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人端午节做什么?没想到这两种传统习俗已被列为非遗项目



端午安康

今日端午

大家的早饭

是不是和小编一样也吃了粽子?


素来对美食十分讲究的上海人

在吃粽子上当然不含糊!

这不

小编发现上海松江本地产的这种粽子

已经被列入非遗项目了!

松江这只“126岁”非遗粽子惹人垂涎!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给我来185个粽子,5只装一袋哦,我过会儿来拿。”端午佳节,松江泗泾镇的广利粽子店门口人头熙攘,阵阵粽香惹人垂涎。连日来,广利粽子店订单激增,不少食客慕名而来,一些“大户”更是“动用”了麻袋。


松江广利粽子。徐程 张哲伦 摄 下同


“阿六汤圆广利粽,洪喜摊粉味不同,腐干出自三星斋,洪兴美酒酱同丰。”松江泗泾被誉为“粽镇”,在泗泾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广利粽,就是指广利粽子。作为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广利粽子,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至今已有126年历史。


取叶、折斗、放米、定型、缠紧、捆扎……在这个不大的小店内,店员们手指翻飞,数秒就能包好一只,落馅均匀,四角分明。而在后院,一口特质大锅正冒着热气,一锅能煮400只,粽香弥漫。



店主王佩华今年74岁了,记者见到她的时候,依然精神头十足地在店里忙碌。王阿婆说,端午到了,店员们最近都是连轴转,3点不到就起床准备原料了,依然供不应求。



广利粽的选料十分讲究,包粽用的糯米选用安徽南陵泾县所产;肉用冷鲜肉而不用热气肉;包粽子的粽箬用福建产的,既软又清香不绝;连扎粽子的稻草,也要用香梗米的稻草。在制作工艺上,淘洗干净的糯米沥尽水后,加酱油、味精、糖拌和后要醒料,三小时后才开始包扎。粽箬经开水煮过,包扎时,粽内配红白肥瘦两条猪肉。


煮粽的老汁汤更是秘制配方,大火烧一个半小时,小火再闷两个半小时,煮出来的粽子咸淡适口、香气浓郁。

除了吃粽子

老上海们还习惯在端午节佩香囊

在上海闵行,有位阿姨做的香囊

也被列为非遗项目!

从一团布到精致香囊,隔着行家的一双手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普通的一根细针、一块花布、一团白棉、一抔药粉,在行家手中就能制出散发着奇妙气味的小狮子、猫头鹰、大熊猫、青花瓷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在传统习俗中,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都是端午节期间必选动作,这些民俗活动的寓意深远,旨在祈福安康。


在上海,有一位年近70岁的老太太与香囊结缘,退休后专职设计制作香囊,一钻研就是十几年。



她叫陈杏芝,现在是闵行区“香囊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在端午节之前,新民晚报记者特地拜访了她,请她讲讲香囊里的小故事。



在古时,填充了药材的香囊起到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现如今科技发达了,驱虫防病可用更方便高效的方式完成。


配香囊、挂艾草则延展出了全新的价值——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保存。



陈杏芝说,这些年她奔走在一个个教室中,为形形色色的人讲过香囊这堂课。值得欣慰的是,对此感兴趣的大人、孩子还真不少。


上海人讲究,过节更讲究

除了小编介绍的

你还知道老上海的端午节

有哪些习俗吗?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



人民推荐

7月1日起,上海步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家里要备4个垃圾桶?粽叶是什么垃圾?

登顶珠峰的上海医生回忆亲身经历:拥堵不是致死的唯一原因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杨洁 萧君玮 孔明哲

编辑:陆雪苑、王文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