党网刷屏、专家企业家点赞!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原标题:《医工总院:呵护国人健康,打造中国医药品牌》

编辑:汪双申(实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