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万上海人的心声:“老上海,请你慢一点消失……”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了,

杨浦区安图路早餐集市拆迁声音此起彼伏,

浦东南码头早餐集散点关停的消息不绝于耳,

具体关停的时间尚不明确,

但已有小摊头陆陆续续离开我们的视线。

米饭饼、羌饼、糖角、可可牛奶、粢饭团……

一想到这些老上海早点将要落幕,

内心万般不舍,五味杂陈……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动迁、拆除、整治、关停、落幕、消失……

一系列远去的字眼,不绝于耳。


上海,阿拉出生长大的地方,

带着我们所有的情怀,

可现如今走在马路上,

耳边总能传来轰隆隆的拆除声;

就连阿拉从小听到大甜糯糯的上海话,

也很少能从90、00后小囡口中说出……


每到岁末更迭之际,

当外乡人都会怀念故乡,盼望回家过年,

唯独上海人在感怀:该回哪里去?

老底子上海人的精神家园,早已蜕变了模样,

弄堂、马路、夜市、菜场、影院、老店……

相继凋零落幕,再也找不到情感的落脚处。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上海吗?

我们的上海,是否还安好?


•••


老城厢拆了

这些名字在上海版图永远消失了



高楼迭起,老城厢却越发黯淡,

好多熟悉的事物,都在渐渐远去。

老西门、小南门、大南门,大东门,

小北门,老北门、新北门……老城墙消逝,

老城厢被拆除,昔日辉煌早已不见。


曾经,这里是全上海的根,

抬头间,有万国旗在飘扬,

那是上海人生活的底色。


邻居间只隔一堵墙,

弄堂老街弯弯绕绕里,

总是传来源源不断的饭菜香。


囡囡在弄堂里跑跑跳跳,

不用担心车辆横冲直撞。

如今背着书包消失在弄堂里的背影,

却莫名让人五味杂陈,老泪纵横!


南市区、卢湾区……

上海顶早的市中心就在这里。

如今该拆的都拆了,破落不堪的巷子弄堂,

就像停止的钟表,时间也在这里定格。



南市区 310102

敬业中学、自来水厂、红房子医院、

蓬莱电影院、文庙旧书市场、第三钢铁厂……

提起这些名字,老南市人的记忆就被打开了。

310102的往事,永远定格在时间里。


卢湾区 310103

岁月蹉跎而过,卢湾区也已消失整7年。

老卢湾人忘不了曾在中德医院出生,

忘不了曾在丽园新村打闹,

忘不了曾在大华书场听评弹的日子,

可这些老地方,都相继不在了,

可老卢湾人还在偷偷想着你……

▲老卢湾路牌&地图


闸北区 310108

即使闸北是上海人眼中的“下只角”,

但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人,

仍会骄傲地说“我是闸北人”,

那些棚户弄堂,那碗“天府牛肉面”,

是多少闸北人儿时最真的记忆。

▲老闸北&闸北公园秋色



南汇区 310119

即使地图上还能搜索到南汇,

但它作为一个行政区真的不在了,

曾经南汇唯一的电影院东方电影院,

每个小囡都玩耍过的乐园古钟园已远去,

却又总让人时时想起。

▲东方电影院&南汇饭店



吴淞区 310111

民国17年,设吴淞区(1928年)),

1988年与宝山区合并,成为绝版,

长江与黄浦江在这里交汇,

是水路进入上海市的咽喉。

▲吴淞口日出日落


多年以来,

还有不少区县因合并而消失

宝山县 310223(1988年与宝山区合并,绝版)

上海县 310221(1992年与闵行区合并,绝版)

嘉定县 310222(1992年撤县设区,绝版)

川沙县 310224(1992年与浦东新区合并,绝版)

金山县 310228(1997年撤县设区,绝版)

松江县 310227(1998年撤县设区,绝版)

南汇县 310225(后设区与浦东新区合并,绝版)

奉贤县 310226(撤县设区,绝版)

青浦县 310229(撤县设区,绝版)


很多人的身份证也成绝版,

只有偶尔在照片里,

才能凭吊最珍贵的过去。



•••


夜市落幕了

上海的霓虹里再无烟火味



昌里路、肇周路、乍浦路、

寿宁路、临汾路、仙霞路……

一个个夜市,一条条马路,

或动迁或整治或拆除,

上海从此再无深夜之光。


再见,昌里路。

▲昔日昌里路的烟火


曾经上海最经典的夜市

今年上半年,一声令下停业整治。


▲今日昌里路商户大门紧闭

周斌臭豆腐、袁阿姨卤肉卷、

光头一郎章鱼小丸子,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店名,

统统都彻底消失了……



再见,肇周路。

▲昔日肇周路之光

2016年夏天,伴随着刺耳的轰鸣声,

肇周路一点点被搬空。

12月31日是动迁的最后期限,

曾经热闹的“黑暗料理街”一点点凋零

耳边传来轰隆隆挖掘机的声音……


▲肇周路曾经的美味


阿婆豆浆没了、耳光馄饨搬了、

辣肉丝面馆改名了、阿鑫面馆变味了;

这里曾是23:00上海最繁华的地方,

这里曾是寒夜里烟火最盛的地方,

你还记得她们原来的样子吗?


再见,乍浦路。

▲乍浦路曾经的辉煌灯火

乍浦路是上海最早崛起的老牌美食街,

全程仅1038米,却曾创下无数个第一!

鼎盛时期,仅1千米的马路上,

聚集着100多家大大小小的饭店、酒家。

夜幕降临灯红酒绿人头攒动,堪称小香港。


▲今日乍浦路一景


如今,“美食街”光环逐渐淡去,

动迁的消息早在几年前已经传扬,

如今店铺或歇业或消失或拆除,

曾经满是人烟的马路空空如也,

好怕有一天,这里的美食再也吃不到……


再见,寿宁路。


▲曾经寿宁路上的商户

曾经,盛夏的夜晚,

寿宁路就开始人气大燥,热火朝天。

这里是魔都小龙虾的代名词,

每家店里都坐得满满当当。


▲今日寿宁路略显疲态

因为“整治”,一些变化悄悄发生着,

有些龙虾店已人去楼空,

“关门停业”和“店面出租”的信息,

平添了许多落寞萧条的气息,

再也找不到曾经鼎盛烟火气。


▲曾经上海夜色里的烟火气

还有临汾路夜市、镇坪路美食街、

仙霞路夜市、定西路夜市、四牌楼、

娄山关路、古羊路、东平路……


再见,各路市场

铜川水产市场、轻梅陇轻纺市场

曹家渡花鸟市场、曹安花卉市场、

虬江路旧货市场、东街旧货市场;

都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了……


就连菜市场也未能幸免…

2017年,上海最具人气唐家湾菜市场

百年历史宣布终结,用于商业住宅开发;

自忠路菜场也是老有名气,

从淡水路到顺昌路,一条小吃街藏龙卧虎,

多少老底子上海囡囡的童年,

都是在太平桥头的炉火和蒸汽中长大。

1999年宣告建造新天地,

新兴地标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从此再无“太平桥”~


•••

文化地标没了

上海变得越来越高大上



影院戏院相继落幕

那么多的“大戏院”、“电影院”,

都卷入了时代的洪流之中。

小时候真正走几步一个电影院,

过几条马路就是大戏院,

如今到处都是高大上的电影院,

却再也没了小辰光的兴味~

▲虹口“四大影院”今非昔比


▲天蟾逸夫舞台,前身为天蟾舞台,有“远东第一大剧场”之誉。



辫子车退出历史舞台


还有十六铺、金陵东路、戴辫子的有轨电车,

矗立在马路中间的警察岗亭,

曾经的上海滩,生活是如此安定,优雅。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现在的一切都变了……

满眼都是陌生,这还是我们的上海吗?



母校也不复存在


很多人的母校,

无法避免在时间的洪流里不复旧貌,

你又能去哪里叫一声“母校”呢?

原卢湾区马当路小学没了,

变成了新天地高大上的楼盘。



上海市新沪中学,前身“私立京沪中学”,

原位于虹口区溧阳路1177号,近四平路口。

2008年新沪中学并入钟山中学,

从此永远告别历史舞台。



兴业中学,建于1963年,

是原卢湾区教育中的龙头学校,

后改名变成立二医附中。



沪西小学

位于万航渡路上,解放前叫“伯特利中学”,

1989年沪西中学由完全中学改为初级中学,

1999年7月1日,更名为市西初级中学,

从此以后,沪西中学就不复存在了。



 | 其它消失或更名的中学(部分) | 

有没有你曾经的母校?

现名

原名或并入学校

大境中学

嵩山中学、南市区教育学院附中、南市二中

市八中学

市十六中学

五爱高级中学

李惠利中学高中部

储能中学

六十二中学、建信中学、龙门中学

格致初级中学

市六中学、红光中学

大同初级中学

求是中学

敬业初级中学

求知中学

大境初级中学

江南中学

市八初级中学

多稼中学、井冈中学、敢浦中学

光明初级中学

明德中学、豫园中学

应昌期围棋学校

天津中学、北京中学、宁波路小学、南京东路小学

黄浦学校

市九中学、浦西中学、蓬莱中学、市二十一中学、肇周路小学、普育中学、林荫中学、建南中学、建浦中学

卢湾中学

弘德中学、陕西中学、东南中学

清华中学

南昌中学

尚文中学

志强中学、建光中学

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

中山中学、中山中学附小、向锋中学、中山南一路小学

震旦外国语中学

马当中学

李惠利中学

卢湾区教育学院附中

兴业中学

重庆中学

比乐中学

新华中学

启秀实验学校

市十二中学初中部、市一女初、建庆中学

李惠利中学

五爱中学初中部、勤奋中学

三好中学

永业中学

▲(上下滑动查看)



•••


小摊头关停了

有些老底子美味或将绝迹



早上的大饼、油条、豆浆摊;

晚上马路边的馄饨摊;

挑着担子吆喝“生炒糯米热白果”,

“笃笃笃,卖糖粥……”

如今各商场网红美食层出不穷,

老底子的美味,却消失在尘埃里。


柴爿馄饨

馄饨之于上海人,可谓饺子之于北方人。

柴爿馄饨是流动馄饨摊的一种称法,

上海馄饨摊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时期。

现在马路上最早的那种柴爿馄饨已经找不到了。



老虎脚爪

老虎脚爪作为“四大金刚”的小弟弟,

曾是石库门的一点亮色,如今遍地难寻,

就连老弄堂和古镇里,也难觅得踪影。

金黄松脆的面身,入口焦香四溢,

糖粒包心又添上甜甜的吃口,

尤其年长者,对它充满了思念。


油墩子

呲啦一声油爆声,面糊快速定型,

勺子轻敲锅沿,在锅中翻滚,

直至酥酥的表皮金灿灿地泛着光……

这是多少上海小囡放学后的记忆。

如今,怕是只有少数年长的阿婆才会做了。



鸡蛋饼

阿拉的鸡蛋饼不是煎饼果子,

上海鸡蛋饼皮更加柔软,更湿润,

但现在要想吃到像小时候那种鸡蛋饼味道,

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道理你都懂,

阿姨们都“躲”在弄堂里小心翼翼地卖……


排骨年糕

小辰光,它绝对是顶顶有名的网红,

路过校门口或弄堂口就能闻到香,

色泽金黄的排骨,雪白软糯的年糕,

一定要浇上上海老牌的辣酱油!


米饭饼


米饭饼是很多上海人读书时的回忆,

阿拉现在父母那一辈,早餐离不开它。

清甜软糯的米饭饼,底面金黄,

略甜中带点酸,趁着热气咬一口,

淡淡的米香弥漫在舌间。


油馓子

小时候,经常能看到大饼摊师傅做麻油馓子,

把面团用劲揉透,甩打结实,

搓成细长匀称的面条,盘成环状或栅状,

放进油锅,任其自由翻滚。

不一会儿,香气四散飘逸,令人垂涎。



葱油饼

在上海,葱油饼和很多小吃一样,

名气特别大,有着外人看不懂的魔力!

最好吃的还是一些不起眼的摊头,

但如今这些摊头也越来越少,

藏着缩着卖,且吃且珍惜! 


还有,松江阿六汤圆失传、

阿山饭店阿山师傅去世、

阿娘黄鱼面、肇周路阿婆豆浆……

老情怀老米道,来不及好好道别,

就要说再见。


当美食后继无人的时候,

就意味着从此之后渐渐落幕,

只能永远存在于文字里,

再也吃不到了!



•••


沪语消失了

“我是上海人,不会说上海话”



有人说,没有沪语的上海,

就像没有放糖的红烧肉。

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沪语,

是最最本土的符号。


吴侬软语,甜甜糯糯,

是故乡味,是人情味。

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时代回音,

即使踏遍万水千山,终究忘不了。


一句“阿拉”、“囡囡”、“老嗲了”

都是上海语言文化的灵魂。

然而现在很少有年轻人,

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了,

据调查,6-20岁本土出生的人当中,

能够熟练使用方言的只有22.4%,

侬勒了屋里厢还讲上海闲话伐?


无法想象,以后的上海囡囡,

要这样对外地朋友作自我介绍——

“我是上海人,不会说上海话。“

无法想象,没有沪语的上海,

会不会像仅有空壳没有血液的躯体,

尽管身在此地,却漂泊不知所终,

再也寻不回乡音里的那份温度了~


•••

不管阿拉承认与否,

小辰光熟悉的地标不见了,

记忆里的味道被网红取代了,

就连沪语也渐渐难得听到了,

过去生活的点滴越来越模糊了,

我们的上海,如今是否安好?

上海,回不去了!


人民推荐

“网约护士”来了!上海等6省市开始试点,你约么?

注意!《流浪太阳》在沪“上映”!上海未来10天持续阴雨



来源:上海头条(ID:shtt365)

编辑:陆雪苑、陈晨

觉得好看就来点一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